创造情境,促进课堂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情境教学是顺应素质教育理念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将认知活动与感性活动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实际上,情境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并受到广大师生的共同喜爱。为此,本文就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74-01
经实践得知,传统“灌输式”“一言堂”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这就需要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多积极顺应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旨在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更上一层楼。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实例,提出了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应用策略,期望构建一个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进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具体而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只有让学生对自身生活经历进行探究,学生才更愿意去思考、发现,并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意义。
如在小学数学《位置》教学中,为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的含义,并能够利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我便出示课件(客厅电视柜),让学生看看课件所呈现的与自己家的摆设有哪些不同。由于这一问题与每个学生都存有紧密的联系,学生便积极的讨论起来。如有的学生这样说:“我家的电视柜旁边是一盆植物,非常漂亮。”还有的学生说:“我家的电视柜下面是空的,可以放一些别的东西。”这时,我再说:“是的,每个家庭其物品摆放理念都是不同的,那现在还有一个课件(杂乱电视柜)要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整理,大家可以用上、下位置等词语来指引我。”如有的学生说:“相册应该放再电视柜下面的抽屉里。”还有的学生说:“遥控器应该放在电视柜左上角一个小柜里。”由此,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不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还在无形中让学生认识到上、下以及其他位置的方向,实现一举多赢的教学效果。
2.创设故事情境,加深知识认识
从教育视角进行分析,故事是一种自然组织化的教育内容集合体,将它创设为情境开展教學,不仅能提高学习内部动机,增强学生学习课堂参与,还能使得教学活动更为灵活、简便,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小学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中,为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分类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让学生养成有条理性思考问题及整理物品的习惯,我便在讲完基础知识后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小红的爸爸经常在周末的时候到游乐场卖气球,有一天一不小心把各种颜色、各类形状的气球混在了一起。小红心想‘那我来帮爸爸整理好吧!’但由于小红年龄还小,还不知道该具体分类,大家能帮助小红支招吗?”这时,学生便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照颜色分类,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按照形状分类,或者是按照大小个分类。由此,通过创设故事情境,不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加深学生对分类的认识,继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让学生明白“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创设游戏情境,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生天生好玩,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更多数学知识,继而实现双赢的教学效果。
如在小学数学《100以内的加法(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我便在讲完基础知识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游戏情境“将学生科学分组,让各小组人员抢答我接下来要说的算式,答对一个加一分,答错一个减一分。”在游戏活动开展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玩的十分开心。最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竞赛游戏的开展,还巩固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更清楚该如何计算,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的构建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就主要通过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的创设进行探究,希望通过多元途径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因此,我们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并积极结合学生学情与教学内容选择更加适合的情境方法,以期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柏林.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学周刊,2019(10):102
[2]蔡旭.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1):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0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