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做中学”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科学活动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本文就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做中学”科学教学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活动 有效组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41-01
  让幼儿放开束缚,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让幼儿有机会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1.“做中学”探索材料的提供
  (1)尽量满足提供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要在“做中学”活动中尽量满足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激發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如在观察影子的活动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镜子制作操作材料:将化妆用的小镜子贴上彩色即时贴,在中间刻挖出飞机、蝴蝶的轮廓,当小镜子对准太阳光时,飞机、蝴蝶就会在墙壁上来回飞,使活动更具有游戏性。同时,还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猜测、探索、发现,并交流不同的感受。这样,幼儿对熟悉的材料产生了新的兴趣,从而与材料产生了积极的互动。如,塑料杯、纸杯、各种材质的线、饮料瓶、塑料管、塑料玩具、橡皮、皱纹纸、海绵、棉花、铁钉、围棋子、回形针、积木等各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简便的材料有利于幼儿回家后的再探索,使“做中学”活动得以延伸。
  (2)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同时,材料要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和活动需要及时补充、更换,从而保持内容和材料的吸引力,促进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被激发,不断有新问题产生,从而持久地保持幼儿对“做中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
  2.“做中学”教育情境的创设
  科学知识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特点。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而过渡,也就是说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来主动地建构初级科学概念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为此,我们首先着眼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情境,吸引幼儿乐于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探索学习。因此,我们要做到:
  (1)形成探究的情境设置
  教师以有趣的情境引入,孩子的注意力能很快地集中,并被教师所设置的悬念所吸引,这时候再适时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或让孩子们自己提出疑问,鼓励孩子把自己想到的都大胆地表达出来,能使孩子感到他们能提问,能发言,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为了认识磁铁的特性,教师设计了“谁是磁铁的好朋友”这一主题,并以“奶奶掉了针,拿不起来,请小朋友来想办法帮奶奶取出针”这一情境引入,引起了孩子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2)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
  在“做中学”科学实验活动中,我们应注重对孩子的启发引导。“做中学”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能轻易对孩子说“你错了”,“你这样不行”等等。这样,我们会把我们未来的小科学家摧毁在萌芽中,扼杀在摇篮里。我们应该是积极的给予鼓励。当孩子在实验中出差错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再试一次。”“你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呢?”而对于孩子在科学记录上的错误需做个记号,决不订正,放手让孩子自己在交流和讨论中去发现错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各抒已见,相互协调,最终获取基本正确一致的认知。例如,“你刚才是怎样玩的?有什么发现?……”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
  3.“做中学”新知识点的构建
  在以往的活动中,老师更多的关注是:孩子观察到了什么,是否发现了问题?这只算是浅层次的发现。在“做中学”科学教学模式中,我们则应该把孩子的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鼓励孩子在积累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思考、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将感性经验提升到孩子易懂的科学道理上,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建构知识。
  如,在大班科学《哪个重哪个轻》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投放了天平秤、平衡器等称量工具,并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如,各种材料不同的小球、圆片,大小不同的砝码……,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了一一比较,并对每一次的称量结果做了记录。在纸片与塑料片的比较中,孩子发现:塑料片重纸片轻;在砝码的比较中,孩子发现:大的重,小的轻;在各类小球的比较中,孩子发现:铁球最重。孩子们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运用多种办法,进行物体的轻重比较,建构了有关轻重的一些知识,拓展了幼儿的思维活动。
  总之,“做中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幼儿自由、大胆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要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活动方式,发现和肯定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观察分析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时给予适宜的启发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李盛奇.有一种爱叫放手—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及对策思考[J].成才,2019(02)
  [2]李燕慧.浅谈提高藏族幼儿绘本阅读能力的方法[J].教育革新,2018(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0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