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
  关键词:学习动机 影响因素 培养与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2-0020-01
  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
  1.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1)内部条件
  第一,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需要的强度、水平、目标结构的不同,学习动机强度和水平也会有很多的差异。学生主要有两类目标:以掌握知识定向的掌握目标和以成绩为定向的成绩目标。掌握目标定向者倾向于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学习方法,成绩目标定向者倾向于把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运气、能力和任务难度。
  第二,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个体对事物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个体是否把该事物作为目标以及对该目标追求的强烈程度。理想、志向水平越高,学习动机就越强,且越具有持久性。
  第三,学生的成熟和年龄特点:儿童年幼时的动机主要是生理性动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会性动机的作用也在日益增长。如儿童年幼时对生理安全很关注,而中学生更关注教师、家长的期望等社会性动机。
  第四,学生的细胞内各个特征和个体差异: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等会影响动机的水平和强度。兴趣可视为动机的定向,而动机之所以定向,是由于行为后果获得了动机的满足。好奇心是一种原始的内在冲动,与生俱来,不需要学习。意志具有促进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比动机更具选择性与坚持性。
  第五,学生的焦虑程度:焦虑程度会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中度的焦虑有利于形成和维持动机的水平和强度。焦虑程度过高则导致神经过度紧张、生理节律紊乱、失眠,甚至恐惧等不良反应,从而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
  (2)外部条件
  第一,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学习动机是社会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个体学习动机的形成和结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动机。社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通过家庭环境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让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的风气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而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作用实现的。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再次,教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要求,是学生成长、形成正确动机的纽带,要善于把各种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內部因素结合起来。
  2.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生建立学习动机的过程,是学习动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错误、低级到正确、高级的发展变化过程。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通过一定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成为学习活动直接、有效的推动力量。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一个从静到动的过程。二者既有本质区别也有密切联系,学习动机的培养为激发提供了基础,学习动机的激发为培养的动机提供了进一步的强化,但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不能截然分开,因此应坚持培养和激发并行的原则。
  (1)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名学生过去一贯成绩的优劣差异,从而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关系。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难度的不同,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变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但不可滥用外部奖励,否则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6)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学生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现实中有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三种课堂目标结构,他们激发的是学生三种不同的动机系统。
  3.结语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5、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6、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1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