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德育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是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引导。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感悟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文章之美,同时受到思想教育。语文,是人文素质衡量的术语。一个语文素养良好的学生,无论是在学科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他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怀都相对要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呢?笔者从以下方面阐述相关策略。
一、从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从识字写字开始,每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会正确握笔,会认字、写好字。那么,教师应该从识字教学中根据汉字不同结构让学生学会如何认字,如何写字,并欣赏汉字的美,从而进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笔者在教学“人”字时,故意将左边的一撇写斜一些,让学生与课本上的“人”字作比较,并让学生回答哪个“人”字更好看。当学生发现书上的更好看时,笔者紧接着又问:“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不会斜,很漂亮。”笔者在肯定学生的想法后,告诉学生:“对,所以我们做人也不能歪歪斜斜的,要端端正正做人,才好看,才漂亮。”字如其人,在写字教学中,笔者常常这样教育学生写字如此,做人更是这样,进而教育学生正己身,守规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通过课文的朗读背诵有效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以读为本,一篇课文通过有声朗读,让听者去感悟,去领会,从而与作者达到共鸣。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不但抓住细节描写凸显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而且抓住人物的语言表现出五壮士面对死亡毫不犹豫,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自读,接着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提问:“怎样的感情读这首小诗更好一些?”悲痛是要达到怎样的悲痛?忧伤时又在何处忧伤?哪里需要放低音调?哪里需要高昂地读?哪里要慢一点?哪里是急愤地读?通过分析,教师再进行范读,然后学生试读,教師再指点,如此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爱国主义情感,最后进行学生朗读环节。
三、通过文中插图有效渗透德育
如今的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将文学与美学融合在一起。教师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对插图的鉴赏,先看图,再读文。看看学生是否能从图画中走进作者的世界,或者有学生自己不一样的见解,然后再根据课文,看看有没共同点,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深地理解内容。例如,笔者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先给学生一张桂林山水的照片,问学生:“你们到过这里吗?知道这是哪里吗?”有去过的学生有可能答得出来,没有去过的学生则答不出来。然后,笔者再问:“去过的同学请告诉我,你觉得这里美吗?为什么?”学生答:“我觉得很美啊,因为那里的山很好看,水很绿。我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山和水。”有的说:“我觉得那里的山好奇怪啊,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兔子,我们一路走一路看到不一样的形状。”……笔者首先肯定学生们的回答,并通过照片来给学生一一讲解:桂林水“静”,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桂林山“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让学生有了初印象之后,再读课文,再回头欣赏图片,在动与静中反复体会、感受,然后再进行朗读,通过看、想、说、读、欣赏,让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有了自己的认知,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从而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使其感到骄傲、自豪。
四、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应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一些实课外活动,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做到知识巩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例如,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后,笔者组织学生在班上举行“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精神,并通过学校的义卖活动的善款捐赠给灾区,让学生从中明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使学生把自己受到的思想教育转化为道德实践,铸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五、在写作中渗透德育
学生的写作是语文知识的一个提高点,从基础识字认字到读文写作,这是一个阶梯式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重视写作,笔者认为可从日记开始。起初,不必在意学生的日记要有多少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写错的字及时纠正,这些都不怕。最重要的是,要养成学生的一个习惯。要让学生每天动笔写,记录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开心的或不开心的,都可以,让日记成为学生的好伙伴。慢慢地,学生就会爱上写日记,一日不写就像缺了什么似的。如此,学生有了精神寄托,可以将自己的心事写进日记中,这将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写作需要教师的指导,笔者认为学生可以先从读后感开始。在阅读中通过写作来深化思想,笔者认为有路可循。如,笔者在教完《凡卡》后,学生已经通过学习懂得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无情,穷人的不容易以及富人的不仁义,学生会同情“小凡卡”。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笔者设计了拓展练习,让学生以《不一样的童年》为题,讲述学生的童年,与“小凡卡”的童年作对比之后,学生会有所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并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六、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
作业是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一个学习状态,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掌握学习的状况,以及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作业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程度。所以,教师在作业批改应该注意各种信息,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例如,笔者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曾发现有位同学用“帮助”造句:“只有别人帮助了我,我才帮助别人。”当时,笔者就故意让该学生帮忙拿作业本到办公室,并及时表扬他、感谢他。看到他一脸快乐的表情,笔者及时对他进行了助人为乐的教育。后来,该学生经常在班级里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这样,德育就在无形中渗透了。
七、在故事中渗透德育
学生是一张白纸,他们需要榜样的力量,教师应该给学生经常讲述一些德育故事。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这样的故事举不胜举,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通过故事来不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美德的熏陶,成为有德之人。成才先成人,一个具备备育的学生,将来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会是社会的良材。
八、结语
以德育人,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此为宗旨,给学生一个有养分的土壤,培育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是长期工程,优质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将德育春风化雨般渗入学生的思想领域,在每一门学科中将知识与德育相融合,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大计。
参考文献:
[1]宋建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探索,2000(1).
[2]李素敏.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科教学探索,2003(3):36-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