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实践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体验式学习、探究性学习、解决问题学习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的几种常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体验式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标精神。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可从生活中引发体验;从教材中引发体验;从网络资源中引发体验;从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引发体验;从活动中引发体验,使小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深化感受,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下文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应用,以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实践应用
体验式教学重视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情感体验,特别适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途径如下。
一、从生活中引发体验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将他们带入情境中,往往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权利和空间,使其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如笔者在执教“学会安全自护”一课的时候,就设计了“放学回家”的生活化情境:由我扮演“坏人”,选择几个学生扮演放学回路上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分别扮演了要他们领路的男士;需要他们帮忙送自己回家的孕妇;给他们送棒棒糖的阿姨,结果,学生都机智地拒绝了我这个“坏人”,在这样精心设记的教学模拟环境中,體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身临其境的体验之中。
又如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安全”时,为了使学生得到真实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包括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如何与接线人员交流等,摆脱以往的课堂说教模式,促进了急救知识的内化,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二、从教材中引发体验
体验式教学中,情感体验是比较核心的部分。因此,在组织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结合教材深入挖掘情感要素。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首先结合讲授有关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在这场战争失败后,中国人民所蒙受的巨大损失和耻辱,使学生在学到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然后结合革命战争中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引导学生体会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多么得来之不易。学生在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之后,能够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树立更加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从网络资源中引发体验
要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学好,教材资源非常重要。薄薄的一本教材,其知识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要拓宽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情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均衡发展、特长发展就要更多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过程,积累知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当今世界早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网络里面富含各种各样海量的学习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上《红旗飘飘》一课,先在网络上找到大量和本课有关的资料,如五四运动、工人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暴动、湘南起义、朱毛会师等的党史视频以及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阅兵的录像,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剪辑加工。当这些震憾人心的画面通过影视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试想,假如没有这些丰富的、便捷的网络资源,而是仅仅借助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又有多少师生有条件获得如此身临其境的体验呢?
四、从多媒体教学手段中引发体验
如今为媒体时代,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媒体手段,实现拓展教学和场景还原。对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具特色,比较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和兴趣爱好,可以更好地起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例如,在教“做诚实的好孩子”这课时,笔者先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展示在PPT中,课前利用微视频做课程导入,课堂利用提前制作好的PPT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渗透诚实、有信用的品德教育目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进一步体现教师在课件设计上的创新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五、从活动中引发体验
借助课外拓展活动辅助学生获得新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路径,对深化学习体验以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有积极意义。因此笔者在指导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致力于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各种课外拓展学习的契机,为学生带来最为真实的体验。如,在执教“我爱我生活的地方”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笔者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落实社区体验活动,首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自己所在的社区进行用电、用水量的调查,引导学生关注浪费水、电的现象,及其社区中存在的其他现实问题,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资源,做社区建设的主人公。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现状要求我们进一步开展教学策略研究。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切实关注教材中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作为主线,优化学科教学设计,促进快乐教育理念渗透,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知识建构过程,并获得实践能力,切实体现构建有效课堂的教育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