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品德课堂的组织者,要善于思考如何让品德深入人心,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阐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60-02
  引言
  目前,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依靠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积极挖掘课堂素材;提高自身素质,充分有效地应用课程资源。
  一、全方位、多角度开发课程资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品德是一门综合课程,它的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主要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地方、学校、家庭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无形资源”是指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等提供的文化氛围。教师作为执教者,既是品德知识的传授者和品行修养的引领者,更是积极探索品德课程新资源的开发者。只有不断开发,才能获得更优质的资源。小学品德课标要求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会区活动、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从中捕捉、挖掘鲜活的素材,丰富学生在课外学习和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充实本课程的教学过程。
  1.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在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中,教材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课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材也是小学生学习品德知识的有效工具,获得品德教育的关键途径,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着眼于教材的开发,积极探索教材中更加深度的资源。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掘现有教材的资源,必须杜绝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培养计划以及教材的自身特点,联系生活实际,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
  2.大力开发网络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助手,网络上海量的资源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有开阔的眼光,坚持与时俱进的步伐,积极探索开发网络资源,将其转化为小学品德课程的有益推动力。网络资源可以突破传统课程的局限性,弥补传统课程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教师在获取网络资源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思想的深度和见识的广度相结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盲目依赖网络。
  3.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
  由于小学品德课程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我们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校园为学生品德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优质资源来丰富小学品德课程内容。例如文化展示墙、图书阅览室都可以通过文化熏陶来发挥它的育人作用,为品德课程资源提供强有力支持。在学校的文化展示墙上,我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布置各种主题的品德知识。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图书馆,实地获取品德知识。
  二、充分有效的利用课程资源
  小学品德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品德意识,做出正确的品德行为。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品德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出发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例如在教学《感恩》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提前回家观察父母平时都在为我们做什么,上课的时候让同学来回答。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子女,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素材进行品德教育。在子女观察到父母的生活,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感恩,指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父母,比如好好学习,帮父母分担家务,给父母捶捶腿等。
  结语
  品德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小学品德教师在学生學习品德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教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执行者。教师应该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资源,让品德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品德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做一个拥有正确思想和行为的人,让他们懂得生活,热爱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将小学品德课程打造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张林鹤.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学周刊,2018(27):100-101.
  [2]章佳佳.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J].文学教育(下),2018(08):150-151.
  [3]陆昇涛.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探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6(05):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