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直以来,多媒体以丰富的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不适度,就有可能冲淡教学这个主题,一旦喧兵夺主就会适得其反。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活用多媒体资源,巧用多媒体资源。下面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谈谈如何活用和巧用。
一、活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任何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只有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导入环节灵活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就能非常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具体内容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视频朗读,融情于文,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也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觉得:原来朗读能这么地富有活力。
例如:我曾经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播放腾格尔的《天堂》一歌,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渲染美,聆听到腾格尔唱出的家乡美得如天堂一般,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听到的感受,再导入到《鸟的天堂》一课的学习。这样先声夺人,一下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后,还有几名学生主动找到我说:老师,你能不能再把《天堂》这首歌给我们放一次呢?实在是太好听了,描绘的情景简直是太美了。从这里,我已经知晓了学生至少通过听觉感受到“天堂”一词的美妙。在引导朗读时,同样给学生展现这课视频朗读资料,让学生边听边看变欣赏,在听中感受,在看中欣赏,在欣赏中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既避免了师者朗读的缺陷,又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美感,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解决问题,而问题总是来自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应用情况,如果他没有很好的理解,又怎么能谈得上应用呢?这个时候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教学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应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来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一般来说,在下面三种情况可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
(一)以学生需求为根本,在需要时呈现多媒体
教师要事先对课文进行大胆预设,使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产生“愤悱”之情,在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再呈现多媒体,才能使学生豁然开朗,才能使课堂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如《詹天佑》一文中,学生理解学习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时,人字形路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线路呢,学生是有疑问的,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测,画出自己心中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再呈现出詹天佑设计的线路,进行比较,看看自己设计的线路与詹天佑设计的线路的区别和共同之处。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抓住感情需求,根据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詹天佑》一文中,由于写的是清朝末期的事情,与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学生很难把握住当时我们国家的困难和处境,这个时候,教师呈现出当时描绘清朝末年中国人受到外国的凌辱的一些解说资料和图片,学生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就很容易明白当时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落后和封闭,也能明白一个道理:落后就会招人嘲笑。
(三)抓住语感训练时机,因文而宜,优化组合,发挥媒体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理解
如《詹天佑》一文中,学生理解“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同时凿井法”以及“人字形”线路时,光凭借教师的说教,是很难理解在那个条件和设备比较落后的年代里,中国工程师是如何通过设计这些凿井方法和铁路线路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和伟大的,在教学中,适时展现网络课件詹天佑的凿井方法和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方法,学生一看就明白了,一听就懂了,同时,根据学生的理解,自己也能很快地画出简单的设计图。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坚持“实用主义”,有效使用勿滥用
所有的媒体资源毕竟是辅助教学,虽然能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但毕竟不能越俎代庖,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实用主义,杜绝滥用,泛用。如果能用常规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教学问题,就没有必要费用多媒体。这样可以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钻研教材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论什么课型的课,动辄使用多媒体,而且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一节课都始终盯着大屏幕,看教师播放的各种图像材料,就冲淡了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失去了创设情境、引发动机的意义。这与教育心理学的原则相违背,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教学效果。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这一学科特点。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学会运用多媒体这把“双刃剑”,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用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共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語文课堂教学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