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更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幸在此次赴台学习中接触到情绪主题课程《我的心探险》,课程的深入与持续推进给我们的学习团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嘉义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课程有别样的风采,在那里,时光慢了下来,在那里,课程活了起来。在那里,老师的工作节奏慢,心态很平和,工作思路有条理,课程稳步推进;在那里,孩子们的学习步调慢,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得到放大,深度学习随时在发生。
一、教师有针对性开拓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丰富
1.课程紧扣健康领域核心经验
在课程开启之前,从幼儿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教师就学前儿童情绪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有效学习,对几种主要的情绪类型、幼儿情绪发展特点、情绪表达及调控的方式皆有涉猎。从而确定课程重在几类主要情绪的认知、觉察、表达,情绪的管理和调控不作明确要求。
2. 教师善于开发课程相关资源
教师根据课程的各个发展阶段开发了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外文图画书《情绪小怪兽》形象地以典型颜色代替各类情绪,台湾本土作家赖马《爱哭公主》《生气王子》系列绘本,台湾本土作家汤姆牛《最可怕的一天》等大量图画书都被教师们作为教学资源投放入阅读区,并在教学活动中也得以运用。
在体验情绪引起的面部表情变化时,为了方便幼儿观察,教师在教室内投放大小适宜的镜子,请幼儿直观地观察不同情绪下的面部五官变化。美术区投放低结构材料用于面部五官的建构和摆弄,如松子、螺丝钉、螺丝帽、马赛克等,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发挥创意。
将声音、歌曲、戏剧表演等也纳入课程实施方式。
二、多种实施方式突破同一重点,课程形式多元
情绪课程中每个关键点的学习与了解不单基于一种方式开展,而是持久地以多种方式推进,教师以不同的学习形式实施同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让孩子们不徐不疾地卷入课程旋涡中,从多方面获得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1. 协同教学开展分组教学活动
幼儿在园时,两位教师同时在班,有序指导分组教学。一半幼儿在活动区角内游戏,另一半幼儿在开展有关情绪的学习活动,两种活动都有情绪相关的材料投放。如一组幼儿在进行活动区活动的同时,另一组幼儿正在对害怕情绪与身体部位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解,将整个人的身形绘画至黑色卡纸上。
2. 情绪主题融入活动区活动
在阅读区、美术区、教室公共区域随处可见情绪课程开展后的操作材料及作品展示。随着课程开展,分组学习时使用过的图画书、绘画材料、低结构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逐渐投放至各个区角,与区角领域核心经验相对应,幼儿在区角中可自主取拿展开游戏。
3. 情绪主题浸润日常环节
在生活环节或过度环节,教师对儿童情绪的关注度较高。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情绪波动较大时,教师会引导幼儿此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及外在表现,也会引导其他同伴前来观察。每日晨间日记环节是嘉义师大附幼儿童每天例行的记录活动,当情绪课程开展后,日记主题由自主选题转变为聚焦情绪方面的主题,鼓励幼儿对情绪有更多关注。
4.家园合力关注情绪体验
分组学习活动之后,教师会分发课堂事件的清单,邀请家长基于同一主题与幼儿展开对话、绘画表征,将课堂学习延伸至更广阔更深入的范畴。
三、感受与启思
在嘉义师大附幼的课程观摩学习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教師和儿童的那份“慢”,那样慢的情怀,不着急的状态,慢中出质感,慢中有精彩。
1. 课程重幼儿对情绪的觉察、表达,儿童有机会慢慢体验
课程总体目标适宜,教师对孩子的发展落点界定准确,重点要解决的不是管理情绪、调控情绪,当然管理和调控有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对学龄前幼儿来说,更重要的是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解读自己和他人当下的心情。
2. 活动区和课程有效结合,儿童有时间慢慢感悟
活动区材料投放是个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过程,融入某个或某几个核心经验与主题相关的区角中。开展教学活动或亲子活动之后,及时将可操作的材料陆续投放,引发孩子们对课程的持续关注。
3. 学习目标简化具体,儿童有兴趣慢慢学习
教师充满智慧,将课程目标有效而巧妙地转化为学习活动,一个目标,多种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达成。用多种活动形式解决同一个问题,在不断地尝试和体验中放大放慢幼儿的学习过程。
深入人心的“慢”其实不是拖沓和消极等待,嘉义师大附幼在实施课程中难能可贵的“慢”其实是一种有条不紊、不徐不疾地良好心态,做课程并不求出成果,做课程并不期待立竿见影达成主题目标。他们愿意静下来观察儿童、慢下来开展教学,带着“不着急”的良好心境将课程稳扎稳打地开展,把孩子的发展放大、放慢,点滴透彻、丝丝入扣。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早已适应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正是需要这种“不着急”,一次次的引导、一次次的启发、一次次的等待,会换来一次次的收获。
此行感受最深的是,嘉义师大附幼的课程精神就是“慢”,教师追随儿童,儿童牵引教师,一起把节奏放慢,课程慢下来,学习更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2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