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学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医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研究、总结而来的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指数。整体与个体的差异,即统一和分离的矛盾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天人合一”思想由此而来。“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在中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必须天时地利人和,由阴阳五行、脏腑生理病理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四诊合参加以辅佐来辨证,根据外在环境的不同运用合理手段解除个体的现状。
【关键词】天人合一;治疗原则;养生;药材;用药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4..02
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由严谨缜密的哲学思想奠基,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辩证法思想的成熟。由庄子阐述、董仲舒总结并明确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后来作为《内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天人合一”作为原始医学的萌芽,推动了人体整体观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董仲舒借鉴前人经验,将天文、地理、人事视为一体,所作《春秋繁露》一书中提出天与人相互感应,皆有阴阳。阴阳消长的根源在于五行。五行的生胜导致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比如最常见的自然界四季变化、个人喜怒哀乐转换……董仲舒论阴阳持平和气,道破养生修道以及治国平天下的奥秘。
“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中医认为,离开具体分析就不能清楚的认识到疾病的特征,因此对每一个病例的诊治都要灵活,因地、因时、因人、因季节制宜。以下从四个方面阐述古今的各位医家在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1 治疗原则方面
时节影响病性,是调方用药的重要参考。隋唐时期的《时气诸侯》阐述了自然气候对阳气盛衰、病情发展的影响:“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此是节候有寒伤于人……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小微也。”时节病,顾名思义,时节的变化影响人体阴阳的水平和病情的性质,四季气候反常使人患病。例如2003年的气候为冬暖春旱,有别于正常的气候特征,春季流感严重。根据现代统计分析、权重分析、气象要素的统筹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率以冬季最高,春季最低最为突出。根据计算机相关系数,在通过0.05和0.01显著性检验因子分析看出日平均气温24 h变温和日平均气压24 h变压具有突出的滞后性[1]。直接证明了气候的异常导致人的疾病。不难看出,人体绝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受一切周围环境的影响,由此引发的疾病自然不能未经具体的辩证论治而简单的当作普通发热感冒来治疗。
中医运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思想,代替西方医学“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治疗方法,在提高肿瘤和癌症的治愈率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当代王莒生[2]教授在治疗各种皮肤病的过程中善于根据病人生活地域的不同、体质的差异选方用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 养生方面
谚语说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例子。春季气温回升,阳气向上向外发散,但仍然无法与邪气抗衡,这就需要“捂”来积攒阳气,使阳气不断生发,直至夏季达到阳气最旺盛的程度;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阴气渐为旺盛,阴阳对立制约,阴气旺盛促进阳气的收藏,机体接触外界以提高对冷空气的适应,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秋冻”由此而来。现代科学对“秋冻”有了更明确的解释:秋季气温下降,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若人由室外进入室内,汗出伤阳,就会导致相应的病理变化。若尝试在秋天尽量不过早过多的增加衣物,使机体对寒冷空气产生适应,产热和散热逐渐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点,可以增强抵抗力,适应冬天的寒冷。应当注意的是,“秋冻”并非人人适宜,比如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等素体虚弱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要注意适度。
又如睡眠是人休息、恢复体力的过程。睡眠与苏醒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灵枢·大惑论》)。长寿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睡子午觉(子时为晚上十一点至次日一点,午时为上午十一点至一点)。子时和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合阴”之时,在这两个时间段睡眠有利于养阳和养阴,对身体极好,这是人长寿的重要因素。他们较好地将自然变化与生活作息相结合,有顺应自然变化防御病邪侵袭的养生观。
劳动人民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成为“天人合一”思想有力的证明,同时为后人养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 药材方面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诸药所生,皆有境界”、《新修本草》序中记载“动植形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前人在长期的观察比较中发现的、以特定地区出产的质量最好的“道地药材”是“天与药”合一最好的证明。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也明确指出药材的质量与所处地理环境甚至土壤的差别有很大联系,即动物、植物、矿物药材质量的好坏除了本身品种的差异,还直接来源于生长环境的影响。具体来说,产地不同,土质、水质、气温、光照及微量元素等不同,直接影响了药物的成分和治疗效果。
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通过使用柱层析、HPLC、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仪等,对道地药材和其他地区所产的同种类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与相应环境要素的分析统计,以极少破坏环境且更为客观的方式证实了胡世林等人的“天药相应”观点。[3]药材的功效直接体现在治疗疑难杂症的效果上,而功效的来源不仅产地明确,更注重水、土、气象的整体观。就有了例如“沧卤能盐,阿井能胶”,薄荷有“今人用药以苏州为佳”,麦冬有“浙中来者甚良”的说法。
4 用药方面
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悬殊,寒热迥异,故所用药材的性味大有不同。例如,东南湿热,用药宜清化,西北寒燥,则宜用辛润之药。同理,同一味药,对于不同地域的人,用量也不尽相同。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太阳病麻黄汤证·用麻黄汤之变通法》中记载的:“如大江以南之人,其地气候温暖,人之生于其地者,其肌肤浅薄,麻黄至一钱即可出汗,故南方所出医书有麻黄不过一钱之语;至黄河南北,用麻黄约可以三钱为率;至东北三省人,因生长于严寒之地,其肌肤颇强厚,须于三钱之外再将麻黄加重,始能得汗。此因地也”便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中医的治疗原则中许多方面体现了辩证法的基础性、精确性,值得现今的中医大夫继承和发扬。其中,“天人合一”强调了整体性,是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优势所在。它运用了协调阴阳、调节脏腑表里、由五脏治五官等方法,扶正祛邪、病情转移用攻补兼施等原则,根据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大方向,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天人合一”思想跨越漫漫历史长河,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且历代医家对医道的探求都或多或少的受此影响,足见其在治疗方法的取舍和应用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相信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天人合一”思想在临床上会有更广泛的
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立明.气候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与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540-541.
[2] 刘志勇,王莒生,王 萍."天人合一"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J].中醫药学报,2010,(38):98-100.
[3] 张文生.道地药材与环境相关性研究[C].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8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