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乒乓球发球技术中的隐蔽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国际乒联2002年9月正式实施无遮挡发球新规则以来,发球技术的隐蔽性在新的规则下变得相对困难。本文基于单打技术,从较多的细节上去研究发球技术的隐蔽性,达到使对手在接发上产生迷惑,让对手判断失误或尽量减少其判断时间降低回球质量,为第三板的主动进攻和控制赢得先机,使发球的主动性和攻击性达到预期目标,为乒乓球发球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球技术  隐蔽性  迷惑性  判断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064-02
  发球是乒乓技术中唯一一个不受对方限制的回合,也是所有乒乓球技术的起点,发球技术具有主动性、隐蔽性和攻击性[1],其中主动性是发球者固有的属性,发球者利用发球轮的主动性通过隐蔽性技术达到攻击的目的,为获取胜利抢占先机。在实施无遮挡发球新规则以前,由于遮挡使接发者容易产生迷惑,优秀运动员的发抢得分率非常高,如前中国优秀运动员刘国梁的发抢得分率达70%以上,实施新规则以后,运动员的发抢得分率有所下降,但如何利用好发球轮的发抢技术压迫对手,依然是争取主动获得胜利的主要策略,因此增加发球技术的隐蔽性达到迷惑对手的目的就变得至关重要。
  1  发球质量的构成要素
  发球质量主要由旋转、落点和速度构成,弧线作为发球的要素要求目标固定单一不作為研究内容。以下的论述皆以未违反发球规则的假定。
  1.1 发球的旋转
  旋转是乒乓球区别于其他球类的典型特征,也是最具魅力的地方,由于乒乓球在飞行时可以向任何方向旋转,因此它的旋转轴是无限多的,作为分析乒乓球旋转的一般规律,按三条最基本的旋转轴加以分析和归类,一是通过球心与乒乓球飞行方向垂直的左右轴分为上下旋;二是通过球心与台面垂直的上下轴分为左右侧旋;三是通过球心与飞行方向平行的前后轴分为顺逆旋[2];乒乓球的基本旋转就是这六种加上没有明显旋转特征的不转球,即上旋、下旋、左侧旋、右侧旋、顺旋、逆旋和不转球七种;按三条基本旋转轴选择两条进行组合,产生十二种旋转,即左侧上旋、左侧下旋、左侧顺旋、左侧逆旋、右侧上旋、右侧下旋、右侧顺旋、右侧逆旋、顺上旋、顺下旋、逆上旋、逆下旋十二种;按三条基本旋转轴综合又可产生左逆上旋、右顺下旋、右顺上旋,左逆下旋、右逆上旋、左顺下旋、左顺上旋、右逆下旋八种旋转;当然选手在发球时可以采取更加复杂的旋转轴组合发取复合旋转球,实际应用中就很少单一产生围绕一条旋转轴或两条旋转轴的旋转,都是复合性的旋转,只不过其主要的旋转主要围绕这二十七种来展开使用,特别以两条基本的旋转轴组合为主的十二种旋转加之一条旋转轴为主的六种旋转,辅之不转球共计十九种旋转来进行发球战术设计。其他复合旋转由于球运行的方向限制了制造旋转发力的主要方向,且对接发选手的影响较小,故这些复合旋转不作为选择实施的主要目标。根据选手的发球战术选择相应的旋转,当然,基础是选手有发出所需旋转较强绝对旋转值的能力,相应的较弱旋转和不转才有战术意义,即同一旋转的区间要能足够大。
  1.2 发球的落点
  发球的落点主要分为正手长、正手短、中路长、中路短、反手长、反手短以及正、中、反的半出台球共九个落点进行选择,理论上来说短球越短越好,长球越长越佳,半出台一跳刚好顺台而下为最佳。但实战之中结合对手的身高、站位选择落点变化更为复杂,选择的主要目标是让对手移动更远的距离接球或让球离接发球手的腋窝最近的位置让对手接球为佳。
  1.3 发球的速度
  发球的速度从理论上来说为减少接发人的反应时间,速度越快越好,但由于要综合考虑球的旋转与落点,则速度就变得复杂起来。在力量一致触球的瞬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在保证球的运行弧线低平的前提下,球的速度主要由触球时的拍型角度、球拍的用力方向及球拍的触球点决定,发球的速度主要分为两段,一是从触拍经已方球台落到对方球台,二是从对方球台跳起到对方挥拍触球。一般而言,拍面垂直于球台并正对球的飞行方向利用球拍的板头位置触球可使球获得最大的速度,但球没有旋转,且两段的飞行速度变化不大,上旋球一段飞行速度要慢于二段飞行速度,下速球一段飞行速度快于二段飞行速度,而左右侧旋及顺逆旋会影响两段飞行速度,在一段飞行轨迹中增加摆动飘浮,且落台后的二段飞行轨迹摆动强烈增加。所以,发球中对速度的控制主要结合战术选择来实施。
  2  影响发球质量要素的三个要点
  发球质量主要由旋转、落点和速度构成,控制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点是:触球时的拍型角度、球拍的用力方向、触球时的瞬间速度。为了发出高质量的球,这三大要素之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这三者不配合好,发球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3]。
  3  发球达到隐蔽性的主要方法
  隐蔽主要就是给对手造成旋转、落点和速度上迷惑,使接发选手判断错误或模糊,达到发球方直接攻击或按战术顺利实施下一板衔接。实现隐蔽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通过相似的手法达到不同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二是通过反差的手法发出相反的旋转、落点和速度,即上旋的手法发下旋,下旋的手法发下旋,左右侧旋或顺逆旋的反差手法类似,通过板型角度和触球瞬间速度的控制造成反差实现速度和落点的欺骗;三是通过不同的手法发出同样的旋转,即通过不同的站位方式或手形发出同样的旋转。最高境界是通过相似的手法达到不同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下面主要研究这种迷惑性发球。
  4  相似的手法达到不同的旋转、落点和速度
  为方便说明,以下的发球均以横拍右手左台站位为基础。相似的手法一般而言是整个发球动作,特别是执拍手挥拍轨迹同时包含上下旋动作,其核心不外乎在触球瞬间是先下后上,或者先上后下,其它的全是附加动作。以典型的正手侧上下旋和下蹲砍式发球为例进行分析,其他的发球类似,只是挥拍轨迹有所变化。   4.1 正手侧上下旋迷惑性发球
  此球的核心在于挥拍轨迹从右上向左下再向左上,关键就在左下到左上形成一个凹形,在凹形的最低点或称拐点的右侧触球为左侧下旋,拐点左侧触球为左侧上旋,发好此球的关键在于无论上下旋都要在接近拐点的位置触球,给对手造成判断上的模糊,形成左右侧击球的误判或延迟对手的判断,达到对方接发失误或接发质量不高实现战术目的。
  此發球的迷惑性和具有杀伤力的基础是能发出强烈的左侧下旋,配合弱左侧下旋和微左侧上旋形成一个发球体系,为下一回合抢攻或相持占得先机。一般不发强左侧上旋球,因为一是动作隐蔽性难度降低,二是球飞行轨迹速度反差太大,利于对方判断,如对手连这个球也判断不出来,说明双方水平相差较大,发球的迷惑性也就失去了意义。发球的迷惑性主要就是针对与水平相当的选手或水平高于自己的选手对战时让自己取得胜利或增加搏杀求胜的机会。
  取同样的身体占位,落点的变化主要依靠前臂的旋转和手腕的屈展变化,速度的变化主要靠身体重心的控制及发力方向来决定。当发强烈短下旋时,将全身通过下肢蹬地转腰传到手腕,再加上手腕猛然内屈将力量传递到手指,手指瞬间用板头向左下摩擦球体,以球体的切向方向发力为主;如牺牲切向方向力量,增加向前力量,同时压低重心,则变成急长左侧下旋球;同理触球瞬间手指不发力,将切向发力缷掉大部分,变成左侧弱下旋或在手腕内屈上挑时微发力演变成左侧弱上旋。这套发球以强烈左侧下旋短球为基础,以左侧弱下旋和左侧弱上旋为变化,辅之急长上下旋,临场根据对手站位及特点结合落点和速度变化,形成完备的一套发球体系。直拍选手在这套发球中因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更佳故能取得更好的迷惑性,著名国手马龙和前直拍选手马琳的这套发球可以说应用得炉火纯青,为该套发球的代表性人物。
  4.2 正手下蹲迷惑性发球
  此球的核心在于挥拍轨迹从左下向右上再向右下,关键就在右上到右下形成一个凸形,在凸形的最高点或称拐点的左侧触球为右侧上旋,拐点右侧触球为右侧下旋,发好此球的关键在于无论上下旋都要在接近拐点的位置触球,给对手造成判断上的模糊,形成左右侧击球的误判或延迟对手的判断,达到对方接发失误或接发质量不高实现战术目的。
  此发球的迷惑性和具有杀伤力的基础是能发出强烈的右侧下旋,此套发球由于选手执拍手由下往上再往下,加之身体强烈由上往下蹲下的协调配合,在相似动作的基础上极易发出旋转差异较大的上旋和下旋球,动作隐蔽性使接发人难以判断。
  这套发球旋转、速度和落点的控制关键在于借助下蹲爆发力的方向和手腕甩动的力量,根据板形和用力方向产生合力来强调速度或旋转强度,或利用内在缷力发出弱上下旋短球,临场结合长球形成完备的一套发球体系,这套发球与正手侧上下旋迷惑性发球相比的缺点是难以发出旋转较强而很短的球,但优势在于相同的动作更易发出旋转差异强烈的上下旋,代表人物有国手丁宁和日本选手松平健太。
  5  结语
  迷惑性发球首先要有力量和触球方向上的集中控制,即合得上全身的力;其次是四个点要能精准控制,即拍子触球点、球上的接触点、本方桌子上的第一落点,更重要的是拍子运行轨迹中凸凹形的拐点附近的击球点;最后是能利用身体集中传力或通过关节缷力达到欺骗的目的。至于外形的身法和手法,譬如其他的勾子发球、反手发球、展腕式逆旋转发球等,其原理都相似,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及技术特点进行选择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几套发球体系,提高自己的发球水平,增加技战术变化,从而全面提升水平。
  提高发球质量,将速度、落点和旋转的变化结合起来,结合高抛低抛不同抛球方式,将发球迷惑性动作加入常用的抢攻套路,如“左长右短”“右长左短”“同线长短”等,在旋转变化的基础上交替变化线路与落点[4],可使对手无可适从,摸不到规律,则让发球抢攻战术如虎添翼,运用得好就会有明显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嵩.论发球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特殊地位[J].求知导刊,2016(5):40-41.
  [2] 肖军.试论乒乓球中高质量的发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332.
  [3] 胡勇卿,李元.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和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7):20-21.
  [4] 马祥力.乒乓球左侧下旋球学习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9):39-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