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游戏功能的多维性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小学体育兴趣化为切入点与归属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探究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功能的开发,完善体育游戏在小学课堂中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认为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社会适应功能;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备目的性,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应制定适宜的体育游戏开展方式、身体活动的负荷量以及相对应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化  体育课堂  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a)-0174-03
  Abstract: Taking the interest of primary school sports as the entry point and attribution point,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game function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sports games in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sports games have fitness functions,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social adaptation func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sports gam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has a purpose, and appropriate sports game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physical activity loads should be formulated for different teaching objectives. Quantity and corresponding consideration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sports interest;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Sports games
  1  體育游戏是落实“小学体育兴趣化”的重要保障
  2018年7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36号文件《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指出了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发展方向,要求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广泛的体育与健身兴趣、引导学生热爱体育、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身体活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养成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在我国,明确的体育游戏与兴趣化教学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军国民体育思潮,游戏化、生活化、自然化、社会化是童子军训练的主要维度。当前,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的教改导向旨在实现以兴趣为先导、以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为基础的阶梯型连贯性体育教育目标。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K-12教育高度完善的美国,还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无一例外的将体育游戏视为体育兴趣化的最佳拍档。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个分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体育课堂兼具游戏的娱乐性、体育的健身性以及教育的科学性。
  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既具备一般学科的共性,比如学科大纲的设定、课时的安排、以及授课方法等;又有着体育学科特有的个性,比如小学体育课标所规定的以体育游戏为核心的综合活动。基于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心理认知能力的限制,使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上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具备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健身功能;同时具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的德育功能。
  2.  体育游戏的多维功能
  2.1 体育游戏的健身功能
  2.1.1 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意识
  游戏是一种开展极为广泛的具有趣味性的社会性活动,体育游戏则是在以运动或体育为依托的具有趣味性、竞争性的社会性活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游戏必定服务于体育课堂,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发展身体素质是体育游戏的基础功能,同样是体育游戏区别于其他游戏的关键。所以说,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手段,贯穿于小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是吸引小学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体育游戏的设计立足于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认知特点,促使学生通过体育游戏爱上体育活动,并在发展其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促使学生将运动习惯延伸至课堂之外,将运动内化于心。
  2.1.2 培养正确运动方法,促进基本技能发展   体育游戏,尤其是体育课堂上的体育游戏具备较为精密的游戏设计,其游戏规则的设定,游戏动作的选择,学生的具体操作中都含有对相应课堂主教材运动方法的限定。学生在规则之内的体育游戏会潜移默化的对运动方法进行前期的固化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对运动方法的拓展和创新;体育课堂中不同的阶段,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设计有所差别,从而达到不同的游戏效果。体育课堂中热身活动时的体育游戏除去热身功能外,更多的是针对运动技能分解动作的强化或对重难点的强化。此刻,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方法,在新授课中体育游戏的该项功能更为明显。
  2.2 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
  2.2.1 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规律中属于启蒙阶段,在低年级中,该特点更为明显。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无规则学习导致学生在入小学后表现为不适应。因此低年级的体育课堂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认知层面,学生的认知特点表明很难通过语音讲解明白其内涵,难以理解的讲解会导致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反感,体育游戏则以游戏的方式,甚至加以情景导入、角色扮演等方法,以直观的游戏规则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起到引导作用。
  2.2.2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体育游戏的规则性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在体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对游戏设有开放式的规则容量,比如在引出一种游戏方法后,引导学生进行创想,开发更多的游戏方法,丰富该体育游戏的游戏内容。教师同样可以对游戏器材和运动方式进行设定后激发学生自主设计体育游戏并在游戏中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创新和创想是建立在学生对相关的运动技能有一定的运动积累和对体育器材(自制器材)功能的高度熟悉之上的。
  2.2.3 激发敢于进取拼搏的品格
  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个人角逐或集体竞赛都可以很好促进游戏的开展并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样,基于体育游戏的竞争性特点,教师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正确的竞争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拼搏品格。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好胜心,却也容易放弃,尤其在个人比赛中,彼此之间差距较大时,更容易放弃。基于这类现象,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进取拼搏的品格显得尤为重要。
  2.2.4 提高逆境承受能力
  体育游戏的竞争性必定带来团队或个人的输赢,赢的一方自然欢喜,输的一方如何对待该结果也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大量开展在提高体育课趣味性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胜利带来的欢乐和失败带来的烦闷。在此过程中,教师对胜利的点评和对失利一方的鼓励及方法指导都可增强学生的逆境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在失败之余去反思、去改进而非自暴自弃的理性、顽强品质,逐渐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3 体育游戏的社会适应功能
  2.3.1 提高学生角色认同感
  基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特点,教师在体育游戏的设计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情景导入和角色设定。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扮演会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认同,如作为战士所表现处的顽强拼搏以及爱国情怀;作为牧羊人对小羊一个都不能少的负责意识;作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格。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角色认同会促使其更加专注的投入游戏中,并在此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角色的认同以及对换位思考的理解。
  2.3.2 强化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
  体育游戏更多的是团队合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个人在团队协作中,在胜负面前的作用被强化,同时被弱化。被强化的是:作为团队的一员,你就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你,团队任务就无法完成,例如接力跑;被弱化的是个人能力,团队中即使个人再优秀,如果不能和其他人合作,做到与团队步调一致同样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比如火车行。这一切都彰显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未来的社会注定是合作的天下,体育游戏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也显得尤为重要。
  3  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3.1 游戏的选择应具备目的性
  游戏运用于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故游戏内容的选择搭配必须与教材及将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有密切联系,并且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内容的主题需要把思想教育、精神文明融汇其中,做到寓教于乐。针对具体的游戏内容,可根据其教学目的进行甄选,如针对热身多动,体育游戏要求每个人都可以被充分的调动,积极地投入,此时的情景化比例加重而竞争性较弱;如在进行运动技能分解教学时所采取的体育游戏应针对动作要领进行组织游戏的开展,角色的导入和评判标准的强调是該部分的重点等。
  3.2 游戏的设计应具备多维性
  游戏的设计在熟知该学段学生成长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应兼顾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器材的最大化利用,教学场地的合理利用等多方面因素,做到体育游戏兼具娱乐性、竞争性、公平性和教育性。体育游戏的构思应在依托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现出其最佳配比,做到“精、巧、奇”。例如,游戏动作的设计应符合运动技能的连贯性,游戏器材的使用应和主教材的体育器材相结合,拓宽体育器材的功能等。
  3.3 游戏的开展应具备层次性
  针对不同的课时阶段,体育游戏的开展形式也有所不同。体育游戏多为竞赛形式,带有对抗性,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素质状况和训练水平。并依据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原则循序渐进,对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具备层次性。对于体育游戏的讲解做到言简意赅,示范和图示的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对游戏有直观的理解,对于游戏的分组要做到男女比例的均衡,学生能力的均衡,以及组内每人参与比赛机会的均衡。从而做到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比在过程中,教师作为裁判应做到公平公正并基于学生在游戏中产生的突发状况做出规则的调整,做到前后难易程度对比鲜明,层次清晰。   3.4 游戏的评价应具备全面性
  教师对于体育游戏的评价可分为两个部分,比赛中的评价和比赛后的评价。比赛过程中,教师根据游戏规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评价,对于好的部分可以启发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和创新,对于违规的部分可作为即时教材对全体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使学生明确规则意识;课后评价重点放在小组合作以及对待胜负的态度层面,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通过语言提炼表达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其进行客观引导、评价。
  4  结语
  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健身功能,能够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意识,培养正确运动方法掌握体育技能。同时,教育功能也得到发挥,能够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敢于进取拼搏的品格,提高逆境承受能力。此外,体育游戏能够改善学生社会适应功能,提高学生角色认同感,强化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体育课堂中适当的开展体育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但教师对体育游戏的选取与开展仍需根据特定教学目的与群体展开,尊重个体发展,切实为学生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而非在形式上跟随教育潮流、在内容上仍然新瓶装旧酒。
  参考文献
  [1] 张宝雷,张月蕾,徐成立.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运用中相关问题的探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1):1014-1016.
  [2] 刘洪波.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儿童羽毛球学习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3] 王利国,程传银,赵富学,等.规则与竞争:学校体育游戏范式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11):3-11,30.
  [4] 静.田径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7):48,50.
  [5] 任薇.体育游戏文化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5):48-52.
  [6] 金洋琛.體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2):71,73.
  [7] 杨静,井海波.对体育游戏的本质及其价值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2(6):120-121.
  [8] 任亮.幼儿多元智能发展与幼儿园体育游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9] 林君薇.体育游戏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03-105,115.
  [10] 齐慧侠.试析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116-117.
  [11] 王华.体育游戏的特点与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1(4):92-93.
  [12] 冯健.体育游戏与高校体育教学[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2):52-53,79.
  [13] 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2):64-66.
  [14] 吴小玮.民国童子军的体育训练——兼论对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5):124-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