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雏鹅育成率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鹅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食草水禽,不仅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等特点,而且饲养成本低,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但也有一些养殖户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养鹅方法,还没有形成科学的饲养管理及科学的防控疾病的观念,特别是雏鹅时期,雏鹅的成活率低是养鹅生产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从调查的数据来看雏鹅成活率约在80%左右。90%的雏鹅死亡多集中在3~20日龄,引起雏鹅死亡的因素中饲养管理方面约占60%,疾病方面引起的死亡约占40%。
  关键词:雏鸡;育成率低;原因;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S83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3-0019-02
  1 雏鹅育成率低的原因
  1.1 雏鹅饲养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养鹅还是以农户为单位的饲养模式,饲养者也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其所具备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而饲养雏鹅的圈舍多破落,也不具备符合条件的卫生状况,日常提供给雏鹅的饲料也存在比较单一的缺点,而且也没有相应的饲养量增加,日常给予雏鹅的饲养管理措施也不够科学合理。
  1.2 重药物治疗,轻日常预防
  确保雏鹅正常生长发育应该是建立在平时的环境控制和合理的免疫程序基础之上,畜牧饲养实际生产中应该遵循的“防重于治”理念,尚未在广大的农村饲养工作中加以运用。基层的不少饲养者并没有给予“防”足够的重视,忽视日常的消毒、预防性投药以及高质量疫苗方面,却信赖药物的治疗,所以基本的饲养状况就是雏鹅不病便不进行治疗的现实状态。而目前疫苗市场也呈现混乱的状况,贪图便宜的饲养者追求经济利益会购买低价无效的劣质疫苗,雏鹅接种之后自然会出现免疫失败的结果。
  1.3 盲目用药
  目前仍然存在部分饲养户会在日常生产中备有多种功效的药物,会盲目在雏鹅采食的饲料添中加药,甚至还有乱用药物的行为存在。给雏鹅投喂药物的时候存在盲目加大剂量,或者是长久给雏鹅使用抗菌药物的错误做法,有的饲养者甚至会任意将几种不同功效的药物进行混合,最后直接导致药效的损失。
  2 提高雏鹅育成率的措施
  2.1 改进生产技术,强化饲养管理
  出壳后至22日龄是雏鹅,特点是绒毛比较稀,对于体温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差,也没有比较强的消化能力,表现出怕冷热和潮湿的特点,具体的育雏技术介绍如下。
  育雏舍及设备:饲养者应该在进雏之前的2周,就将育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扫,生产中通常是采用清水加以冲洗,之后还可以用2%的火碱水溶液对育雏室的地面、墙壁加以喷洒,除此之外,还要对育雏室及其设备采取熏蒸式的消毒处理。
  选好雏鹅:选择鹅苗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免疫过小鹅瘟疫苗、副黏病毒疫苗母鹅的后代,实际生产中选择雏鹅主要遵循“一看二摸”的原则,所谓的一看就是指观察雏鹅的精神状态和绒毛的色泽;二摸就是要求饲养者用一只手托住雏鹅的颈部及胸部,然后用另一只手由雏鹅的背向后摸至其尾部,检查其腹部的胀大情况的同时观察抓摸时雏鹅的反应。
  运输注意事项:在运输雏鹅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其受到寒冷或者是高温的条件刺激。我国每年的初春时节气候普遍都比较寒冷,所以运输雏鹅时采用封闭式的车辆比较适宜,但是应该避免在运输箱内装载过量的雏鹅,否则实际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挤压而死的不良情况,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适时饮水和开食:雏鹅在出壳24 h之后,大多会表现出啄食动作或者是发出叫声,这个时候就应该给其提供饮水并且加喂饲料,实际生产中要按照先给饮水后喂料的方式进行。雏鹅的第一次饮用水中加入0.02%比例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这样能够充分满足雏鹅对水分的需要情况,同时可以刺激其食欲,并且具有清理消化道而促进胎粪排出的效果。最初几天内给雏鹅供应温开水比较合理。生长至3日龄的雏鹅,应该采食小米、碎米或玉米面,这些食物应该是用开水烫过或者是蒸煮至八分熟的,同时应该将蛋黄添加在其中,通常添加比例是每10只雏鹅加1个蛋黄。雏鹅采食的饲料应该呈湿而不黏、保持散状的状态,通常每天给雏鹅饲喂6~8次(夜间投喂2次)为宜。雏鹅从采食熟食应该逐渐过度到采食生食,切忌突然进行生熟的更换,给雏鹅造成应激刺激。雏鹅4日龄开始就可以采食适量的青绿饲料,避免雏鹅采食过量可以实行先喂精料的方式。而生长至11~20日龄的雏鹅就应该以采食青绿饲料为主,其中应该配比精料比例占日粮的20%~30%为宜,实际生产中伴随着雏鹅日龄的增长和活动能力的增强,可以酌情采取放牧处理。饲养者采取大群饲养雏鹅的方式时,应该先将体质偏弱且发育较缓慢的个体挑拣出来,暂时进行分群饲养的方式,尽量给其多提供精料,并且要求饲养者加以细心的护理,待其生长状况追赶上群体的整体水平之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合群饲喂措施。
  合理喂料:精料可用全价颗粒饲料,青饲料可喂给白菜、胡萝卜、苦麻菜等野菜。饲喂时要注意喂量,一般每100只雏鹅日喂量为:1~2日龄时喂青饲料0.7 kg、精饲料0.4 kg;3~6日龄时喂青饲料2 kg、精料0.7 kg;7~9日龄时喂青饲料3.5 kg、精料2 kg;10~15日龄时喂青饲料7 kg、精料3.5 kg。以后逐渐增加,切忌喂干料,以防雏鹅饱食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导致肠破裂而死亡。
  2.2 加强消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种蛋在入孵之必须经历严格的消毒处理,实际生产中可以先采用0.1%新洁尔灭温溶液(40℃左右)对种蛋进行浸泡式的消毒方式。种蛋在晾干之后再置于孵化器内采取熏蒸式的消毒处理方式,通常应该保证每立方米的空间采用高锰酸钾15 g、福尔马林30 mL,室温适宜控制在24℃以上,而相对湿度保持在74%~80%,然后处于此种条件下产生的气体对于种蛋进行20~30 min的熏蒸消毒,然后还要进行适当的通风处理,以排出熏蒸所用的气体。
  雏鹅群的免疫程序,应该根据当地疫病的实际流行情况而合理的制定,力争给雏鹅进行科学性的免疫注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雏鹅的育成率。
  2.3 了解雏鹅常见病,避免盲目、滥用药物
  在对雏鹅科学饲养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好防疫灭病工作。现介绍雏鹅常见病,如小鹅瘟、禽霍乱、副黏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小鹅瘟:该病潜伏期为3~5天。出壳后3~5天最初发病的雏鹅常为最急性,不见有任何前驅症状,一发现即衰竭倒地两腿前后踢蹬,不久死亡。该病的预防包括给种鹅接种疫苗和雏鹅接种疫苗两部分。利用弱毒苗和油佐剂灭活苗免疫母鹅是预防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小鹅瘟血清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给药越早治愈率越高,处于中、后期的病雏鹅治愈率往往比较低。
  禽霍乱:最急性型无症状突然死亡,多发生于流行初期。急性型病鹅闭目呆立,不愿下水,饮水增多,精神不振,食欲废绝,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41~43℃,病程2~3天。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后期,鹅消瘦,腹泻,有关节炎症状。采用定期投服抗生素结合疫苗接种的办法来控制该病的流行。2月龄以上鹅胸部肌肉注射1~1.5 mL,半个月后产生抗体,免疫期持续6个月。对于发病鹅用0.02%复方新诺明拌料,个体治疗采用青霉素、链霉素联合肌肉注射3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副黏病毒病:患鹅少食或不食,但饮水量增加;排黄色或绿色水样稀粪;部分病鹅表现甩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病后期表现扭颈、转圈和仰头等神经症状。对发病鹅紧急注射鹅副黏病毒油乳剂苗2~3 mL,同时注射鸡新城疫卵黄抗体3 mL,有一定疗效。用中草药和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经4~5天后病情可以得到控制。
  3 结论
  鹅虽然具有耐粗饲、易管理等特点,但由于管理不善、疾病因素常常导致雏鹅的高死亡率,影响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及疾病防治办法,取得明显效果,鹅的育成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为农户增加了经济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