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部分农村小学自三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程,虽然一定程度上促使英语教学得到了普及,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基于此,以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为切入点,重点对提升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小学 英语教学 困难 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而英语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当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实际性的困难,但只要政府给予极大的支持,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必然会促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实践环境缺乏
  从当前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小学中,因为缺乏有效的英语实践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生,只有在英语课堂中会讲英语,而在课外,根本没有可以讲英语的机会。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自然无法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缺少讲英语环境的情况下,如果学生在英语课堂外讲英语,甚至还会遭受同学嘲笑。在此背景下,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无法有效提升,对此,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农村小学教学,相对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更是处于更加落后的状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师资力量薄弱。首先,农村小学专业的英语教师较少,再加上现有的英语教师的英语能力较差,自然会拉低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现阶段,大部分的毕业生倾向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在那里,大学生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因此,愿意到农村地区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比较少,其中有一部分毕业生愿意来,但是相对来说,其英语水平较差,长此以往,普遍造成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
  二、提升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
  基于当下农村小学缺少良好实践英语环境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在农村小学充足经费的背景下,可以在学校内安装电子屏幕,在屏幕中时常播放一些简单的英语动画或者是问候语句,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接触到英语。其次,将学生的上下课铃声,或者是放学的音乐换成英语歌曲,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条件。最后,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英语相关的活动,比如说演讲比赛、英语话剧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的同时,还可以设置相关的学习类的奖品,让具有较高英语能力的学生能够受到重视,避免出现学生课外讲英语遭到嘲笑的现象。只有通过各方面举措,为农村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从而才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一步。
  (二)通过函授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中重要的引导者,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保证。虽然大部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但是只有适当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才能更好的胜任英语教学工作,而函授就是一种重要对策。首先,农村小学必须与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采取适当的加压正常,督促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函授学习。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渴望较高福利待遇的教师,可以给予其适当的鼓励政策,在课时津贴、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帮助并鼓励其完成函授学习任务。通过实际调查可知,合理的函授学习,不仅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保证。
  (三)国家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
  为了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困难,国家必须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首先,应该从实处做起,制定各项优待政策,如提高工资、福利等。其次,还可以给刚刚毕业从事教学的最后,教师制定优待政策,给予其时间的同时,让他们有机会参加各项提升考试。政策中还应当强调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的建设工作,将各项教学设施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只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从而为农村小学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结论
  简而言之,英语作为小学学习英语的入门时期,只有小学教育时期重视英语教学,从而才能为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实质性的困难,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为此,相关教育人员就必须正视当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国家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才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之下,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项莉,曾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0):203.
  [2]王樹宏.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5,(09):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6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