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具有先天的优势。美术这种艺术活动,可以让学生内心受到触动,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经验,触发他们内心中沉淀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达到统一,做到内在的心身和谐一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 情感教育 渗透
在学习和研讨《美术课程标准》时,许多教师认为在美术课程四类目标中,情感类目标是较难把握的,原因就是在以前的美术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美术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应用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展问题,谈自己一些认识。
一、运用富有感染力的具体实例,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发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运用富有感染力的具体实例,促进学生的情感激发,适当进行情感教育生态。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更多时间是与美来打交道的,所以,在处理相关的情感教育渗透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美好的事物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内在的情感得到激发。看到美好的事物的时候,人们会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会让学生们有所联想。所以,教师要借助这样的机会,给学生们更多启发和思考的时间。例如,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欣赏一些名家的作品,学生们就会在内心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这些感受伴随着学生相关的联想,这些联想曾经在自己以往的生活中发生过,会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所以,情感教育绝对不是孤立的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情感体会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支撑情感的内在态度。所以,通过情感教育实际上是在开展思想价值观念的教育。
在美术教材当中,学生们可以开阔自己的美术视野,可以看到很多名家的作品,在看到这些名家的作品时,学生们经常会谈论自己在看到作品时候想到了什么,但是具体都要想描述清楚也不是很容易,因为有的时候情感是非常模糊的,很难去用语言进行界定。这也正是为什么一些美术作品能够直达人的内心,却很难用语言描述是一样的道理。例如,在欣赏《蒙娜丽莎》时,学生一般很難通过自己的观察去理解绘画作品,透露出来的深刻内涵,渲染出来的真挚情感,教师把相关背景介绍出来,学生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的容易,作品本身也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强的感染力。
二、关注教学的细节部分,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感染学生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的细节部分,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感染学生。作为教师要带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声和教育事业的心来组织教学活动。所以,情感教育也是教师自然而然融入进去的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所以,从热爱教育事业出发,初中美术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要主动的接近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真实的一面。教师的真实表现,更能够致大学生的内心,学生会关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细节特征,尤其在与学生互动当中的教师的言行表现。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除了有理论讲解之外,也会安排学生有大量的实践内容,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其他创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在这幅作品中主要呈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内涵?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学生都可以通过主动的讲解分享给其他的成员。这样的方式也有助于学生们之间相互理解,也让学生认识到情感背后有态度的支撑,当面对相同情境的时候,才让人产生了千差万别的感受。
三、善于在初中美术课堂内外形成情感教育的浓厚氛围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向课堂之外延伸。因为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在面对情绪问题中,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情绪情感是共通的。要引导学生们在课堂内之外,主动的去了解更多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这门学科的悠久文化。从这些美术作品当中去了解。作品背后厚重的历史。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分享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分享和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于美术学习的热情。通过对这门学科产生了积极的情感,让他们能够带着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外向的性格状态与周围的人相处,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在价值观方面要有一定的导向,要让学生塑造起积极的人格品质,都能够拥有面对困难时候不被吓倒的勇气,能够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教师在美术的学习中,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发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闪光点,并且将这种鼓励,进一步地在他们生活当中的影响力扩大。
总之,初中美术教学活动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善于从美术教学的学科内容出发,综合教学的具体手段,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内在的情感得到激发,从而更加和谐的相处。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也能够勇往直前的加以克服,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莹.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0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