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组模式,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组合作模式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一模式的运用,完全秉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对于推动现代素质教育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关于运用小组模式的论述中,择取了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作为依托对象,并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能力为主题,进行以下的阐述。
关键词:小组模式、初中化学、学习能力
小组模式,即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作为前提,进而再展开教学的课堂。小组模式的运用,在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方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可供我们切入的角度也十分丰富而多元。而笔者以为,无论是哪种方法的设定,最为首要的便是应当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出目标达成的分解,如此,才能确保教学的有序开展。以下,笔者便根据初中化学内容,以及此阶段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作为出发点,并对以小组模式为基础的相应的教学过程作详细的总结、归纳。
1.引导小组讨论,拓展学生学习思维
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和激发,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以此为前提,学生们才能展开行之有效的学习探究,从而为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巧妙的设置,引导学生们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围绕相关知识点展开相互的讨论,如此,便可以将其思维有效的调动起来。而关于相应的引导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教学实例中来看。
例如:我们以《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节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本节中,对于小组讨论的引导,笔者则借助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了教学。如:在对相关知识的教学之余,笔者利用生活现象作为切入点,提出:“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这一问题的提出,兼具了趣味性和教材中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两个方面的知识性,因此,在有效激发小组讨论兴趣的同时,可以同时达到对本节知识的深入探究。譬如,对于“釜底抽薪”的讨论,学生小组便可以从这一成语的含义进行解读,
2.鼓励小组互助,构建合理学习模式
合理的学习模式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根本,学生们只有处于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平台中,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课堂目标的达成。对此,我们在秉持以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则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模式,构建并鼓励学生们在小组单位中展开互助式的学习,利用这一机制的形成,帮助学生们在久而久之的锻炼中,逐步提升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以教学《奇妙的金属性质》一节的相关内容为例。本节的教学旨在于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一些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置换反应等。这些知识点不仅具有较强的化学知识特征,而且还与我们的显示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性,因此,这一过程的学习,不仅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要求,而且还同时对其相应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此,笔者在对本节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便通过组织,将学生小组成员理论性知识学习较好的分为一类,在将生活经验较为丰富、实践性较强的学生分为一类。为其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3.组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知识运用
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实际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在初中化学课堂当中,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地实践锻炼教学,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则成为了最具有优势的小组学习方式之一。一方面,它能够充分利用起此阶段学生普遍具有的争强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对赛制的设定,
例如:以《探究水的组成》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在本节的教学中,对于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笔者首先秉持以每组学习水平大致相当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了小组的划分。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竞赛中对相关知识运用的深入探究,便又将赛制设定为竞赛双方小组相互出题的模式。这一赛制的设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探究。譬如,在出题的过程中,学生便需要就某一知识点展开全面而充分的考量,如此,才能保障题目的科学性、正确性以及解题的难度。譬如,一方学生小组将题目设定为:
甲醛(CH2O)是家庭装修后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下面,关于甲醛组成和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甲醛由碳和水两种物质组成。B.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这一题目内容的设定,需要设计的方面很多,故而,学生们在制定时便需要对多个易混淆的知识点展开联系与分析,而经过这一环节的锻炼,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灵活程度,有效保障了其学习能力的稳固提升。
总而言之,小组模式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关键便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将之与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并敢于作出适时地调整与优化,如此,才能为学生们创设出一个高效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楊凯丽.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8(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