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淡水养殖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养殖的鱼类逐渐丰富。本文对淡水鱼养殖进行概述,分析相关的诊断方式,针对常见的疾病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淡水鱼;养殖;常见疾病
[中图分类号] S9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0-104-2
目前,淡水鱼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然而,在享受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淡水鱼疾病的发生率,使养殖户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所以,要对淡水鱼疾病进行全面诊断,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保证养殖业全面发展。
1 淡水鱼养殖概述
对于淡水鱼养殖,主要是在淡水中饲养鱼群,保证淡水鱼正常生长繁殖。其中,常见的养殖地点为池塘、水库等。在这样的水资源中,主要养殖淡水鱼类、养殖虾类以及蟹类等。现阶段,我国在淡水鱼养殖方面主要表现出3个特点:第一,淡水鱼养殖具有较大分布,但总生产面积相对较小;第二,淡水鱼养殖集约化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工管理水平,加大控制力度;第三,淡水鱼养殖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可以保证稳定的经济效益。通常,淡水鱼养殖主要集中在池塘、湖泊等地方,这样的水域集约化程度较高。
2 淡水鱼养殖类常见疾病的相关诊断
2.1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般来淡水鱼养殖往往在室内进行,外界环境对淡水鱼养殖影响较大。第一,淡水的水温。自然界中,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淡水的水温不稳定,经常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给寄生虫提供了生存条件,易引起淡水鱼大量死亡。第二,在氧气的影响下,淡水鱼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淡水中氧气的含量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淡水鱼的存活。淡水的含氧量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淡水鱼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第三,水资源酸碱度。通常,淡水鱼养殖要将酸碱度控制7.0~8.5[1],低于或高于这个区间,均会加速淡水鱼的死亡。
2.2 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关键的饲养者是人类。因此,饲养人的行为以及相关活动关系着淡水鱼的生长和生存。第一,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在很多地方扩大了工厂的建设规模。从某个角度来说,虽然地方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工厂会排放大量的废弃物污染水资源,十分不利于淡水鱼养殖。第二,非正常捕捞问题。捕捞时一旦捕捞方式不对,很容易影响淡水鱼的生存,还会引入有害微生物,一旦这些微生物滋生繁殖,会直接导致疾病的传播,造成淡水鱼死亡。第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会流行一些疾病,如有变质、过期饲料或不及时捕捞等,均会导致出现淡水鱼养殖疾病。
根据以上淡水鱼养殖疾病,明确其疾病的产生原因,认识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预防淡水鱼疾病时应该对不同疾病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疾病等,均需要养殖人员进行具体分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客观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有效防治淡水鱼疾病,进而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3 淡水鱼养殖类常见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
3.1 病毒性疾病
之所以出现病毒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淡水鱼养殖受到了相应病毒的侵入,进而影响了淡水鱼的生存,产生了相应的疾病。常见的疾病有出血病,经常出现在草鱼中。病原是草鱼呼肠弧病毒,主要分布位置为鳃部、头顶以及下颚。一旦淡水鱼被传染会变成暗黑色,甚至直接死亡。要想有效治疗该疾病,养殖人员应该从两方面进行治疗。第一,应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全面消毒,保证淡水养殖区域的卫生。第二,在淡水养殖区中,要全面清理淤泥、杂物等,保证内部的整洁。经过这样的处理,不仅可以为淡水鱼养殖创造了舒适的生存空间,还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3.2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主要是受到了细菌影响,进而导致淡水鱼的死亡。出现这种疾病主要涉及两方面原因。一是细菌性出血病。通常,这种疾病出现在草鱼中,一旦草鱼被细菌感染,就会严重出血。要想全面治疗这种疾病,养殖人员应该充分应用增氧机,在淡水中投入氯立得或者菌毒克。治疗期间,若鱼类疾病呈现加重趋势,应利用耕降鱼血康宁进一步治疗。二是烂鳃病。这种疾病常见于草鱼和鲤鱼,一旦感染,鱼体以及鱼鳍的颜色均会发生改变,还会出现肿胀现象,呼吸也会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应用石灰石对养殖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此外,在鱼饲料中还可以添加鱼虾康、易福康等[2],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保证淡水鱼正常生长。
3.3 寄生虫性疾病
寄生虫疾病主要是受到了寄生虫的影响,从而使淡水鱼生病,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第一,粘袍子病。这种疾病常见于鲤鱼群中。一旦鲤鱼感染了该疾病,在胸部、腹部以及尾部会出现灰白色胞囊。淡水鱼的肠道、大脑等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无法保证淡水鱼的正常生长。要想有效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养殖人员可以应用生石灰或者漂白剂,全面清洁鱼群的生活环境。如果鱼群已经感染了该疾病,应该使用菌毒克、渔丰碘等进行治疗。第二,小瓜虫病。一旦鱼感染了该疾病就会离开鱼群,出现食欲不振、动作缓慢等问题。要想治疗该疾病,养殖人员可以在淡水中投入辣椒、生姜等,持续治疗3~7个疗程[3],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 结语
淡水鱼一旦感染相关疾病,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淡水鱼群的相关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且根据不同的疾病采用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淡水鱼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谢达尧.大宗淡水养殖鱼类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J].水产养殖,2016(3):46-47.
[2]陳如梅.常见淡水养殖鱼类疾病的防治方法[J].养殖与饲料,2015(4):51-52,53.
[3]于健.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J].科学种养,2015(9):213-2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