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农残危害及预防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生产与使用农药的大国。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需要使用大量农药,而农药如同“双刃剑”一样。在使用过程农药中,一些农药有效化学成分聚集在农产品中,形成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而危害国内民众的健康,本文从作物农药残留及危害进行阐述,最终提出对农药残留问题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药残留;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630006
1 作物农药残留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受到重视“菜篮子”工程。就消费者而言,除了享受农产品实惠的同时,越来越担忧农药残留问题。下面就农药残留分析下。
1.1 与品种有关
以蔬菜类农产品为例,其包括4类:叶菜类,即娃娃菜、上海青、生菜、小白菜、菠菜等;根茎类,即萝卜、胡萝卜、生姜等;果菜类,即番茄、茄子、辣椒等;豆类等。其中,叶菜类的农药残留问题最严重。分析其原因,即直接喷洒农药在叶菜的表面,便于叶的吸收,另外,叶菜生长期不长,用药时间与上市时间太近,无法满足安全间的隔期要求,因此附着在叶菜类蔬菜上的农药很多,而其他3类农药残留与其不同,农药残留源于植株根系的吸收与空气的吸入,因此含量不多。如下表所示,广州2018年9—12月、慈溪2018年9—11月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叶菜类农药残留超标率高25%以上。
1. 2 与季节有关
农药残留状况也与季节有关。在四季中,夏季蔬菜的农药残留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冬季,因夏季具有温暖的气候,便于病虫害滋生,同时生产者加大其使用量,因此形成比较严重农药残留问题。
1.3 主要是高毒农药残留
尽管国家规定农民不准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拌磷、甲基硫、磷胺、久效磷、甲基磷等有机磷农药,以及DDT、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在蔬菜上。但一些菜农和蔬菜生产基地滥用上述高毒和剧毒农药,最终造成高毒农药残留。
2 作物农药残留危害
2.1 危害经济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显著,给人们的身心造成伤害,诸如,食物中毒、致癌、神经系统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食源性疾病,还会增加相应的医疗费用支出,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据估计可知,美国食用不安全食物而引发食源性疾病每年达到7000~8000万人次,其经济损失达到3500亿美元。目前我国还没有估计出因食源性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的数额,但每年花费大量资金在食品安全检测与有关医疗费用上。
农药残留扰乱了市场秩序,因我国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信息不对称不够完善,使大量存在农药残留的蔬菜产品进入市场,与没有农药残留问题的蔬菜相竞争。消费者往往愿意买外表瑕疵少,且受虫害影响小的产品,使用农药的蔬菜产品占据显著的优势,给真正优质的农产品造成巨大影响。这样一来,优质产品被劣质产品驱逐的现象经常出现,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
2.2 危害社会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诸如,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等。蔬菜作为不可缺少的食物种类在每个家庭、每个居民日常生活中,因其所含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成分即维生素、纤维素等。国家为了确保蔬菜能够充足供应给人们,积极实施了“菜篮子”工程,但是因农药残留造成蔬菜的质量出现问题。基于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社会受到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早在1998年,在珠海市华夏学校发生了因学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而全体师生的中毒事件,其中,23人中毒严重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1999年10月,在广东省发生食物中毒事件。2004年,广东省爆发毒韭菜事件。据媒体报道,河北香河县的韭菜长期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3911和水混合漫灌,造成农药直接进入到韭菜的根部,使其质量受到影响。而这些毒韭菜却一直供给北京市场、内蒙、辽宁等地。
3 预防措施
3.1 研发与应用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政府对生物农药的发展十分重视。我国决定逐步发展生物农药的农药发展方向是在1972年。我国制定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其中指出,我国重点发展领域是生物农药,且加快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同时对生物农药开展对应示范试点以及宣传普及,国务院办公厅在2009年6月5日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其中指出,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结构调整离不开生物农药等生物制品的发展。从某个角度分析,生物农药的市场前景比较广,全球生物农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年平均速度达5.6%。再有,价格比较占据优势,中国的生物农药市场将成为最强、成长性最好的一个。而当前我国的生物农药品种不多,登记的达到100种,且数量也不多,在这些种类之中,满足产业化要求的种类很少,诸如,井冈霉素、赤霉素、阿维菌素、农抗120、多抗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中生菌素、宁南菌素等。这就需要我国采取措施来填补生物农药市场的需求空间,同时我国农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另外,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量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基于此,我国积极研发生物农药新品种,加强推广生物农药技术。
3.2 研究和应用三诱技术
所说的三诱技术,即性诱剂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茹虫色板诱杀害虫技术等。性诱剂技术主要是依靠释放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成虫的原理来进行的,这是针对性成熟的昆虫成虫来说的,基于此,通过人工有机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凭借特殊释放器放入田间,进而对雌雄害虫的交配起到干扰作为,最终减少害虫的繁殖。频振式杀虫灯技术,其利用的是害虫的特性,即趋光、趋波等来进行的,目前,人们把现代的光、電、数控等技术融合与生物信息技术之中,汇集光、波、色、味等为一体,最终达到诱杀害虫的目的,使田间落卵量越来越少。茹虫色板诱杀害虫技术,因每一类型的害虫对各种色彩的敏感度不统一,所以,人们利用此特性来诱杀害虫。以上技术与直接使用农药杀灭害虫的原理不一样,使用以上技术来杀灭或防治害虫的时候,无任何化学品,大大降低农药残留的风险与防治成本,使农产品的品质越来越高。如今,三诱技术被部分农业县市给予足够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国内的三诱技术还不够成熟,且处于萌芽时期,在每一个地区均积极尝试使用三诱技术来取代农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生产与种植无公害生产基地。而大规模、区域性的采用会受到一些方面的约束,即技术研发、推广领域技术性、经济性,以及生产者的可接受性等,所以目前基本上还处于理论层面[1]。
3.3 推广和普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3.3.1 加强宣传
在宣传的时候,可以凭借媒介和组织来进行,其中媒介包括:各种媒体、舆论等,而组织包括农业合作组织、协会等,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对IPM技术扩大宣传,使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风险越来越少、进而保护环境[2]。
3.3.2 加大对农民的IPM技术培训力度
我国大部分农民阶层的知识水平与受教育水平不是很高,在推广IPM技术上,以下部分起到重要作用,诸如,政府和各类协会负责下的技术推广部门、田间学校等。除此之外,积极拓宽渠道,举办各种IPM培训项目来提高农民的素养,使其能够积极开展IPM活动。
3.3.3 因地制宜,研发符合各地特征的IPM技术组合
在IPM技术研发领域,政府给予足够财政支持与补贴,同时鼓励以下机构加大IPM技术组合的研究工作,诸如,农业技术机构、科研院所、技术推广机构。
3.3.4 建立示范基地,扩大带动作用
建立IPM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于重要农业区域,且对其田间开展研究,及时解决虫草害问题在生产中,同时构建IPM农民组织,使其具有规模化的特点,积极推广IPM技术[3]。
参考文献
[1] 姚晗裙,章强华,董国塑.输日农产品农残超标状况的动态分析及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 159-162.
[2] 徐素荣,张俊勇.有机氯农药对食品污染的危害及预防[J].肉类工业,2017(4): 24-25.
[3] 常娜,袁聚祥.有机氯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研究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8,10(2): 174-176.
作者简介:
赵雪(1990-),女,本科,助理农艺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