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S”技术在华亭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3S"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能等优势,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可有效地进行前期规划、面积核查以及退耕还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评价等工作,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建立一个精准、高效的规划、管理与监测体系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本文主要阐述了“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3S"技术;华亭市;新一轮退耕还林
1“3S"技术简介
“3S”技术是指以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C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将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地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3S"技术并不是3个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三者中的有关部分与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相关部分的有机结合与集成"。在这个集成系统中,RS负责实时、准确地提供目标的语义与非语义信息,并对GIS数据进行及时更新;GPS负责实时、快速、准确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信息,包括各类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位置;CIS的主要功能是对多渠道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集成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分析处理,从而对目标工作项目进行规划和管理,在“3S"技术中居于核心地位。
2华亭市退耕还林工程现状
1999年至2015年我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项目造林339933.4亩,其中:完成1999年至2006年退耕地还林79998.4亩,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229000亩,退耕还林配套封山育林13000亩,完成2014年-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17935亩。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项目建设中,我县应用了“3S”技术,这是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技术要求,也是现时代的迫切需求。
3“3S”技术在华亭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
在我市的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PS定位系统、遥感影像等技术,在农户地块落实、外业调查、小班区划、作业设计、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过程中,结合我市实际,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动态监控。
3.1退耕还林区域的前期规划
通过GPS手段结合遥感影像对计划退耕地域内的现状进行现地调查以获取相关因子的详细信息,最后通过GIS软件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最终可以确定需要退耕还林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
3.2退耕林地的面积核查
应用AreGIS软件和高清航片实现字段定义,完成农户地块落实、小班区划、作业设计等工作,并通过CIS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退耕还林的面积。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图斑定位和影像比对,方便、快速、准确地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所需各种数据的录人、检索、查询和统计等信息化管理。3..3退耕还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
借助GIS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高清航片实现字段定义和基础数据录人,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库。根据退耕还林地区域内各因子的变化情况,将数据库及时更新,从而达到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效益监测和评价的目的。进而能够科学地掌握退耕区域内的生态变化情况,为客观、全面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4前景与展望
利用“3S"技术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以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建立退耕区域内的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利用“3S”技术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在退耕还林基础数据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对退耕林地的动态监测,及时更新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数据库信息,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退耕还林工程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使之能真实、有效地反映退耕林地的现状,并为下一步的规划、监督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客观的现实依据。
5结语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庞大需要一个精确、高效的规劃与监测体系与之相配套,“3S"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能等优势,在今后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管理与监测中推广应用并逐步成为主导手段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带动下,继续探索和发展“3S"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将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峰,高志海,魏怀东,等.“3S”技术在我省退耕还林(草)中的应用[J].甘肃林业科技,2000,25(4):4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8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