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型语文课堂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发生转变更是迫在眉睫。本文从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提出了在语文课堂上实行开放式教学方法的解决方案,深入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对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进行一定的介绍,以期对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开放 语文课堂 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1.核心素养的实质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时代应该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是“核心素养”。在知识教学时代,“字、词、句、语、修、逻、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但是到了科技、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读、说、听、写、思、新、美”这七字才能更好的概括当今的核心素养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思想价值、创新思维、文化价值更应该涵盖在内。[1]
2.教学内容发生转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和分数论是教学工作的牵引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应试技巧的训练、无聊的死记硬背、日复一日的分数比拼。对分数和知识的要求远远高过学生的个性需求,涌现出无数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教师从事的更多是“语文教学”的这份职业,这个过程,老师“教”,学生“学”,甚至师生间的互动,看似都完美的完成不同身份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唯独缺少了为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也就是缺少了“育”這个过程。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的教学内容非常有必要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发生转变。[2]
3.教学范围发生转变
课堂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主战场。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语文教育的形式,达到个性发展和语文学习的和谐统一,健全学生的人格和情感,让学生学会求知、合作、生存。这就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时代的考验,在要求全民创新的大背景下,有必要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个性化的语文课程,形成稳定而又灵活的教学机制。教学范围不在局限于课堂的短短45分钟,对整个语文课程的开展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优秀品质会在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人生旅程之后得到良好的体现,换个思维,同样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3]
二、开放型课堂的具体表现
1.教学过程开放
(1)重视课前阅读
在编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名家名篇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相对来说,小学生的知识面匮乏的多,缺乏对优秀课文创作背景的了解,简单阅读就想体会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实属不易。因此,在课前就对相关课文的创作时期、人物环境进行讲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是一件非常必要且行之有效的做法。
(2)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和其他科目相比,浩如烟海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最佳代名词,民族精神、美学艺术、军事政治等等都有被涉及到。因此,借助和其他学科的关节点,在学习语文课的同时对其他科目也进行相关的了解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因为学科的不同,强行割裂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将二者之间的壁垒扩大化是属杀鸡取卵。因此在学习《赵州桥》之前有必要让学生对拱桥有一定的认知,比如可以通过做一个小的拱桥模型,来帮助学生对拱形物体的承受力有所了解。在比如,学习《丝绸之路》的时候,学生可以在世界版图上描绘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在结合行走时的时间线索,学生既可以对丝绸之路有所了解,对当时的交通方式也会一定的认知。如此这般,语文和其他学科建立了某些联系,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弱化不同学科间的界线。
(3)于实际中运用语文
叶圣陶、刘国正等语文教育大家一直主张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要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素材,提高综合素质,进而健全人格,要通过生活实践来积累理论知识。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课本中讲述的细节,比如学习《影子》前,学生可以先仔细观察一下物体的影子在阳光下的变化,这样对学生理解文中关于影子的描述有一定的体会。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小学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既能帮助学生直观地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又能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技术手段能帮助学生将感知范围进一步延展开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进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教授《开国大典》时,可以播放一些典礼举办时的影像资料,对学生培养爱国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方式开放
1.鼓励质疑问难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质疑问难。语文学科较其他学科要感性的多,因此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对疑难问题进行主动探索,这对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2.注重多维互动
在以前的知识教育中,过于重视教师如何教的过程,对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处于搁置状态,师生之间的交流严重缺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等。就目前形势看来,教师要想积极的了解学生的状态可以采取多维互动的方式,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多维互动通常包括双向交流活动和多项交流活动这两种。现代心理学对多维互动有着肯定的回答,而且多项交流活动和双向交流活动相比有着更显著的效果。
3.鼓励自我展示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不仅能对他们的自信心起到增强作用,而且还能让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展示的空间。比如张贴“展示墙”,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作品展示。
四、课堂评价开放
1.鼓励为主
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主要有三种:鼓励型、淡漠型、训斥型。试验表明,鼓励型相对其他两种类型有着最高效的效果,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起着强烈的促进作用。
2.因材施评
开放性评价的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定论。学生的性格、智力和基础情况等因素对评价的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因材施教。激励挑战、创新型的评价主要用于自主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对于缺乏耐力坚持的学生,评价也要进行相对的表扬;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3.评价形式多样化
除了教师进行评价的方式外,还要鼓励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对老师进行评价也是可取的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探讨、质疑中共同成长,对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也会产生肯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英.浅议语文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2]曲秋玲.重视开放式语文课堂满足学生成才需求[J].成才之路,2013(27).
[3]喻霞.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2(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