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课堂上,教师展现出自信、专业的音乐水平,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强大的吸引,也是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前提。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位老师在解决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课堂内容中的难点时,常常会用到不同的方法。本文我就贾老师的一节教唱课中各环节的处理展开,从中寻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实践
  在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二个年头,我很有幸地前往观摩了第13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作为一名新上岗的音乐教师,我收获颇丰,也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开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次赛课的参赛教师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来自南京的贾老师。她执教的是一节教唱课——《春游》。这首教唱课我也是刚上过,所以感触更深。我就贾老师的这节教唱课中各环节处理展开,并从中寻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一、引人入胜
  这节《春游》是苏少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首教唱课,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李叔同先生填词而作的一首学堂乐歌,三四拍,由4个乐句组成。上课伊始,贾老师邀请同学们围圈坐下,调整坐姿,非常亲切地跟同学们打招呼,笑容富有感染力。接着贾老师抱起吉他也坐在其中一个凳子上:“今天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踏春,听听春天的声音”——依然一边带着富有感染力的微笑一边弹唱着《春游》,像位大姐姐一样用眼神、用笑容、用歌聲、用弹奏主动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音乐的美好,同学们也积极回应老师的眼神,随着老师的音乐声自然地律动起来。在贾老师唱到后面部分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情不自禁地跟着吉他声哼唱旋律了,虽然还没有学过这首歌曲,对歌词、旋律都不清楚,但是同学们明显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音乐感知。[1]
  课堂上,笑容满满的师生,学生围着圈听老师弹唱《春游》,创设了春游踏青的情境。学生很放松地随着音乐摆动身体。创设情境的同时又很好地让孩子们无形中接触了三拍子的律动,为下面的环节做好铺垫,真是一举两得。[2]
  二、和乐而动
  在律动环节,贾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手势为音乐打节奏,同学们积极参与,最终统一都用了一种安静的方式:匀速地轻拍肩膀一次后拍轻拍大腿两次,这样便形成了三拍子的律动(三拍子强弱规律:强 弱 弱)。贾老师起身弹着吉他伴奏:“贾老师邀请同学们也跟着我的音乐动起来,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郊外,我们一起去郊游。”大部分同学都比较拘谨,甚至是不知所措。这时,贾老师边弹着吉他边看着一位走到教室一角同学说:“这位同学真机智,到人少的地方去踏春了,避开人群的景色一定更美,我们也去空旷的地方看看吧!”同学们很快便自然地散开,动作也更加舒展。贾老师愉快地弹唱着,同学们的动作无声而又整齐,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从贾老师的这个环节处理中我认识到:想要同学们放松地参与音乐活动,教师自己一定要先主动活跃起来,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引领学生。老师通过表扬表现积极的那些同学,把课堂氛围调动起来,并鼓励其他同学克服紧张,轻松地加入律动的队伍中来,充分感受歌曲的韵律美。《小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教师必须要基于学情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之所在,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设计巧妙且实用的多种环节使学生真正地成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学习音乐的方向和手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上课兴趣,慢慢领会音乐之美,提高音乐能力、丰富音乐知识,并从中获得乐趣,从而达到更佳的美育效果,实现对音乐教育主动性、积极性的提升。
  三、灵活创编
  音乐新课程标准增加了“创造”的教学领域,这对我们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师不仅提出了音乐创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
  贾老师在歌曲创作环节运用了歌词创编,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春游”为主题给这首歌曲的旋律重新配上歌词。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首属于自己二度创作的音乐作品,同时又一次巩固了歌曲的旋律掌握。同一首歌曲,可能会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教师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要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创造、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巧破难点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位老师在解决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课堂内容中的难点时,常常会用到不同的方法。贾老师在教唱歌谱环节中得一个小方法让我眼前一亮。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春游》这首歌曲的歌谱总体上掌握起来是不算困难的,因为旋律和节奏都具有一定重复性和规律性,音域也集中在易唱的中声区。但是在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出现了一个变化音“#4”。在歌谱演唱过程中通常将“4”(fa)和“#4”(升fa)都唱成“fa”,同样的唱名,但是学生很难把握两者音高上的细微差别。然而,唱准“#4”对歌曲的韵味展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经常会唱错,导致歌曲美感减少,甚至“变味”。贾老师解决的方式是:将难以把握的变化音“#4”(升fa)唱作“fi”。这样便将“4”(fa)和“#4”(fi)很清楚地区分开来。学生在教师的范唱后很快唱准了这个音,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困扰了许多音乐教师的小难题。为了检验这一方法的适用性,我在我的音乐课上也尝试了多次,真的是屡试不爽。这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在上课过程中能够运用巧妙的方法将问题快速连根瓦解必定会对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起到巨大的进步。
  结语
  作为现代新型小学音乐教师还需要更多地思考和探索,不断学习,掌握更多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的方法,能够让疑难问题“药到病除”,从而实现高效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高宇.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音乐时空,2014(07):151.
  [2]石琳.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问题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09):273-2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