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实施,教学生活化的概念得到普及。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采用传统的抽象语言教学不能使学生有效的学习,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动形象的实际生活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作者将结合实例介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生活化,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教育要因材施教,不同阶段的学生教育方式也有相应的变化。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该年龄的学生智力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过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该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发散创新思维,所以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一味的灌输抽象数学规律和概念难免会显得无趣,而将数学学习融入生动形象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中能够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传授了他们理论知识,同时让他们了解到理论知识可以实际问题。
一、置身生活情景,启发学习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对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注的进入学习状态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情景及例子能够让学生感到亲切感和参与感,这样能够快速融入学习任务中。比如在学习对称图形这节课中,可以先采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一些生活常见的一些实物,比图长木桌子、飞机、蝴蝶、碗等。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这些物体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鼓励同学自己动脑去观察并积极的回答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快速参与到教学过程。然后通过指引学生去发现这些图形可以上下或者左右重合,让他们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此时就可以将抽象的规律引出,这样能够使同学理解这些概念。紧接着提问学生生活中還有哪些东西具有轴对称特征,让同学们自己举例,这样可以检测学生有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个知识点。这种从生活到抽象概念再到生活中去的模式能够启发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记忆力。
二、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很多情况都会用到数学。在教授小学数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带入课堂,可以适当的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抽象规律来切身实际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举例说今天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买了青菜13元,水果35元,然后爸爸给孩子100元让小孩去结账,那还剩下多到钱。通过这种例子能够调动学生解决这种生活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并且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再比如学习更为抽象的分数知识点时,可以举例说你今天过生日,家里有四口人,所以你把蛋糕分为四块,那每个人就得到了蛋糕的几分之几。这样同学对分数就有了具体的概念,对于分数的学习就能更容易的理解。所以,在课堂中,多采用贴合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有趣的生活中,对于他们也是一种乐趣。
三、开放性游戏教学,主动学习
学生对于游戏总是充满期待,在课堂中或者课后采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在课堂上做算数竞赛,将全班同学分组,然后限时比赛做一些混合运算,哪组同学做对的多,哪组同学获胜;在课后老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比如让同学们回去后自己发现一些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数学问题,自己是怎么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的,在课堂上跟大家分享。这样的开放性的一些游戏模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以及合作能力,同时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采用游戏的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学习,这种方式对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让学生去市场购物,体会到生活中的折扣,小数,以及讲价等日常中的数学应用,为生活中的日常小事赋予不同的意义。也能让孩子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学习真实带来的收获与快乐,加深孩子的对数学的理解与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养成孩子的数学爱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取出来应用于课堂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只是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性协调性,也进一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数学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不再局限于课本上,更展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学的阶段正是孩子智力成长最快的阶段,而数学也是能够帮助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将数学问题实际化,具现化,是下一阶段数学课程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崇立.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5).
[2]张绍军.浅谈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8.
[3]林秀媚.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7(7):65-66.
[4]蔡凤娟.解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途径[J].好家长,2018(42):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7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