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以某医院一年时间内治疗的8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治疗后存在的情况以及急救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中找出合理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希望对提高临床急救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159-01
心血管疾病一直都是我国的高危病种之一,而急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死亡率高的特点,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威胁,因此,应加强对其急救护理措施的研究力度,提高患者治疗水平和效果,降低死亡率,进而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选取了某院一年时间内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人、女性患者36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这些患者中存在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种类主要有急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以及心率失常这四种。急性心绞痛患者有24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6人、心功能不全和心率失常患者人数分别为18和12人。
1.2 方法
1.2.1 合理急救及护理
本次研究中对急性心血管患者采用的是4DS急救治疗管理方式,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争取更多时间,保证患者的安全。在对急性心血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就诊、心电图检查、确诊、用药治疗这几个环节,通过4DS急救治疗方式的应用可以对各环节的治疗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治疗时间均不超过10分钟,也就是说,从就诊到心电图检查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从心电图检查到确诊不超过10分钟;从确诊到用药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样能够降低患者病情的恶化效果,争取更多的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对于入院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的内容有:首先,对患者的就诊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症状进行详细的了解,掌握患者的疾病类型,从而制定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控制病情恶化;其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病情的严重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以此来确保急救护理措施使用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挽救患者生命;最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尤其要加强高度风险的心血管患者管理力度,及时掌握患者的吸氧情况、静脉注射情况以及心电图情况等。对于低度危险的患者可以结合监护要求和流程开展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并做好定期反馈和回访,便于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病情特征,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干预治疗的方式来降低危险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2.2 规范体检和评估
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体检和心电图监测的质量和效率,结合监测结果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必要时还可以要求患者进行住院或者急诊处理。
2 结果
在对这8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采用4DS方法进行急诊救助、治疗护理和体验评估,得到的最终护理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图表显著可以看出,急性心绞痛患者治愈人数为23人,死亡1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愈人数为24人,死亡2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愈人数为16人,死亡2人;心律失常患者治愈人数11人,死亡1人。总体治愈率在92%以上,死亡率仅占7.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采用4DS方法对于提高急性心血管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意义。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血液与各组织器官之间存在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这种急病具有较高的突发性,且患者猝死的可能性较大,对人们的健康安全有着严重威胁。目前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种类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绞痛、急性心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伴随的症状为呼吸不畅、胸闷、心慌、头痛、呕吐以及意识障碍等。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据相关资料数据调查显示,心血管患者在发病后的1到4个小时内接受及时的治疗,其死亡率可以控制在3%~6%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急救治疗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有着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该院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采用了4DS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在上述研究结果中也看到,该类疾病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2%左右,且治疗后,患者未存在任何复发的可能,这足以说明4DS急救治方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应加大对其推广力度。
由于急性心血管患者的发病较为突然,可控性小,故而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医护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但这无疑是对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考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到患者评估和急救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制定合理的急救方案和措施。同时,在患者病情评估中,还要结合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治疗方式,稳定患者情绪,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力度,减少危险的发生。此外,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3.1 中老年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人群,在心血管治疗中通常还会伴随着一些基础性疾病的产生,从而增大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急救护理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患者的患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确保治疗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加强心理疏导,并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来提升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在心理疏导中,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提高救治的依从性。
3.2 在治疗心绞痛类的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提供较为安静的休息空间,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定时观察和了解。根据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情况,在患者休息中应尽量将床头太高。
3.3 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医护人员在保证患者睡眠质量的基础上,还应通过饮食调节、按摩、音乐等多种方式来降低患者的疲劳和焦虑心理,保证治疗效果。尽可能不要让患者接触高强度的工作,保证心率稳定。
3.4 患者用药前,医护人员要将药品信息、有无副作用、用药时间等详细信息告知患者。在进行静脉注射时,也要对注射速度进行控制,并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尿量情况,避免危险的产生。
4 结语
总之,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合理的诊断、治疗和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救治质量,控制病情,降低生命危险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刘春红,刘虹.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护理特点分析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24)
[2]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的护理特点分析探讨[J]. 刘冬梅,刘春红,刘虹.中国医药指南.2016(24)
[3]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护理特点探析[J]. 张梅,张玲玲,梁爱霞,常偉荣.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7)
[4]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体会[J]. 李彬,李慧,李昕.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34)
[5]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的诊断与治疗[J]. 黄楠,陆峥.世界临床药物.2018(04)
[6]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的诊断与治疗[J]. 黄楠,陆峥.世界临床药物.2018(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