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福州方言歌曲在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教育策略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方言歌曲是福州本地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民间创作者别具匠心的雕琢中,形成了韵味浓厚,特色鲜明的艺术形态。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拯救福州方言歌曲的衰落,除了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力挽狂澜,还需要高职院校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在此教学领域中,可借鉴“开放体验性”教学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有针对性的一专多能人才,开辟全新的校企联合渠道。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便利,构建校园信息辐射圈,拓展福州方言歌曲的社会传播范围。相信这些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法,可以促使高职院校形成特色化办学模式,为福州方言歌曲的复苏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福州方言歌曲 高职院校 特色化教学 人才培养与艺术传承
  在老一辈福州人的印象中,模糊的记忆着《一粒橄榄丢过溪》、《月光光》、《真鸟仔》等歌曲的旋律,这便是曾经流传于市井文化中的福州民谣,也是今天所言的福州方言歌曲。福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传统韵味的民谣歌曲在语言风貌上受到福州方言的浸润,而在音乐旋律方面则偏向于对闽剧的移植改编。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和个人情绪的有感而发成为福州方言歌曲的创作题材灵感,既有诙谐幽默的讨喜之感,也时常伴有一唱三叹的抒情格调。民间调侃中,这股地道的“虾油”味是福州方言歌曲最形象的“标志”,声音中弥漫的熟悉“味觉”是本地民俗与音乐在日积月累中独具一格的沉淀结晶。时移世易,自20世纪中叶的文化教育改革之后,汉字应用中繁体字的革除与普通话的飞速推广,造成了福建方言语系及独立艺术生态被严重破坏。在20世纪八十年代的民歌编创改革和流行音乐异军突起等一浪高过一浪的洗礼之后,福州方言歌曲日渐衰落。随着社会文化从统一性向特色化的新一轮意识转变,福州方言歌曲有了重振旗鼓的契机。除了在创作与传播推广领域的齐头并进,教育层面的协同发力也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职能,无疑是復苏福州方言歌曲的一枚关键“棋子”。
  一、福州方言歌曲的困境与高职教育干预的可能性
  2006年12月,首届福州方言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由企业家黄如论先生赞助发起,向全国募集到了310首歌唱作品,并邀请到全国知名歌唱家与音乐人蒋大为、雷佳、张帝、吕薇、付笛生等人参加大型演唱会,用福州方言进行表演。这次赛事是新世纪以来福州方言歌曲发展的一次高潮,涌现出了《水中间》、《海连江》、《酒歌》等一大批优秀的原创作品。但赛事举办过程中及活动高潮过后阶段的后续发展情况,实际反映出了福州方言歌曲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羁绊。
  其一,作品产量总数与精品歌曲比例均有所不足。“福州方言歌曲”的概念并非是简单地突出“方言”特性,而是重点在于表象背后的文化色彩。通过赛事活动的征集,虽收获了几百首原创新作,但是对于“精品”标准所包含的文化特质、旋律之感、地方民俗精神等方面,大多作品很难深入涉足。缺少了文化气息的支撑,并失去了创作最重要的审美价值。三百余首的作品数量看似庞大,但相对于每年数以万计的各类歌唱新作,这样的创作比例仍旧如石沉大海一般,很难激起“惊涛骇浪”。活动发起的初衷与福州方言歌曲在客观上所受到的重新关注是毋庸置疑的,但音乐作品的传播和对欣赏者的审美植入是一个系统化和持之以恒的过程。没有可持续性的衔接循环,很难守住仅存的硕果。
  其二,对于福建方言歌曲在创作和表现方面的投入流于表面。即便是单纯的从语言层面欣赏感知,也明显感觉到词曲作者在并不精通福州方言的情况下,对“胶着语”和“仄声”的处理的生疏感。而在歌手演唱中,由于大多外地来者仓促筹备,无法区分福州方言“白读”、“文读”、“俗讲”等规律,发音体系与唱法的结合产生了严重分歧,使观众难有归属感与审美共鸣。相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中不断怂恿的“推陈出新”或“与时俱进”,一些片面的理解将原本不够牢固的传统样态连根拔起,脱离艺术原貌而哗众取宠。福建方言歌曲有着根深蒂固的人文情怀,对于韵味的拿捏和传统的溯源无法为外人在短时间内精准把控。失去语言特色和地方旋律滋养的新创作品显然无法适应老福州人的听觉品位,也无法闯入青年人的精神世界。
  其三,本地可用之才的匮乏,是福州方言歌曲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瓶颈所在。在社交媒体兴旺发达的今天,一种小众文化形式的异军突起往往来自于一个恰到好处的艺术创意。四川方言的歌曲《明天不上班》和青岛腔调的《挖蛤蜊》受到网络热捧的同时,也对地方文化的宣传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价值作用。但创作背后原汁原味的解构创意往往来自于本地人的奇思妙想,这一点恰恰是在福州方言歌曲领域中缺失的短板。
  在对以上种种问题的反思中,除了需要依靠政府与民间合力并举扭转,更需要教育领域提供一种系统化且长短期效果结合的干预措施。在基础教育、普及性教育、专业教育等诸多层面中,高职教育系统既有与社会层面结合的直接性,也有专业人才多元化输送的特点,适于开启福州方言歌曲创作、表演、理论研究、教学传承等方面的多点培养。从生源构成来看,福州本地的高职院校吸纳的多为本地域青年人,对福州方言较为熟悉。从教学内容设计来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侧重既有灵活多变的特质,也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于开辟新的教学途径。从教学实践资源的配置来看,高职院校与文化产业的沟通结合更为密切,为学生的应用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优秀人才和作品的推出。除了特有的软硬件优势之外,高职院校也时刻关注音乐领域的潮流风向,深入探索福州方言音乐的立身之本与未来发展方向,蓄势待发地以特色化教育彰显办学优势,重新建立优质的艺术生态群落。
  二、以“开放体验性”教学模式构建活态教学系统
  当代学校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一个严重弊病在于过分相信课堂教学系统的严谨性,造成一定程度的“闭门造车”。随着“象牙塔”的称谓逐渐趋向于中性词或贬义词,教育面对社会音乐文化的快速转变,亟待解决的要务在于更正封闭保守的态度观念,植入新鲜血液。“开放体验性”模式不失为应对福州方言音乐融入高职教学系统的一剂“良药”。   福州方言歌曲的流传历史虽然不甚久远,但它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显性存在部分,以四两拨千斤之力生动反映出福州地区的人文景致。在现代文化的侵袭渗透过程中,方言歌曲早已从主流文化的台前转入到民间里巷弄堂的幕后,隐匿于公众视野的盲区。在这样的实际条件下,无论是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推动或民间组织的自发举措,都无法在有限的频率和空间范畴中全面激发方言歌曲的活性能量。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传统教育的常规吸纳方式。
  “开放体验性”教学是在教学应用实践论、音乐社会学和民族音乐学“采风”传统等综合理论交错条件下形成的新型教育理念。其内核包含“开放”与“体验”两个层面。对于福州方言音乐而言,教学中的“开放”是指打破常规音乐技能教育的条条框框,以本地教学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将福州方言歌曲作为一个教学专项领域,在高职教育中多层次开展,形成集趣味性、普及型、创新性与一身的教学系统。“体验”则是将教学“触角”深入到福州地区的基层空间,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和实地探访,收集到一手的资源信息,并形成教学资料库系统。一方面可以形成详实丰富的“现存方言歌曲资料库系统”;另一方面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求知精神。
  高职院校是试行“开放体验性”教学最为适宜的环境之一。具体而言,在“开放”的教学视域中,应广泛获取与福州方言歌曲有关的各种史料书籍、学术研究成果、影音资料、活动成果。在构建较为详细的资料系统之后,召开专项的教育研讨会议,制定围绕方言歌曲学习所开设的课程体系。筹备教材编写,配备专项师资力量,邀请民间艺人参与讲学,并辅助开设本地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有关的外围课程体系。使教学扎扎实实的形成本地高职教育的特色内容,让学生从概念上抽象的“会声”转变为明辨艺术理论的“会意”。
  与此同时,“体验”可以渗透到日常教学、假期实践、阶段性任务挑战、毕业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体验不仅包含对福州方言歌曲的實地调查走访,也包括对“采风”成果的汇报、表演或二次创作。比如:本地方言歌曲的题材类型、曲调风格、方言特性均有着细微的差异性。福州市仓山区、江台区、晋安区等中心城区与远郊的长乐区、马尾区及闽侯县、连江县等地所传唱的歌曲有所不同,甚至同一歌曲在传唱中产生词曲编配方面的巨大变数。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些只有本地人才能够深切感知到的变化,需要在学生的亲历调查中才能产生对比感知。而“体验”的另一层面在于对“采风”收获的汇报与分享,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并加深对福州方言歌曲的印象,这便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开放体验性”教学模式。
  三、秉持传承与发展的双重观念培养一专多能化人才
  一切教学内容的开展均应首先确立具有预判性的目标。福州地区高职院校对于本地方言歌曲的教育融汇,除了对传统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更为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特色化的技术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择业与就业提供有力的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高职教育的原则与目的,吸引学生报考与学习。对于复兴福州方言歌曲的教学目标,需要兼顾校园范围内的基础普及与音乐专业学生的多元化技能(创作、表演、理论、教学),并形成与本地文化艺术公众领域的结合。从这一点上来看,上文所提到的“开放”也是一条纵贯教学首尾阶段的系统布局,高职院校面向职业化的教学专注度可以促使资源配置更为集中,形成高效深入并注重实践技能的教育角色。如果单纯从普及性教育层面出发的教学规划,可以在本地中、小学或各类大中专院校展开,并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属特色。因此,应设计一条继承本地传统音乐特色,并在新时代文艺环境中具有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教学路线规划。为社会输送优质技能人才,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娱乐企业形成精准对接。
  首先,针对方言歌曲的传统性与发展性,应在教育者自身和教学传播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在福州方言歌曲的征集活动和后续组织的“妈妈你最美”文艺演出活动中,可以看出方言歌曲具有丰富的可塑性和一定程度的青少年群众基础。对于一种歌唱形式在传统与现代语境中的隔阂与对弈,近年来从理论到实践领域均给予了成功的尝试,比如:20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北风”、“红太阳歌曲热潮”、21世纪初年兴起的“中国风”,均是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的范例。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传统歌唱艺术的继承,无论是改编为合唱、重唱,或移植到民族歌剧、艺术歌曲或流行音乐领域,都以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来取代固步自封的思想。对于“二度创作”和演绎来说,其根源不在于用何种形式来表达,而在于是否恪守文化内涵的精神底线。在当代文化环境对福州方言歌曲的复兴,一方面是为了还原这座城市原始的本貌;另一方面也体现于彰显这里日新月异的发展。高职教育在此过程中扮演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并用人才供给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次,基于“一专多能”的教学网络设计需做到严谨科学。以目前福州方言歌曲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吸收融入主要是依托声乐、作曲、理论等专业或主题课程进行施教。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教育重心,应放置在创作和表演专业中,并结合歌唱技巧和作曲配器的常规知识覆盖,形成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一专多能”为目标所打造出的高职毕业人才,可以在与方言歌曲有关的多个空间中游刃有余的参与社会实践,适于和社会需求接轨。
  四、利用媒体优势构建以校园为传播核心的辐射圈
  以福州方言歌曲为标志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社会出现的审美断层主要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以及其所裹挟的文化形态发生质变所引起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对于传统艺术的复苏也需要循序渐进,找到行之有效且事半功倍的方式。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6—22岁之间,这一年龄层的特点在于对新鲜事物的涉猎比较广泛,正直文化观和艺术审美观的养成阶段。既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也有教育干预的巨大潜力。除了在课堂教育中所提供的正统学习系统,在课余文化生活中同样可以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耳濡目染中使学生对福州方言歌曲的文化历史和形态特征中了解,逐步转变为感知、求知、熟知。在这一过程中,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全媒体平台是信息发散和回馈的重要介质。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对于音乐文化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欣赏方式、创作风格、技术手段均在互联网环境中出现巨大的变革,以至于传统意义上的唱片公司名存实亡,网络则成为音乐欣赏和音乐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环境。在目前所处于的社交媒体密集化的网络环境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深入到媒体内部的终端推送来形成校内学生的多层次覆盖,进而形成对方言歌曲有计划、有步骤、有阶段性的知识推送。
  举例而言,校园网建设可以设置相应的版块内容,定时定量更新信息内容,形成围绕福州方言歌曲所展开的知识传播系统。推介本校的新人新作、活动纪实、相关事件渠道等,增强信息的点击吸引力,营造良好的传播环境。还可以借官方互联网形象,制作APP软件,接入微信、QQ、微博等移动社交媒体,向学生用户发布推送与福州方言歌曲有关的信息,并可以组织线上调研、有奖问答、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达到教育空间内的广泛普及性。与此同时,互联网媒体也可以成为校园内外沟通的桥梁,借媒体传播自由开放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将校内有关福州方言歌曲的实践活动进行实时直播,向全社会开放。也能以征集歌曲的活动形式,促进校内外的群策群力。作为沟通校企之间的通畅媒介,网络同样可以辅助高职院校将优秀人才的创作和表演成果实时推送给企业,方便用人单位的择优录用,寻找到心仪的人才。总而言之,网络渠道的多元开辟,对于福州方言歌曲以高职院校为“基地”的辐射传播及人才培养获益良多,势在必行。
  结语
  福州方言歌曲在当代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并非是某一特定环节出现问题,而是从词曲创作到表演、审美、文化生态等一系列由表及里的链条中断。高职教育既拥有普及性与专业性教育的双重功能,又能够与社会应用领域简洁直接地找到契合点,因此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教育价值。在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下,借鉴“开放体验性”教學模式的实用性,可以快速将教育主客体衔接在一处。培养社会所需的一专多能人才,为福州方言歌曲的复苏与创新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与此同时,依靠新兴媒体构建以校园为核心的方言歌曲辐射圈。传播信息,互通有无,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良性生态氛围,以期待福州方言歌曲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张瑞麟.艺术概论[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4-26.
  [2]赵麟斌.福州民俗文化述略[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147-149.
  [3]陆徽.刍议福州方言歌曲发展之现状[D].闽江学院学报,2015(5):91-97.
  [4]陈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城市品牌建设探究——以福建省会福州为例简[J].东南传播,2018(12):70-7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