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古诗词“三境”教学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核心目的不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是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本文详细阐述了设计语境、解读意境、创设情境三种古诗词教学法,希望能通过这三种教学法,加强古诗词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学生充分体会到古诗词之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三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字之美、情趣之美、情感之美兼备是中国古诗词的重要特征,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当然是不容小觑的,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一直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由于自身的积淀和阅历,采取靠读背为主的学习方法往往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对于诗歌的理解也比较浅显;教师本身对于诗歌教学研究不深,在教学中无法融入自我的情感和理解,只是照搬教参上的说辞,也无法达到预设的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加强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入“三境”,是古诗歌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
  一、巧借平台,积极营造朗读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语”境
  古诗词之美需要通过朗读才能悟其精华,古诗词的课堂,离不开琅琅书声。在笔者听取的多堂古诗词教学示范课上,老师们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朗读这一教学形式,希望通过让学生读准,读出情感,来体悟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但我们的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只能做到读准字音,感情上完全没有共鸣,这与初中生单纯的人生阅历有关。所以在朗读古诗词之前创设平台,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语境”。
  笔者在设计李商隐《无题》这一课教学时,专门设计了“回味”这一环节,让学生回忆从小学到初中所学过的李商隐的诗歌,并试着背诵出来,学生“回味”以前学过的三首诗:《乐       游原》《嫦娥》《夜雨寄北》。笔者顺势导出李商隐诗歌的风格“外形美丽,意义隐晦”,这与其一生不得志有很大的关系,用PPT介绍生平,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凄凉悲切。再如,播放一些与诗歌情境相似的音乐对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作用很大。例如在讲授杜甫诗歌《春望》时,笔者在课堂上播放古琴曲《关山月》,学生听着苍凉的乐曲,眼前也仿佛浮现出诗人愁苦无奈苍老的形象,初读时一下子进入诗人的世界,朗读起来也是深沉悲愤。
  此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微课作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朗读的氛围中。比如在教授陶渊明的诗歌时,笔者就事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介绍陶渊明生平的微课,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一下子就能读出《饮酒》诗歌中陶淵明的淡泊之感。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进入“语”境,引发共鸣,是诗歌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造象立意,引领学生咂摸情感,解读“意”境
  诗词教学中,对于意象的解读其实就是对于意境的解读,当代文艺理论家宗白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的那种艺术境界。意境的形成与意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而意境则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在教授李煜《相见欢》时,笔者完全抛开条分缕析的传统教法,指导学生课前研究预习三首词,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三首词均为一个“愁”字而作,试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并说明这些不同的愁思与所用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巧妙的触发。学生在阅读赏析中都能找到相关的意象,如“烟草”“风絮”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物象表达了诗人心中各不相同的“愁”思,从而把握了意境与意象间的关系。
  据此,再引导学生对《相见欢》中的西楼、梧桐、清秋等意象赏析阅读,学生对诗人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就有了更深层次了解,诗的隽永意境便存于胸中了。
  笔者在教授诗歌的过程中,专门开设一些关于意象的专题, 比如“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相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等;“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另外,笔者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尝试通过抓意象来描述诗意,学生的改写总体来看描写生动,诗意盎然,且意境优美,这样就升华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笔者在诗歌教学中帮助学生解读诗歌意象和意境就是践行这一理论,让学生在意境中品析诗歌之美。
  三、立意高远,动态解读,引导学生感悟“情”境
  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诗歌教学中,识记和背诵全文是教师们比较热衷的教学策略。而“欣赏品位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在这么一种氛围的影响下,似乎显得苍白无力。诗词教学内容间显得静态、僵化,并且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讲解李白的《行路难》时,有教师多次让学生朗读课文,揣摩诗人情感变化,把握全文的情感基线。但是学生在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下,是很难理解诗人的失意与苦闷的。“丰富的人生经验的积淀,有助于审美体验的深化”,同理,学生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时,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很难深化对诗歌的审美体验。所以,单靠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阐释,学生是无法进入教师所预设的审美情境中的。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诗歌内容时,应该立意高远,注意解读诗歌内容间的动态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去亲近、理解古诗词。
  笔者在教授杜甫《登高》时,在评析诗句之后,设计了“杜甫万年悲歌连读”这个环节,让学生读了同一时期的作品《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启发学生挥洒才思,进行研究性学习,让课堂动态延伸。学生在读完这两首诗歌后,很容易就找出了它们的共性:虽悲哀个人的命运,但不把情怀局限在狭小的自然空间中,这就显示出他的悲哀相当深厚博大,就是他的作品往往有伤时、忧国、忧民的色彩。这也成了这节课中最亮丽的华彩乐章。
  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吴淑敬老师在教授《江城子·密州出猎》时,通过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找出插图中的相关诗句,并根据插图对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吴老师的问题设置得非常巧妙:“如果现在让你来给这首诗配图,你会选哪几句诗?”学生选择了“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吴老师又提问:“看插图,有没有表现出相关的意境?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学生认为这幅画中不能体现“擎”,擎是高高举起的意思,只能体现“架”,从中可以感受到苏轼自信豪放的形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进行了深入品析。吴老师这个片段的教学巧妙地借助了课本中的插图,敲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学生感悟作者不同阶段的“情”境,其实就是教学生鉴赏,通过教学的动态延伸,提高学生自觉建构语文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里面包含了古人的生活、情感、智慧。叶圣陶说过:“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通过“三境”教学,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歌,传诵诗歌。让每一个学生在繁重的生活中寻得一些精神慰藉,守护好自己的诗与远方。
  参考文献
  [1]陶淑文,朱新敏.在思辨中知人论世[J].中学语文教学,2010(5).
  [2][清]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朱自清.诗言志辨[M].南宁:广西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8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