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养适应能力,营造温馨“家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围绕“因材施教”這一主题,通过创设“家庭”温馨氛围,运用各种方法让智障儿童喜欢特殊学校的学习、活动、生活,有效提高智障儿童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智障儿童;“家庭”氛围;行为习惯;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13-01
  刚入校的智障儿童,存在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学校、老师、同学对他们来说都很陌生,他们会存在紧张、焦虑、畏缩、兴奋等心理问题,此时,老师需要爱心、细心、耐心、精心地去教育、引导智障儿童,充满信心地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
  1.营造温馨“家庭”氛围,帮助智障儿童适应学校
  (1)安排“家庭式”的见面
  教师需用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智障儿童刚入学时就感到“家庭”的温暖。开学第一天,作为班主任的我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孩子。“小朋友好!”“欢迎你!”一边与孩子交谈一边领着他们坐下。通过抚摸,亲切的目光对视和信任的点头等肢体语言,传递着我对孩子的爱与欣赏,孩子们能从我的关注中感到温暖,我适时地运用“你真棒”“太好了!”等夸赞的语言,给孩子留下一个平等亲切的印象。
  (2)安排“家庭式”的实践
  孩子们只有熟悉、融入、适应学校环境,才会喜欢来学校学习。于是,开学第一课,我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学生看到教室里的蹦蹦床、滑板、海洋球以及操场上的秋千、滑梯,高兴不已。我从中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得到老师奖励的学生,可以在这里活动。在家政室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学做饭、炒菜,孩子们感到很新奇、有趣,知道学习是很有乐趣的事情。后来有些家长向我反馈,说孩子们希望以后也能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能干,做个小厨师。学生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学校环境,而且有一个角色转变的观念,有意识要当好一名小学生。
  (3)创设“家庭式”的空间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班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因此,我把教室精心地“包装”了一番,营造一个生动、形象、可亲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报到卡:早晨第一个来班级的学生将自己的校牌挂在1号挂钩上,然后放书包,看任务袋。后来的同学按顺序挂牌。通过挂牌,我们可以知道谁最早到教室,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是第几名来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的概念,认识了数字,了解数字排列的顺序。
  任务袋: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他们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我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训练,如有的学生手指精细能力不佳,我把串珠的图片放在她的任务袋里,让她观看串珠步骤,然后老师示范串珠,最后她自己学着串珠;如有的学生不会自己喝水,我们就把喝水的图片放在他的任务袋里,领着他看任务袋,然后教他拿自己的杯子,扶着他的手教他怎样喝水。通过训练看任务袋做事后,慢慢地由扶到放,王XX学会了自己拿杯子喝水。
  2.享受温馨“家庭”氛围,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1)细心关怀智障儿童的生活学习
  在生活方面,老师需给予智障儿童悉心的照顾和关怀,如:提醒他们及时添减衣服;定时提醒、陪他们上厕所;吃饭时,提醒他们添饭等等。当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时,教师需细心观察探究原因。不愉快情绪的发生,必有其原因,引发愤怒情绪的因素有很多:行为被干扰、身体不适、意愿未得到满足、自尊心受损伤、学具找不到、游戏时起争执、语言沟通有问题、主观意愿不能被了解等等。因此,我们要一一排查,找出原由,对症下药。
  在学习方面,当学生遇到学习困扰时,我们需细心找出问题的所在,多自我反思:授课内容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做出的讲解学生是否能理解?我们能否帮助学生作正确的反应?实施计划时,我们是否操之过急?对孩子来说,我们所用的方法是否有意义?我们说话的速度会不会太快?学生是不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而我们没有注意到?
  (2)耐心培养智障儿童的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生活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智障儿童教育的内容应以生活教育为核心。我班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培养习惯时应根据学生的能力,从简单的开始,因此我从吃饭、喝水、穿脱衣服等具体生活内容着手,由易而难,由简而繁,耐心指导、反复练习,练习过程中给学生多些称赞、少许责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进而提升学生自理的能力。利用班规指导、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
  (3)精心塑造智障儿童的健全人格
  人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周围成人的点滴的行为,在他内心中所产生的自我感觉和意识,潜在的决定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并透过思想和行为,形成他的人格特征。
  智障儿童的身边总会有不悦耳的声音,如你真笨、爱惹麻烦、一事无成等等,他们便在无形之中接受了这样的评论,而产生退缩、不健全的人格特征。而特教老师的职责就是透过适合他们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协助智障儿童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肯定的自我形象,也唯有肯定的自我形象才能带领智障儿童走向自立之道。
  每个孩子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好,我平日里细心观察孩子,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例如,我班一个自闭症小女生,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语言,但不主动说话,很少笑。六一儿童节,我让她上台表演了《苏州话童谣》,她表演完,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她哈哈大笑起来,这是我见到她为数不多的笑。第二天妈妈送她上学时反应说:昨天回家心情一直很好。
  通过创设温馨、自由、宽松的“家庭”教育氛围,用示范、游戏、榜样、和孩子零距离接触等一系列方法,让智障儿童感觉到在学校就像在家中一样的自由温馨,可以有效的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而这些,特教老师只需努力,无问花开几许。
  参考文献
  [1]盛群力,金伟民主编.个性优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5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