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障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的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智障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儿童今后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找到智障儿童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的成因,从多个方面入手逐渐培养智障儿童比较良好的卫生习惯。文章主要简述了智障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智障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TS976.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1-0155-01
  一、加强卫生习惯知识教育
  智障儿童如果想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先要懂得个人卫生习惯知识,只有懂得相关的知识内容,儿童才能够认识到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教师要做好知识内容的教育工作。儿童的年龄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对纯文字性的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在个人卫生习惯知识的教育中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如通过视频、歌谣和游戏等方法教育学生[1]。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借助反复的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卫生辨别能力
  智障儿童不能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卫生的,儿童对自身的行为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这样的现象是不利于智障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的。因此,教师在教育中要提高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不卫生行为的危害。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学生不良卫生行为辨别能力的提高能有效地减少不卫生的行为,逐渐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例如,大多数学生是比较不喜欢洗手的,加之大多数学生比较好动,双手经常接触跟多物品,学生没有树立在吃东西之前洗手的意识,教师在这时就要为学生讲解不洗手的危害。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污垢,其次教师可以讲解手上的多种细菌以及细菌伴随食物进入人体后的危害,最后教师还可以使用显微镜或者放大镜等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细菌。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认识到不洗手的危害,逐渐学会自我约束,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三、注重表现优秀同学表扬
  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学生这样的心理在儿童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性格进行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夸奖和鼓励,学生能够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在上进心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向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改掉自身的某些不良习惯。在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中教师要及时地观察学生的变化,及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提出表扬,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继续坚持良好的卫生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習惯。
  四、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教师来完成,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对智障儿童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家庭和社会也要参与其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中家长要做好自身应该做的事情。学校方面应该采取适宜的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找到学生的主要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家庭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智障儿童也一定能够形成自己的卫生习惯。
  例如,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者组织教师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教师与家长沟通学生的问题,家长与教师都能够对学生的情况有更加详细的掌握,然后制定适合学生的习惯培养策略,逐渐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结语
  在智障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中需要教师付出比对待正常儿童更多的耐心,教师有时可能要对一个简单的动作进行多次地演示与提醒。这是一个艰难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配合完成,为今后儿童成长与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卜林.智障儿童生活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策略谈[J]. 华人时刊(校长版),2017(6):64-65.
  [2]黄警.浅谈如何有效地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行为习惯培养[J]. 科学咨询,2017(12):7.
  作者简介:胡晓燕(1967—),女,浙江温州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智障儿童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2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