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即是以数学基础概念为基础,依靠抽象、概括、推理或判断等数学方法,对知识内容的内在结构以及不同要素直接的联系有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是特殊的思维能力。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思维体现出广泛性与灵活性的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11-01
小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培养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课程包含了下面四个部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教师需要尽快转变过去那种教学理念,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引,开展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1.挖掘素材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个人逐渐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小学生依旧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要求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素材,借助于挖掘感性素材来引导小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数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依靠生活中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数学,如教学面积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长宽,计算出课桌的面积,随后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如手机、粉笔盒、文具盒,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总结这些形状的规律,再引导他们认识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各个面大小相加即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从感性事物出发让小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概念;其次是组织进行动手活动,让学生们动手操作来了解与认识图形,比如说教学图形的面时,让学生自己叠出正方形、动手制作立体三角形,在他们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融入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即可让学生更加轻松的理解这些知识。
2.运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生理发展的特点,往往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易被干扰等特点,如果数学教师仅仅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则无法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下的“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引入游戏,但是游戏的设置是与课程知识密切相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游戏串接,第一步:让学生提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五支铅笔,然后老师说数字几,学生就能拿出几支铅笔,看谁的速度最快同时准确率最高。在该游戏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同时能够快速的认识数字1到5;第二步:让学生拿出五个学习卡片,每个学习卡片上都有一个数字,然后小组比赛,一个同学说数字,一个同学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看哪个队说得对而且拿得对。通过以上两个游戏教学,学生能够较快的分清每个数字所具备的含义,同时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我们应当借助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让他们可以灵活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活力。生活教学法的应用从本质上来说既是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利用知识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在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与培养。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给学生列举部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让他们认识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交通标志随处可见;教室门窗、操场中的红旗也是每天都能够看到。结合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思考图形的知识,训练其思维能力。
4.在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教材就能够发现,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图画。这些图画生动有趣,学生十分喜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利用这些图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从观察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例如在教学乘法时,我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询问学生通过图画能够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些学生提出:有多少人坐飞机?有多少人坐火车?还有学生提出:有多少人划船?有多少人坐椅子?随后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此时有学生举手回答:8个人。但他们基本上是用加法,即:2+2+2+2=8;而部分学生是用4×2=8来进行计算的,随后我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种算法有什么关系,又是如何进行转换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在媒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特殊的生理特点,赋予了他们对抽象事物感知能力较差,对直观形象事物感知更加敏感的特性,因此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多媒体融文字、图片、音频、影像于一体,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多媒体是极具吸引力的,可刺激学生的感官,为学生搭建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桥梁。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在投影屏幕之中,为学生展示10根独立的小棒,然后通过教师的键盘操控,10根小棒动起来,并自动的捆成一捆,在这样的直观演示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理解,“10个1”=“1个10”,而在认识“14”这个数字时,同样可以通过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如在一堆小棒之中,取出一个“10个捆成一捆”的小棒,然后在从中单独的取出四根,在这样的演示之中,学生会直观的感受到“14”的含义。在多媒体情境下,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立体,学生会在形象与抽象的来回过渡转换中,得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6.在语言表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如在教学中会发现,很多小学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表達数学问题,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差的一种体现,而过往大量的教学实践都证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增强,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促进和发展,因此在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训练,是一种可行的助力思维方式,教师应该从认数、数数、计算的基础知识教学中,就有意识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看图说意、多项说意、解题说意等方面的训练,从而让学生将数学表象材料,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而这将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发展。如在学习《找规律》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看图说意的方式,让学生将具体的规律准确的表达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规律就在学生的脑海之中清晰演练了一遍,学生会因此的得到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7.结语
总而言之,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是让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正确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数学知识内容的实际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认识到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浩.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7(65):2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7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