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对数学文化的价值加强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调动,有效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加强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数学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其所能够发挥出来的现实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中。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渗透
在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数学史的应用,加强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数学文化中不仅包含了数学的历史与故事,同时还包含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当拥有的正确态度。教师要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以严谨的逻辑和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作用
(一)渗透数学文化能改变教学观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设期间,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注单项知识内容讲授,没能重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局面出现。新课程改革提出之后,教师对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尽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先要对学生做好教学引导,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但教学模式的改变,会让师生间的距离缩短,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或者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适度为学生引入数学文化,让学生能轻松快乐地了解数学,进而学习数学。相信这样学生会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探索数学知识。
(二)渗透数学文化能让学生具备数学思想
数学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在体现数学本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所以学生在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掌握数学知识内容,推进数学学习进程。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内容抽象难懂,如函数、集合、数列等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想了解这些数学难点,就要在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后,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的内容。如,在学习函数知识的时候,学生需要具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函数参数的取值范围、不等式的问题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学生也能在数学知识内容学习之际,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思想,最终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渗透数学文化能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
数学文化中包含数学历史,它能充分将数学的发展历程体现出来。数学历史中具备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与当前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需要有简单的了解。数学历史能体现出数学的积累性,学生在数学史学习中能了解到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能看到先辈们的智慧以及为后人留下的数学知识瑰宝。且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历史,能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使得学生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数学。如,教学活动开设期间,教师为学生讲授函数相关知识内容时,先要给学生渗透相关的函数发展史,让学生在明确函数来历的同时,能了解到函数非空想获得,而是通过论证或者实践得到的。教师为能深化学生的理解度,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给学生引入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现阶段函数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教师可以适度提点学生,让学生思考汽车里程表内的里程数值、瞬时速度等内容;还有在购买房子时的金额与贷款利率年限等,通过函数的计算能获得最佳还款年限,这些都会涉及函数问题。
另外,学生在学习集合的时候,会困惑为何学习图形要列举方程式,学习圆锥曲线、圆的方程等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的本质和相关知识内容,使得学生能对数学有着较好的学习心态,进而愿意在数学知识内容学习之际进行知识的探究。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有效方法研究
(一)再現理论生成的过程
数学学科的发展是通过前人进行经验总结,对数学规律进行不断归纳后实现的。在数学史上,所有的理论与结论,它们的出现都是在特殊背景下展开探讨和思考后得到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或者理论的完善,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发展和验证,需要人们对其进行不断地应用,从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和完善。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将理论的生成过程进行再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的数学史。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已经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的主要标准。教育领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长远发展的潜力已经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相关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再现知识点的生成过程,使学生能够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对理论进行验证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人们的思考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乐趣,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数学史上的故事,为课堂教学增添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主动将精力集中到教师的知识点讲解中,防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出现过于枯燥的问题。传统教学中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一般都会先让学生对定理、概念等进行熟读,之后进行逐句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熟记某一定理或者概念,但教学的过程十分枯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会表现出很好的积极性,这便造成了教学效果不良的问题。
通过理论生成过程的再现,学生将会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与社会活动与进步的关系进行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而出现发展方向的偏移,从而在某一项内容上出现快速发展,这种社会的需求便是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几何知识时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先将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之后以系统性的方式全方位地为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建立公理体系的数学文化背景和过程,并向学生介绍公理思想体系在数学学科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还原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还原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不仅有数学知识内容,更有数学与生活、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能体现在很多领域。日常生活中基本的消费计算,人类生产、生活的数据处理和统计,现在比较流行的大数据等都是表明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预测也不能离开数学模型的利用,从宇宙之大,到粒子之微等都与数学有关系。
如,教学活动中教师给学生讲授函数知识的时候,感觉到函数知识内容的遥远,但若真与生活联系能切实感受到函数的实际价值。一元一次函数讲授的时候,教师列举公交车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函数图,将速度看成是不变的常量,时间看成是变量,路程则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教师让学生将这些变量和不变量总结好,结合具体的数值绘制函数图,并进行计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能对知识内容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能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进而利于教师在数学文化渗透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三)利用数学史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都存在着数学的影子,数学学科的发展始终紧跟人类文明的脚步,并且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数学史不仅记录了数学学科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故事,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历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史中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科,使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展开数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渗透,积极利用数学史展开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数学学科的历史与成就,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所具有的特殊联系,完善学生大脑中的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入数学史中的故事,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负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在数学史中最早开始使用负数的国家便是中国,这一历史记录要早于埃及与古印度几百年,比欧洲的记录要早一千多年。通过这样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对负数知识点产生兴趣;再如,在讲解圆周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中,祖冲之是如何利用刘徽的割圆术,将圆周率的精确度推向了小数点后七位,他的这一成就直到一千多年后欧洲才实现。
通过数学史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与讲解,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大的快乐。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人文底蕴进行更好地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体系中所表现出的严密性与逻辑性。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十分必要。由于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构成的重要载体,更是数学思想、数学发展的承载,数学教学不应局限在数学理论教学层面,需要让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数学的本质与内涵,进而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芳.浅谈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3(8):31-32.
[2]刘玉珍,朱振宇.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浅谈[J].新课程学习(中),2015(2):12-13.
[3]蔡军.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4):41-42.
[4]冯富东.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6):262-264.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6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