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必须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而有所侧重,所以本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有鉴于此,提出了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的目标,并阐释运用微课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公共课 模块化 改革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开展模块化教学的现实需求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为其培养目标,而不同专业方向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各有不同侧重。比如,文秘专业需要强化学生的文档编辑和处理能力,会计专业要求强化学生的数据库人际交互操作技能;电子商务专业要求强化学生的网页制作、编辑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种“大而全”的授课内容,就很难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了。这也就势必要求计算机公共课的任课教师,针对各专业方向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组合搭配,打造成对于每个专业学科来说都具有其明确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体系。而这种教学设计思想,就可以被称为“模块化”的课程开发思路。
  模块化,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中普遍兴起的一种课程开发设计思路。其特点是,将通识性的教学内容和专业化、方向化的教学内容分别打造成为不同的知识与技能模块,可称之为通识模块和拓展模块。这两大模块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通识模块对于拓展模塊发挥基础的支持作用。
  这样,就能够在第一学期首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通识模块的教学,接着在第二学期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需求,来为其量身订做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展开具有明确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由此可见,模块化的课程开发思路,正好适应高职院校各专业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内在需求,所以认为是这门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合理突破方向。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策略与途径
  在确定了模块化的课程改革目标之后,计算机公共课的师资队伍就应采取适当的策略与方法,来扎实、稳妥地推进这门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根据笔者进行计算机课程模块化教改的前期试点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来看,可采取如下的方法切入,来推进这一方面的教研教改:
  其一,选取微课作为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载体,构建微课视频为主导的模块化课程内容。微课在2008年兴起于美国,在2011年被引入我国教育界。近年来,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获得了推广。作为一种时长在5~10分钟的教学短视频,微课可以分别从多个角度切入,来全方位地展示一项基本操作技能的要领。所以,与多媒体课件相配合,教师完全可依托微课来精讲计算机公共课的绝大部分知识与技能。而且,微课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可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下载后展开课前自主预习。所以,在试点性的前期实践教学中,笔者采用微课作为基本载体,初步建构起了计算机公共课通识模块的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学生课前下载微课自主学习与课堂依托微课精讲精练的有机结合,收获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既然计算机公共课的通识模块可采用微课视频来构建,那么拓展模块也同样能够如此建构。而且,将两个模块当中具有关联的微课视频进行对比互证,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和技能发展的进阶脉络,从而达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当教师采用微课构建起针对财会专业的拓展模块——Access数据库的视频教学内容体系后,就可以将阐述Access统计功能的微课视频与现有通识模块中展示Excel表格统计功能的微课视频进行对照互证,那么学生就很容易领会这两种软件在统计方法中的异同之处以及适用领域之间的差别了。这样,也就能够以微课为线索,梳理出一条计算机知识发展与技能关联应用的逻辑线索,从而强化通识模块与拓展模块之间的联系,帮助不同专业的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本专业拓展业务能力所需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其二,建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各专业学生的工作业务流程展开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在上传微课视频督导学生下载展开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灵活运用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等教学组织模式,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展开分类指导。这样,教师就可以按照不同专业学生实际参加工作之后可能面对的业务流程,运用任务驱动法来组织、设计针对该专业的课堂教学环节和任务,并予以实时的分类点拨指导。所以,即使进入第二学期之后再多个专业学生合班上课的环境中,教师仍有望借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容不迫地展开基于不同专业学生业务开展流程的计算机公共课拓展模块的教学了。这也是本文所提出的模块化教学的最终实现模式。
  综上可见,构建模块化的计算机公共课课程内容,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而微课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有力抓手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胡立智.对计算机公共课分级分类模块化设置的探讨[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