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在护理学教学体系中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把理论和实际有效融合。当前,人们对于护理实践有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健康意识方面也逐步增强,医学模式有较大改进,在护理学中也要增加全新的内涵,使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实现不断改革和完善,这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据此,本文着重探究和分析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42-01
引言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上也显著改善,人们在健康意识等方面逐步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学模式也实现巨大的转变,医学领域的相关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相应的,护理学也有了全新的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护理工作者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从根本上有效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对于护理质量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分析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等相关内容进行着重探析。
一、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实验内容不够丰富。
当前,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大多数以护理的基本知识技能、操作训练为主,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护理,护理注射法、氧气吸入疗法等相关方面内容,在具体的形式上并没有更新和完善,基本上没有开设更新颖、更开放的实验项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陈旧落后的传统方法,大力推进课程进行,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进行模拟练习,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这样的方式。例如,在无菌技术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懂得在铺无菌盘的时候,要在无菌容器中加取两个治疗碗,一把镊子等,并分别在两个治疗碗中放置无菌砂块儿等,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掌握放该物品的具体作用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相关方面的使用方法,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熟悉和了解,只是一味的模仿。所以,这样的陈旧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创造性思维灵活性应用,都具极大限制作用,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都不能起到切实有效的培养作用。而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学生进入到临床实习之后,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相关方面的护理实践技能,针对新技术、新知识不能有效吸收,在接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特别是在对比较危重的病人进行抢救时,所呈现出的危机处理意识和能力十分欠缺。
2.教学设备不能真正意义上有效满足具体的实践操作需求。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相对应的实验训练来满足相对应的实际操作需求,而这方面的实验训练相对是比较多的,其中要在护理模拟人的身上进行的操作主要包括,参与导尿灌肠法等相关内容,但是,现有的护理模拟人的仿真程度比较低,功能相对来说不够齐备,不能切实有效的真正体现出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在鼻饲法的操作规程中,护理模拟人无法进行配合操作,所以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学生往往只是机械的按照相对应的要求把胃管通过鼻腔插到患者的胃内,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是生搬硬套,相对应的操作过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切实操作体验。另外,在针对注射法进行练习的相关环节,有的学生并不积极有效的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实现,对于教育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3.实验管理不够健全、到位。
当前,在护理学基础所涉及的实验室内部管理环节比较落后,相对来说,十分僵化、不具灵活性,相关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都比较老化,并不具备十分显著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大多数的实验室都不能进行高效的利用,这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
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
首先,进行模拟病房的建设。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进行模拟病房建设,为学生的实验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空间,通过模拟病房,不仅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完善的实验环境,为其创新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可以在模拟室内放置多张多功能病床,并配备相对应的机器和设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一步增设模拟治疗室,使工作环境的真实性得到更有效的体现。另外,要购置和使用相对应的仿真模型,这样能够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购置相应设备的过程中,要确保仿真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真实感。第三,在整个过程中,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可能减少假病人的出现,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恐慌和紧张,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
2.针对实验教学进行有效改革,使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要针对实验用物准备和管理制度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采取组织学生小组的形式进行自我准备,自我管理。在用户方面,要在确保该项操作考核结束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点和交换,使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确保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在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想提升实验课的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着重关注理论课后,实验课前的预习,确保学生足够熟悉实验流程,就是要着重加强护理实验课中的指导工作,以学生为本,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并耐心点拨,让学生反复练习。可以在下课之前在10分钟之内进行实验程序回顾,突出重点和讲解难点,针对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提升期知识掌握和熟练程度,进一步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可以有效进行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可以每上一次实验课,在课余或者自修时间对学生进行开放,在实验室班级多的时候可以采取定班级,定时间段的方式,使护理实验室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并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设立相应的实验小组长,针对本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并上报到教室处,组长认真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爱护实验仪器,节约物品的意识,使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进一步激发学生。
3.严格实验考核方法。
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其根本宗旨是为了使学生的护理技术掌握程度进行验证,并且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毕业之后能否成为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护理实践教学质量,要切实有效的体现出学生骨干的作用,特别对其实验小组长进行提前的培训,在护理实验课中使他们能够真正意义上充当引导和示范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实现互教互学,在实践和操作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实验考核,针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考察,并和课终考试相融合,独立评价学生每一个学生在实验课上的具体表现,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实验课有更大程度的关注,在实验考核评分标准方面,要以操作技能是否达标和规范为基本点,培养学生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着重把好试验考核关,进一步提升学生护理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论述,可以有效看出,伴随着护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持续,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进一步彰显,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护理专业教师要针对护理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从根本上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更优质、具备更完善实践技能的护理人才,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建新,习胜丰.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27(8):138-140.
[2]马翠萍,姚英,朱玲.护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护理教育,2014,22(14):79-80.
[3]叶莲华,邹建华,周小芳,黄群.加强护理实验室建设注重护理实践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2003,3(6):27-28.
[4]尚太玲,宋明青,李柏山.改善实验室环境增强实验室活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21(4):1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9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