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技术的革新,企业中新业务不断涌现,业务结构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加,使得财务在企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为了使企业与企业、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投资者之间能正常合作,就要让财务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大量的企业财务信息,例如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都要在报表中体现,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财务分析与企业价值评估。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以及带来的危害,研讨了防范措施,使报表信息更加准确可靠。
关键词:公平化;平民化;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准确可靠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1-013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51;F231.5 文献标志码:A
1 财务报表粉饰的方法
1.1 报送虚假财务信息内容
报送虚假财务信息内容,例如财务会计报表向外报送和向企业内部报送的内容不一样。与向内报送相比,向外报送的报表资产负债率可能会降低,自由资产和现金流量会增加,使公司从表面看起来处于良好发展的状态[1]。
1.2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1)编制虚假的经济业务,从而提高公司利润。
(2)没有按照公允价值销售给关联方公司货物,故意提高或者压低价格,以虚增资产。
(3)利用低利息或高利息的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
1.3 利用固定資产项目粉饰财务报表
固定资产能决定企业的生产能力,在资产负债表中,数据的真实性十分重要,所以一直是财务报表中进行粉饰的对象。
(1)在《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没有出台之前,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是计入“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中的,而一些上市公司常常会在年终通过盘盈固定资产来虚增公司的利润,一些小企业则会通过盘亏固定资产来达到避税的目的[2]。为了杜绝避税现象出现,国家已经出台了新准则,例如之前固定资产盘盈是直接记入“营业外收入”的当期损益,现已改为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2)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近年来,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不断增加,虽然国家的新法则明确规定了8项折旧规则,但是由于规则的界限模糊,使折旧不能按时间准确计提,从而增加了折旧额。同时,很多企业以融资租赁的名义租进新设备,然后计提折旧,还有些企业以设备更新快为理由加速计提折旧[3]。
1.4 利用长期借款粉饰报表
企业为了正常运营,保证资金正常周转,就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这时,企业可能会在财务报表中通过抬高利率来虚增利息。而国家对长期借款利息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界限并不清晰,很多企业就会通过借款利息资本化来增加成本。
1.5 利用成本项目粉饰报表
在销售环节,企业可能会通过增加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进项税。在生产环节,票据都是人工制作,有时甚至没有票据作为做账依据,这时企业可能会尽可能增加生产成本,通过冲减收入达到避税的目的,而上市公司可能会降低成本(除了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
1.6 利用跨年度调节利润
一些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末向股东报告当年的盈利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现金流量情况等财务信息,同时年末又是一个会计年度的时间节点,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就会利用时间差来虚增利润。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在12月份通过虚开发票来增加本年会计利润,而到了下一年再以质量不合格为由冲回上一年虚增的会计利润,甚至有些上市公司会通过与第三方签订买断协议或者与关联方签订虚假合同的方式来虚增会计利润。
2 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识别
2.1 分析资产负债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一般按照流动性大小排列,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就是按照变现能力的快慢来列式的。还需要注意这些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如果放置在企业内部的较多,资金就不能被完全利用,而如果内部的资金较少,容易导致资金供应不足。因此要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要看持有的目的与科目是否相符,是否为了近期出售。同时,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报表是否一致。
“应收账款”需要注意账龄的长短和账款债务人的分布,分布越散,账款就越安全。还要看计提的坏账准备比例是否前后一致。
“持有至到期投资”对债券相关条款的履约行为进行分析,持有期内投资收益的确认。
“固定资产”是否符合本行业的特性,构成结构是否合理和折旧政策。
“在建工程”应当注意借款利息该资本化的资本化,该费用化的费用化。
“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是研究支出还是开发支出,后续摊销是采用加速折旧还是一般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2 分析负债
企业一般不会在报表上披露太多的负债,所以在分析资产负债表时,要注意企业是否存在故意不披露的负债。
例如“应付职工薪酬”的非货币性福利是否有少记、漏记的情况,尤其应该特别注意辞退福利,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部分是否符合条件。“应交税费”是否存在实际上已经形成纳税义务,但企业却没有入账的情况,该科目中有没有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本应缴纳而未缴纳的税费。同时,也要看“长期借款”增加的部分是否与企业长期借款用途相匹配。
2.3 分析所有者权益
在企业刚成立时,就应该注重对“实收资本”的管理,注册资金是否到位,如果没有到位,应该及时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分析“资本公积”的构成结构,明确是否在资本公积中混入了其他项目款项,通过故意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来粉饰真实的财务状况。“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了企业的“留存收益”,而“留存收益”是从企业往年利润中提取出来的积累资金。 3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宏观防范
3.1 强化外部监控机制
强化外部监控机制,加强对企业的外部监控。会计信息失真与外部监管不力有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外部制度。外部监督人员应该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监管,例如审计、工商、税务、银行等国家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各自领域进行监督,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督体系。
3.2 完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准则
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让会计人员按照制度逐步进行账务处理,而不能根据职业习惯进行判断,做到逻辑缜密。
3.3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力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导致企业股东对高管不信任,这时就需要通过第三方,也就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公平、公正的审计,注册会计师也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股东可以从审计结果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
但是,如果将审计费用统一到一个监管部门,然后再由监管部门下发到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去审计,这样就会发生质的改变。打乱分配结果,更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自身职业的独立性,做到真正的“铁面无私”。
4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微观防范
4.1 建立内部控制机制
国家会以全国的大、中型企业的会计制度为依据制定会计监督制度,但是监督制度也不是适合所有企业。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的内部监督制度,针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由会计行业建立一个专门针对这些企业的账务处理公司,在进行监督时要将外部与内部相结合,企业的会计人员做好账目后,再让更专业的人员进行审核,减少粉饰的行为。
4.2 防范债务重组造成的影响
大部分公司会利用债务重组手段来粉饰报表,说明债务重组不会真正改善企业的业绩,只能粉饰财务报表。因此,在分析各个企业的财务报表时,应该将这些不法行为逐一排除。
4.3 防止往来账目失真的情况
在往来项目中,例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这些科目,可以利用函证来验证财务信息的真假,因为函证属于外部证明,可信度比较高。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企业联合函证所弄虚作假的可能。
4.4 防范固定资产造成的影响
应该注意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明确资本化和费用化。同时,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熟悉法律法规,不能做逾越法律的事情。
4.5 防止长期借款带来的危害
根据银行要求,每一笔长期借款都要在银行有所记录,可以根据这些记录查询企业经济业务的真实性。银行还会提供《銀行信贷咨询系统一查询结果》,表中会详细列明每笔未还贷款的信息以及目前长期借款查询和没有结清的保函信息。
参考文献:
[1]王君阳.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北方经贸,2018(6):79-80,121.
[2]刘雨黁.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危害性和有效防范[J].财会学习,2018(4):111.
[3]曹惠平.浅析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4(33):126-1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1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