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六十多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发生了深刻而彻底的变化,为了跟上时代,各高校正在经历着从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转型,尝试“大类招生”改革。同招生模式的改革相适应,高校教学模式也必须自我改革,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关键词】大类招生 高校教師 教学模式
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急需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加之国内大学教育体制照搬了苏联模式,我国大学进行了院系调整,确立了“专才”思想,强调培养各个方面的专门应用型人才,严格按照专业招生。这种培养“螺丝钉”“齿轮”的大学教育路线一直持续了40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高度集中计划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要求复杂型、通用型人才(多面手)的需要,越来越跟不上产业淘汰的速度,因此,招生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类招生
1953年至1966年,我国高校一直强调按专业招生。恢复高考后,这种招生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30年下来,按照同一个计划统一招生,按照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大纲、同一个任务,同一种要求培养学生,再按计划对口分配,造成了千人一面,理科生不懂诗歌、莎士比亚,文科生不懂微积分、混沌论,专业隔离、知识畸形的怪现状,严重背离了当今时代知识交叉化、边缘化的发展趋势。90年代末,北京大学提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2001年开始试点,清华、浙大、复旦等56所高校也陆续跟进参与,现在“大类招生”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
大类招生,顾名思义,即按专业大类招生,是一种区别传统“按专业招生”的新型高校宽口径招生录取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大学生仅仅拥有一种专业知识,掌握一种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广泛、全面的知识基础,具有终身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必须是能够适应市场化、全球化复杂多变环境的“通才”。
鲁迅先生早就指出:多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可以看看科学方面的书。1986年,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指出:本科生不仅应该主修一个学科,而且要学习几个不同学科的知识。现在,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耶鲁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世界名校都实行通才教育:本科阶段全部用来广泛地学习基础知识,升入高年级甚至研究生以后再由学生自由自主选择专业、甚至院系、学校。国外高校已经看到了:当今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理工、人文、文理都在走向融合;国外高校学科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灵活增加、剔除专业,甚至调整院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小型私立大学经常传出关门的新闻(仅2018年美国就有三所大学倒闭),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界却认为:这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反观我国高校,尽管自1980年以来不断修订、调整、精减本科专业设置(从超过一千种减少到不到250种,下降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但专业划分还是太细,专业范围太窄,学生学习口径极小,适应能力不高,实际应用能力太弱。追踪调查表明:我国本科生毕业十年后,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人仍然从事所学专业;换言之,百分之九十五的本科生白白浪费了他们4年宝贵的时间与大量精力、汗水、学费;还不知有多少本科生毕业即失业,造成了严重的“奢侈不起的浪费”,动摇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高校专业教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同培养“专才”相适应,我国高校教学也强调教师的“螺丝钉精神”,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学面貌一本正经,一成不变,“板着脸教书”已经成为教授的典型形象,没有也不可能出现一个霍金式的电视明星兼著名教授(在我国,这种情况肯定会被高校领导斥责为“不务正业”)。随着“大类招生”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1.思想保守落后,抵触改革情绪严重
1992年我国已经向市场经济转轨,然而我国高校至今仍然在整体上生活于计划体制。这就造成了许多教职工、领导思想保守封闭,仍然死抱着过去的老一套。他们对“大类招生”改革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他们认为“大类招生”暴露了北大、清华崇洋媚外、唯洋是举,严重自卑的弱者心态,认为“大类招生”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高等教育没有必要也永远不能完全与国际接轨;他们还宣传“大类招生”看似头头是道条条有理,实际上是维护高校中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保护各院系的现存利益格局,打着“优化办学”的幌子扼杀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力;他们还釜底抽薪,认为“大类招生”名义上是改革计划体制,实则仍旧在延续、强化计划体制办学观,仍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仍旧把学生培养成一颗螺丝钉;他们还指出:许多高校名义上在进行“大类招生改革”,实际上是安抚盲目扩招后进不了校本部的新校、分校生的心理失衡;他们甚至认为:没有实效的改革是盲动的改革,盲动盲目的改革非但解决不了老问题,反而本身变成了新问题。
2.教材内容高度封闭、陈旧、同质
数十年来,我国高校教材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重复印刷,内容长期不变,高度同质化,已经完全与差异化、细分化的市场经济脱节。一个大纲,一本教材,在当今已经不可能再满足一个大类专业上百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更不能培养开放性、创新性的人才。
3.课堂教学手段停留在“照本宣科”
现代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而,我国教育一直奉行照本宣科,小学如此,中学如此,大学还是如此。高校教师像一年级小学老师一样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字不差的复述课本内容,大学生在台下接受单向灌输,这仍然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是主宰教学进程的唯一主体,课堂上的唯一上帝。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根本不存在,无法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教育、共同进步的格局。
4.教学环境同一化
小学生面对的教学环境是从课本至讲台,中学生面对的教学环境也是从课本到讲台,而我国高校的教学环境竟然也是如此(尽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一个人已经完成了从幼年到青春期的质变)。国外大学教育强调三维形式,强调试验,强调实习,而我国高校教学仍旧走不出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封闭式单向灌输教学模式难以改变,而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更谈不上开展推广。这就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仍旧延用传统教学评价程序
推行“大类招生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不同学科的特色,然而目前高校教学评价工作仍然沿用过去的老一套,用督导、同行、学生三者打分的方式评价教师照本宣科的效果,不考虑专业的个性化,不能反映不同专业和课程的不同特色,不能正确衡量教师教学效果。
三、改革高校专业教师教学模式的设想
尽管存在着强烈争议,但“大类招生”改革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更加人性化的招生方式,解决了长期以来同学们填写高考志愿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专业不知如何是好的老大难头疼问题;“先大类再分流”,让同学们在学习中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把许多所谓的“冷门”“热门”专业合并,平衡了教学安排、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改变了“一次报名定终身”的局面;也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深入性、交叉复合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减少“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当前“大类招生”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前进路上的问题,必须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解决,而坚决不能走回头路。
1.改革传统观念
我们以为:如果不改革部分高校教师、领导头脑中的传统观念,不改革他们的灵魂,那么,“大类招生”就不可能顺利推进。所以,必须转变部分高校的传统观念,让大家认识到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而不是割裂知识的地方,认识到知识的碎片化、分裂化是一种病态;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高校为中心,转变立场,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要以未来为中心而不是以现有为中心,制定大学发展的战略规划,根据未来社会、市场的发展变化来规划、建设、发展大学,为社会贡献高质量通才。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教材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明确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坚决强调低年级的“宽口径、厚基础”,坚决凸显高年级“强能力”,优化各大类的专业结构和布置,合理配置师资力量。要坚决强化教师队伍的质量建设,目前高校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很难有机会继续深造“充电”,存在着知识更新缓慢的问题,实行“大类招生”后更出现了跨专业师资短缺的情况;所以必须坚决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质量与能力;要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坚决淘汰一些已经不存在前途的专业,在“大类招生”的试点中,出现了一种新情况:高考填报志愿扎堆的现象消失了,在高年级专业分流时却扎堆热门专业,歧视冷门专业。所以高校课程、专业必须以未来的发展前景适时调整。
2.改革教学内容
坚决改革过去全学期统一教学内容,在保证统一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不同的个性模块,贯彻“因人施教”的原则。要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爱好,在巩固他们专业功底的基础上吸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术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三种不同的人才类型来教书育人。
3.改革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强调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所以必须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手段,改变过去教学仅仅依赖于黑板加书本的面貌,充分引进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强调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技术手段发现兴趣、寻找知识、提出问题,强调教学互动、师生互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改革教学环境
改革过去传统的二维教学环境,构建立体教学环境,将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们自主选择喜爱的课程,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表现自己独一无二的教学特色,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授质量。此外,还必须尽量增加试验次数,加大课外实践的次数、范围。教学必须紧密与试验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坚决贯彻学以致用,用中求学,学以求索,求索中学。
5.改革教学评价
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詹姆斯·卡梅隆、汤姆·汉克斯都是大学辍学生,有谁听说过这些世界名人的大学老师?有谁在乎这些老师分到了多少平方米的住房?又有谁听说过这些老师们受到了校党委多少严重的处分?我国大学现行教学评价体系是非常不合理的,然而取消这个不合理的体系,从中长期来看都是不可能的,因而改革它势在必行。过去的“监督+同行+学生”打分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大类招生”,必须在三者之外加入第四个评价主体:用人单位。不能再进行静态评价,必须改革为动态评价;不能再进行短期评价,而是要进行长期评价;不能以学生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工作水平,而应该以学生毕业后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工作质量。
6.改革学校用人机制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已经成为企业、公司坚决实行的原则。然而我国高校教师至今还在吃国家事业单位的铁饭碗,由于高工资、高福利,甚至可以称之为“金饭碗”。所以,必须坚决改革学校用人机制,坚决淘汰那些已经与时代脱节的教师。
7.改革“严进宽出”的传统模式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文盲大国,在应试教育中又奉行选择精英的原则(所谓“拔尖”),造成了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进大学之后就混文凭的“严进宽出”的怪现状。高校为了提高毕业率,为了维护自己名校的面子,很少淘汰学生。直接导致现在的大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自由懒散;迟到旷课,上课不带课本、笔记本,只顾玩手机,班干部点名也流于互相包庇,作假,应付老师;抄袭、作弊已经发展为大范围的代写作业、代写论文、代考,并有产业化、职业化的倾向;作弊手段高技术化,网络、手机作弊代替了“打电话”“递纸条”,向教师行贿也屡见不鲜;课堂上、操场上,到处有人当众吸烟,酗酒也从偷喝变成高档消费;互相辱骂、打架生非,甚至还有马家爵杀害同学的恶性案件;沉迷赌博,沉迷色情游戏,还有一些女生竟然用裸照换取高利贷,进行炫耀性消费;心理脆弱、意志薄弱,自杀严重。近年来,我国出现了高校生毕业即失业这种“奢侈不起的浪费”,但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学生们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且我国大学生毕业论文数量上升,质量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国外大学每年都有15%至20%的淘汰率,美国高校的淘汰率甚至高达2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从大学到企业都坚决实行竞争。我国高校改革转型,也有必要学习国外“宽进严出”的模式,保证必要的淘汰率,倒逼学生自我完善,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不是害他们,这是爱他们。
随着社会发展,体制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也必然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专才教育走向通才教育。“大类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试验,不能因为在实践中出现了瓶颈而裹足不前,这就要求我们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禹奇才,蔡忠兵,苗琰.推进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14,(01):136.
[2]黄晓波.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06):43.
[3]李斌,罗赣虹.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05):11.
[4]馮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03):85.
[5]卢燕.论高等教育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必然性[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01):95.
[6]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7,(01):65.
[7]郑超美.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05):83.
[8]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4,(02):45.
项目名称:大类招生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农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级别:2019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H190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1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