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产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尤其在农业经营领域,结构问题十分突出,这样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河南省未来的经济发展。分析了河南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问题;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2-00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本身有很大的区位优势,但由于农业经营体系不完善,区位优势一直没有发挥出来。为了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经营体系。
  1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1.1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工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也随之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要求农业应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基于现阶段农业发展基本状况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要想实现现代农业,需要实现技术和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在加强家庭农业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模式的农业经营,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吸引更多商业资本,打开农产品销售市场,提升农产品价值,打破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1]。
  1.2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覆盖多个方面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不仅包括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更多表现为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农业中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仅仅是农业的一部分,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专注优质粮食生产、現代畜牧渔业等养殖业的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金融、信息等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农产品储存、加工和销售等方向也将投入更大的力度,全方位构建以农业为中心的生产链。
  1.3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涉及多个层面
  第一,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民的地位更加偏向于职业化。农民这一身份,并不仅仅是作为单一个体的存在,准确来说是农业生产管理人员,未来对于农民的培训力度及技术推广都将得到提升,促进农民朝着职业化道路发展。
  第二,除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经营方式外,新型农业积极推动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推动农业朝着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第三,在农业社会化方面,也需要不断健全公共服务机构,使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发展中获得足够的保障[2]。
  第四,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也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明显的特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应从河南省的农业实际状况入手,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2  河南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集约化水平不高
  现阶段,河南农业主要的经营模式还是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偏向于粗放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低下。虽然近年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来说规模不大,土地流转以短期为主,并且运作模式缺乏科学的指导,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从农产品产业链方面来说,缺乏规模性的产业结构,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精深加工的农产品比较少,在对于农产品的开发力度上仍有不足。从相关数据来看,在河南省农产品比例构成上,有88.3%是粗加工,仅有11.7%为精深加工,这说明了目前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不高,农业集约化发展距离现代农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资金不足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农业体系建设还没有成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资金不足问题是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面临的最大阻碍之一。目前,河南省农业经营主要表现在农业多元化建设上,缺乏健全的机制,导致没有完备的融资机构和融资体系。资金缺乏,使产品创新得不到有效保障。要想进一步推行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需要大量的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人力等方面的资金。而且,农民融资难度比较大,由于农田并不能作为抵押担保,所以农民的贷款金额受限,难度大、利息成本高。农产品加工方面,河南省的主要农业企业规模都不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在抵押、担保能力上都受到限制,融资困难已经成为了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2.3  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在农业土地流转速度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农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在这种趋势下,传统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已不再适用于现代农业经营的发展。在传统农业经营中,很多公益性服务机构条件差、方式传统、能力有限;经营性的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管理、竞争力不足、发展速度有待提升,导致很多地方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动物防控方面实施力度不大,在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方面不够及时[3]。
  2.4  农业经营人才流失严重
  在当前的农村地区,“双巢”和“双栖”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从事农业活动已经不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工作,更多的是当作副业,农业主体多为留守老人,青壮年多选择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趋势明显。
  此外,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各种服务性的农业组织在引进高技术人才时困难重重,后备人才力量储存乏力。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缺乏科学的指导理念,在具体经营过程中,易出现偏离市场、政策和缺乏技术管理等问题。
  2.5  现代农业管理理念滞后
  在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时,缺乏专业性人才,组成人员几乎都是当地农民,这也直接导致在管理时更多依托于传统经验,很难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有的农业经营者对现代农业管理的认识不够,认知多停留在小富即安、养活家人、无债即可的层面,对农业发展没有更高的追求。很多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基本经营观念也存在滞后性,对于现代理念和手段的运用少之又少,依然秉持传统的管理经营方式,创新力度不够。从目前该类企业追求变革之路的方式来看,要么很难接受先进管理理念,要么在改变过程中太激进,很少有企业愿意脚踏实地,在科学的管理理念下进行变革[4]。   3  河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策略建议
  3.1  制定科学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规划
  在农业主体的发展上,应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职业化等多种主体的发展和建设,使农业朝着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应以现代化理念为要求,从现阶段“三农”工作的现状出发。要想推動河南省农业不断做大做强,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必要途径。因此,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上,以土地规模经营为主要方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保障,保证未来农业建设道路能够在导向科学、目标明确、统筹协作、多向发展道路上前行。
  3.2  积极完善地方性法规
  相关部门应在现有农村土地流转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以保证农户承包权的稳定性,增强土地经营权的灵活性。加强县、乡、村3级行政之间的联系,逐步完善信息流通系统和交易平台,使土地经营权有序地流向市场,促进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化、合理化[5]。
  同时,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要因地制宜,以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建设。通过完善地方性政策法规这一方法,降低农村合作社和农业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度。
  3.3  不断深化农业金融改革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建设资金必不可少。要想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需要认清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改革财税政策和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惠农政策,让更多资源向“三农”方向倾斜。
  在金融政策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方面,应逐步进行试点改革,让农业产业能够在发展中逐步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拓宽抵押担保物的种类,着重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确保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惠及到农商领域,发展多元主体、功能丰富、服务完善、运行有保障、合理竞争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吸引民间资本、信贷资金惠及农业建设,在政府的鼓励、支持、引导下,积极开发合理的多元投资机制,拓宽农业投资渠道,解决目前农业融资难的问题[6]。
  4  结束语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在农业方面就处于优势地位,尽管目前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仍有不完善之处,但只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发挥优势因素,农业的竞争力和活力将得以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春丽,胡华锋,介晓磊.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种业导刊,2017(8):5-8.
  [2]赵意焕.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路径探讨[J].创新科技,2017(5):8-14.
  [3]薛妍红,张璐,刘如如,等.河南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7):301-302.
  [4]杨丽.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5):18-21,58.
  [5]王官明.农业创新体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2(4):47-48.
  [6]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改革,2013(2):78-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7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