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课赛融合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雷婷婷

  [摘           要]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根据物流企业的岗位标准来进行的比赛项目,体现了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要求,基于物流技能大赛探索高职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从课赛融合、赛教融合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考核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探索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技能大赛;融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52-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该纲要的要求,教育部于2008年在天津市首次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随着竞赛项目的逐年增加,形成了“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格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快速增长,社会企业对物流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好行业,为物流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职业院校需要向学生传授实践操作技能,本文从课赛融合的角度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提高输出人才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赛融合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与技能竞赛不能有效互补
   课堂教学与技能竞赛呈现两张皮的状态,竞赛独立于课程教学之外。虽然课程设置前都对企业、同行兄弟院校和毕业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但目前课堂教学理论性强,大量的课时用于理论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中对实践动手环节分配较少且大多流于形式,更多的物流核心课程在教室理论讲授,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技能教育的特色。
   尽管学院多次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課堂教学改革,但是实践教学还是形式化,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应用能力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对物流专业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物流技能,毕业后不能尽快适应岗位,会降低竞争力,影响就业。对社会而言,招聘的员工不能尽快上手工作,需要进行后期专业技能培训以适应岗位要求,会增加用人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二)竞赛学生覆盖面小、重精英、普及率低
   目前,各大职业院校把技能大赛成绩作为评判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基于此动机,学校为了在技能大赛中获得好名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和时间。从省赛到国赛,备赛期间被选拔出来的学生,将停止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专心进行封闭式集训,备赛时间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
   学生可能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但从全局、长远来看,负面影响甚多。这种做法首先导致备赛的学生不能接受完整系统的高职三年专业课程教育,他们的知识体系不完备,也让参赛学生产生功利主义思想。一旦比赛内容或形式发生变化,学生因为接受知识不系统,会措手不及,得不偿失。其次,没有被选拔上的学生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让他们丧失在校期间接触物流实务的机会,失去了解物流整体运作流程的机会。
   (三)实训教学设备有限,限制了教学和竞赛
   技能大赛对教学的促进体现在实训室的建设上,符合大赛真实场景的实训室配备,首先要求有大面积的实训室,面积至少两百平方米。同时配备立体仓库、电子标签货架、仓储软件、智能穿戴、叉车等实训室软硬件,这样的设施配备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很多省内院校只有举办省赛的院校才具备这样的实训条件。这样,大多数院校的实训条件不满足日常教学和技能大赛训练的实训条件,从而不能够模拟物流企业的操作实际,不能将仓储流程和配送、运输等流程融入日常教学中。
   二、课赛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推进课赛深度融合,进行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物流技能竞赛能够很好地把当前社会需要的职业技能联系起来,注重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所以依据大赛能够制定出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课程。
   物流大赛的竞赛赛题内容通常是学校、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研究拟订的,赛题岗位性、综合性很强,时间紧,要求比赛的学生具有物流企业日常运营的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需要比赛团队根据素材找到合适企业实际情况的物流操作方案,达到高效、节约成本的目的。
   为此,应以物流技能大赛为引导,调整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物流专业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以物流行业五大主要业务为抓手,从五个方向设置核心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运输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货代与报关实务、物流业务模拟综合实训。由于物流竞赛中场地和时间的局限性,大赛考核主要集中在仓储和配送环节,所以将物流技能竞赛中与仓储、配送、运输有关的方案设计和实操部分内容,设计成项目融入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核心课程的知识讲授中,将方案设计和实操的完整流程设计到学生大二结束后物流业务模拟综合实训核心课程的知识讲授中,综合实训结束后选拔参加大赛的优秀学员。
   通过课赛融合的设计,将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加工、整合,对学生系统性的知识结构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满足未来物流岗位的能力需求,真正做到岗学结合。
   (二)以赛促教,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和能否实现课赛融合的关键。对物流整体方案的设计需要对每个物流环节进行梳理、设计和整合,这就要求教师熟悉物流岗位要求、技能特点等。同时,教师需要每年不断参加物流相关竞赛,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体系,熟练物流技能。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也没法对学生在技能竞赛方面进行正确得力的指导。    名师才能出高徒,要求学生以赛促学首先教师就得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與时俱进不断提升的能力。因为大赛要考核新兴科技成果,所以要不断掌握最新的物流科技动态,如智能穿戴、货到人的拣选方式在未来物流大赛中会陆续普及。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赶上竞赛内容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起来游刃有余,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竞赛激励”的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教师不仅言传还得身教,以达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效果。参加物流竞赛,学生选手要通过层层选拔和专业集训,这时候,教师即是教练员又是陪练员。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的教学任务,还要研读比赛精神、设计竞赛方案、明白比赛规则。教师的点睛指导、示范教学才能使学生受益匪浅,提高竞赛水平。
   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行业企业中去学习,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同时也聘请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或者专家,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课赛融合,改革教学方法
   职业竞赛中的内容代表了目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也是引导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将实践课程融入日常理论教学能提高课堂的生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以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为例,以竞赛为载体,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将行业岗位需求融入课程教学项目中。按照大赛考核的内容来分解课程,分成若干个单项技能项目,达到课赛融合、课岗融合的状态。如在仓储阶段分为入库、在库、出库三个环节,其中出库环节与配送活动衔接在一起,又细分为订单处理、客户分析、拣选操作、配送路线设计等。这些环节与物流大赛是一一对应、环环相扣的。这样设计既顺利完成了日常教学,又同时实现了大赛教学目标。
   比如,在入库环节有堆码教学环节,教师先在教室通过多媒体讲解各种堆码方式的摆放要求和适用性,由于需要学生有空间立体思维,教师会在课堂用视频动画展示,辅助以学生平面绘画设计;接着堆码的实训环节,教师让学生在机房对箱子尺寸进行码托图的绘制,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去分析尺寸,选择合适的堆码方式,绘制码托图,基本就能掌握这个知识;下一个环节,让学生到实训室去接触真实的操作环境,实地堆码箱子到托盘上,很多学生机房设计很好,真正接触实物时会存在空间想象不足的问题,不知所措。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反复练习,学生就很好地掌握物流入库堆码这一关键技能了。
   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堆码的模拟对抗比赛,需要小组成员的配合、互动和团结协作,学生需要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师布置的任务中,因为不投入会影响小组其他同学的成绩。在这样的促动下,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结协作素质,在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四)形成课赛融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
   考评时,依据物流大赛的考评标准来设置实训课程的考核规范,使课程的考核方式逐渐由单一理论考试向实际操作技能考试转化。
   理论考试存在学生临时抱佛脚或者抄袭的现象,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改革将岗、课、证、赛的要求融入课程考评中。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分段成绩、竞赛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建了多元课程考核评价系统。分段考核中,将课程依据大赛的比赛内容分为不同阶段模块,按照物流业务的处理流程,每完成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考核。
   提高实操考评的比重,实操考评时指导教师按照大赛的标准来评判,小组成员根据组员表现互评,分组竞赛,以赛促学。参加物流技能大赛的学生可以用竞赛成绩来代替相应课程的学习成绩,从教学评价机制上体现课赛深度融合。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为大赛和将来的就业打下结实的基础。
   (五)加强企业参与,产教融合
   在技能大赛的促动下,物流实践教学日益受重视,物流教学从理论教学为主转向校内实训,企业实践训练为主。为更好地让教师和学生了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具体需求,学校应积极与知名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合作,组织学生到物流基地进行仓储、运输、分拣、配货、装车等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等,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
   赛教融合的实质是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学融合,企业和学校建立校中厂,满足高职人才培养需求,只有建立校内物流运营实训平台才能保证课、赛、岗能够深度融合,保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通过校企产学结合,建立一批企业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阶段递进式的实训体系,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岗位所需紧密结合,真正实现课、赛、岗深度融合。
   物流技能竞赛是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物流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实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创新精神。物流课赛融合教学改革是在充分考虑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水平、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思路,以希望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竞赛资源的全面充分利用和掌握,从而成为更加符合物流企业需求的人才,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艳丽,贾军.“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274-275.
   [2]解进强,付丽茹.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主动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7(7):10-12.
   [3]苗晓峰,付琪.以技能大赛促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陕西教育,2015(4):73-74.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5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