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陶艺活动与幼儿创造力培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雪军

  摘 要:艺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人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它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与情感表达方式,继而有效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在陶艺活动中怎样才能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培养,怎样才能进一步把幼儿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都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解放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得解放幼儿的双手,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有机会真正地体会用双手去创造的重要性。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正因如此,陶艺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正好为其创造力的培养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道路。
  关键词:陶艺活动;幼儿教育;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B-0016-02
  一、陶艺活动在幼儿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分析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是艺术家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个性化的形式通过陶艺活动展现出来的过程。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在获得越来越多人青睐的同时,也逐步走进了当代教育习题中,特别是在学前教育中更是明显,亲手做陶艺不仅成为了幼儿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对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拉近幼儿与幼儿,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捷径。这对促进我国陶艺事业的发展和培养其接班人也是极有好处的。
  首先,陶艺作为一种集绘画、雕塑、设计及其他工艺美术等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门类,它在我国的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同时由于它的传承年代久远,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与渗透,故而有了厚重的历史感,这对幼儿教育而言是极好的。
  其次,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现代艺术的传入,使得西方当代陶艺观念逐渐地渗入到我国的传统陶艺及相关活动中,它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对开拓幼儿的视野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有学者研究发现,陶艺活动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展,不仅能有效地开发幼儿思维,提升创造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用手频率,继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实践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的提升提供帮助,与此同时,陶艺活动的开展,对锻炼和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积极地开展陶艺活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但前题条件则是必须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法。
  二、陶艺活动在幼儿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分析
  (一)陶泥可塑性强
  通常情况下,陶泥主要是指一种含有铁质的天然矿物成分,有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同时陶泥在日常生活中也相对常见,有取材方便和容易操作等特点。我园所处地区有丰富的陶泥资源,因此能有效的保证陶泥资源的有效补给,因此幼儿不仅可以在园内玩,且在居住地周围也能就地取材。就可塑性而言,陶泥制作与其他手工活动相比操作简便,随意性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心中所想进行意象塑造,这样既大大地降低了教师在课前准备材料所耗的时间,继而将更多的时间腾出来辅助和指导幼儿进行陶泥塑造。
  另外,在陶艺活动中,幼儿主要借助于手搓、捏、揉、挤等动作进行陶艺制作,这样能有效地刺激人体末梢神经,培养手部灵活性。陶泥可塑性强,因此幼儿在陶艺活动中可随意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出各式各样且独具风格的陶艺作品。
  (二)陶泥还原性好
  就目前情况来看,陶泥的还原性是极强的。因此在陶艺制作过程中,若幼儿自身对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不满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重新制作。
  同时由于陶泥黏性极高,在实际的重复制作的过程中也不会造成陶泥材料的损耗和浪费,更不会影响陶艺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中班教学过程中,笔者在向幼儿们讲述了陶泥的良好的还原性后,大胆地借鉴实物导入的方式向幼儿们展示具体的陶泥作品,然后安排他们根据以往制作陶艺的经验进行创作。
  这样做既能让幼儿们结合自己以往的制作陶艺的经验对规定的陶瓷作品进行模仿,又能起到修整日常的陶艺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创造习惯。如在《小汤圆》的制作过程中,通过指导幼儿们对陶泥进行反复性的揉、捏、搓,然后再进行创作,接着再重复相同的程序,直到他们制作的作品与笔者安排的任务极为接近时方算完成任务,这样做不仅能达到训练幼儿们的耐心、细心的目的,还能让他们明白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这些活动之所以能有效地开展与顺利的实施,与陶泥良好的还原性是息息相关的。但还应注意的是,除了特殊课的要求外,在常规课程中则应减少对幼儿们的干扰,让他们在陶艺活动中无拘无束地创作,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三、陶艺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打破传播与接受的局限性
  随着西方艺术理论的逐步传入,现代艺术中的诸多流派,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如暴风骤雨般进入我国,更是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既定理论,当然陶艺也不例外。
  因此,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很多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向孩子们灌输了相应的陶艺理念,这是好事。但需注意的是,由于受年龄、教育水平与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幼儿们往往无法较快速地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打破传统学前教育模式的前提下,给他们创造更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遵循自然、环保、原生态原则引导幼儿开展各种各样的陶艺活动。教师在结合幼儿园自身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尽最大力量给他们创造更加良好的陶艺制作环境,在制作过程中扮演好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与此同时,还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给他们留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操作,以保持他们对陶艺的兴趣。
  (二) 积极开展游戏式教学,拓展幼儿想象力
  有心理学者研究发现,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方式,且在实际生活中,游戏还能起到激发幼儿想象力的目的。因此,在开展陶艺活动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以游戏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拓宽幼儿们的想象力,并将各种各样的游戏引用到实际教学中。如在小班开展陶艺活动时,可以积极地开展与角色游戏相近的“娃娃家”游戏,通过语言的方式向幼儿们描述饺子、汤圆、面条等形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生活经验去制作陶艺。如在中班或大班时,则可根据幼儿们的实际情况与往年的表现情况增加游戏式教学的难度,积极开展结构游戏,将日常生活场景与游戏内容相结合,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的同时,提升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能力,从日常生活开始,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并循序渐进地将其应用到陶艺活动中去,激发其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存秀. 浅谈在陶艺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25).
  [2]陶晓红. 在陶艺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艺术创造力[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2).
  [3]李小默, 宋兰. 幼儿陶艺活动的思考[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7, (7).
  [4]屈月娟. 幼儿陶艺活动初探[J]. 考试周刊, 2016,(38).
  [5]李小默, 熊慧超. 通过陶艺活动启迪幼儿创造性思维[J].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10).
  [6]刘小燕,李玲.陶艺教学——提高幼儿综合能力[J].贵州教育,2002,(9).
  [7]刘娟. 幼儿陶艺教学之我见[J]. 青海教育,2015,(10).
  [8]陈海燕.面向5~6岁幼儿的陶艺教学实践——以陶艺活动《小鸭下池塘》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9]吴雪梅.陶艺——幼儿手指间的大智慧[J].基础教育参考,2013,(23).
  [10]饶俊,饶鑫.儿童陶艺分阶段教育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5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