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赖美英
【摘要】所谓“素读”,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诗歌内在蕴意。立足于诗歌的整体,揣摩细部,读懂诗家语,即巧读之后素读,是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的构建与运用;古诗词鉴赏;巧读;素读;诗家语;反常规组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而古诗词鉴赏的过程正是体味古诗词语言艺术美的过程,对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艺术,深刻领悟诗歌的语言美,将有助于为学生建构良好的语文习惯与行为,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发掘汉语言的表现与魅力。
而古诗词鉴赏一直以来是学生的软肋,也是语文高考复习要着力突破的难点。尽管之前不少专家总结了许多技巧,但随着全国卷难度的不断推进,越发觉得仅凭所谓技巧对准确解读诗词是远远不够的。技巧的运用必须结合对诗词文字的细致解读,方能把握诗词丰富复杂的内涵,进而准确解答试题,拿到高分。因此,我认为,巧读之后素读,才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所谓“巧读”,就是在一定的技法指导下,从整体上快速准确地感知诗歌主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读标题辨别诗词类别,揣摩主旨。
一首诗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载体,或概括其主要内容,或暗示情感基调,或表明其题材类别,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主旨及作者情感。
2.知作者,“知人论世”,以把握主旨。
知人,就是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生平、个人品格、思想、创作风格;论世,就是在了解诗人所处年代风貌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类推出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3.看章法,借助关键字、关键句及客观题中正确选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揭示主旨。
诗词结构往往是固定的,即“起”“承”“转”“合”。而诗词“合”的部分,往往是全诗的收束部分,或隐或显传达出诗词的情感主旨。抓住这一部分,就等于抓住了全篇的主旨。
下面就2018年全国高考Ⅰ、Ⅱ卷诗词鉴赏试题为例做具体分析。
如Ⅰ卷《野歌》一诗,先看诗题, “野歌″即“在田野中放声高歌”,结合诗人李贺生平,知道他的诗大多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或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由此可揣测出此诗主旨:诗人借“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等场景描绘,抒写积于内心的苦闷与抑郁,但基于诗人个性,并未因甘就此沉沦,便发出了“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得不到伸张,但心志不可沉沦”的慨叹。
又如Ⅱ卷《题醉中所草书卷后》,从诗题入手可知诗人是借“饮酒狂书”抒写心中感慨,再结合诗人陆游生平及一贯诗风,联系客观题A、B选项,可推出詩歌主旨:诗人借回顾醉中创作草书的过程,抒发自己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的郁闷心情及完成草书之后好像打了一场胜仗、恢复太平的酣畅淋漓之感。
但从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设计来看,如果不细致揣摩诗歌语言,只凭“巧读”仍无法准确解答试题,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即“素读”。所谓“素读”,就是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诗歌内在蕴意。从诗歌字面义到深层义的把握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准确把握诗歌的蕴意,“咬文嚼字” 式的“素读”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逐字逐句解释翻译,精想细思,圈点勾画,最终准确归纳概括出诗歌蕴意。如2018全国Ⅰ卷14题选项B,即对领联“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解读为“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乍一看与整体感知相吻合,但仔细深入揣摩文字后,发现选项B把“屈穷”的“穷”错误理解为“生活贫穷”,而这里的“穷”应解释为“不得志”“不显贵”等。可见,现在高考考得很细,不认真细致品读文字,容易答错。
再看第15题,要求简要分析尾联“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有何含意,这也需要反复研读,逐字逐句解词翻译,再结合前面整体感知所知内容(即诗文主旨),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回答:(1)意为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2)表达诗人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消沉的乐观、自勉之情。
同样,II卷14题D项是考查诗句“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对飞纵横” 理解。仔细揣摩其含义为“在端溪出产的砚台上研好的浓浓的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笔泼墨,完成草书”,比照后才发现D项对“相”的理解错误,“相”应该解释为“我”,而非D项解释为“烛光”。
再看15题,简要分析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的作用,也要在把握诗歌主旨基础上,结合原诗句具体含义,才能准确作答。
综上所述,掌握一定的概括诗词主旨的方法很重要,但回归诗文具体揣摩诗句准确内涵才是考生答题的关键。可见,素读在古诗鉴赏中的作用。当然,要顺利完成“素读”过程,学生除了要有扎实文言功底外,还需要懂得一些常见“诗家语”,即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诗歌语言具有精练性、含蓄性及跳跃性,常表现为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呈现出改变词语、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特点。
一、词性改变(即词类活用)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词性,只有分辨清楚,才能准确把握诗意。如周邦彦《满庭芳》“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老”和 “肥”本为形容词,这里却用作动词“风让莺雏变老(长大),雨让梅子长肥(果肉饱满)”。又如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 “红”“绿”用作动词,即“时光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其中蕴含了诗人对时光飞逝、月岁蹉跎的忧愁。
二、语句省略
诗歌语言高度凝练而具有跳跃性,往往表现在语句省略上,以简练语言表现丰富内容,鉴赏时只有补出省略部分,才能准确解读诗歌内涵。如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人省略了全部动词只提供情景画面,其余让读者自己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去拼接组合,想象补充,从而达到理解诗句的目的。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追忆在瓜洲渡及大散关痛击金兵、收复失地的战斗生活,气势磅礴。
三、语序颠倒
语序颠倒是“诗家语”中最为突出的语法现象,如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后置或前置、状语后置等。例如《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处寻”便是“何处寻丞相祠堂”的倒装变形,《阁夜》中的“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是 “闻战伐千家野哭,渔樵数处起夷歌” 的倒装变形。
四、词句反常规组合
所谓 “反常规”,就是指诗中词句搭配顺序突破常规习惯,表面上有悖于生活逻辑,实际上却收到突兀奇警、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思是“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乾坤日夜都可漂浮于湖上”,乍一看似乎有悖逻辑,却极为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瀚无边的巨大形象,置身此意境,诗人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便被触动。
总之,在读懂诗歌变形语言的基础上,把诗歌当作文言文对待,细致深入地理解诗歌意蕴,在准确翻译基础上解读诗歌,从而准确解答相关试题。诗人艾青说过:“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美是通过语言表现的,如果脱离了语言而去欣赏诗歌,无异于缘木而求鱼,一切都是徒劳。
综上所述,立足于诗歌的整体,揣摩细部,读懂诗家语,即巧读之后素读,是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各种表达技巧锤炼语言的习惯,使表达更为鲜活生动,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构建美好精神世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