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暖水田园综合体的打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永平
摘要:建设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有望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的又一个投资风口和发展重点。汝城县暖水镇在生态环境、区位交通、景观特色、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具备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条件。如能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特色,文化风俗、田园风貌,打造一个以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综合开发为手段,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发展示范区,对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汝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汝城暖水;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9)05-0138-07
建设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有望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的又一个投资风口和发展重点。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认为汝城县暖水镇在生态环境、区位交通、景观特色、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具备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条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助力汝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和现实意義。因此,笔者在综述田园综合体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对汝城县暖水镇打造田园综合体进行可行性分析,阐述暖水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构想,并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意见建议。
一、田园综合体综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1]而建设田园综合体,就是为了进一步在农业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换并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推动现有农场农庄、合作社,还有农旅产业等转型升级的一种新举措,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田园综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田园综合体”的具体表述是:“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2]可见,田园综合体就是通过跨产业、多功能的综合开发,融合“三产”(即一产、二产、三产),统筹“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集乡村居住、农业生产、田园休闲于一体,在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融合乡村的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通过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将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将现代农业生产空间、居民生活空间、游客游憩空间、生态涵养发展空间等功能版块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业态。
可见,发展田园综合体,融合工业、地产、会展、文化、商贸、娱乐等相关产业,是区域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发展到较为发达新阶段的产物,吻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蕴含了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打造暖水田园综合体的可行性分析
汝城县暖水镇在生态环境、区位交通、景观特色、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具备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条件。
(一)有打造“景观吸引核”的山水田园风貌
景观吸引核是吸引人气、提升田园综合体效益的关键所在,是田园综合体打造的关键。暖水拥有山清水秀、恬静安逸的山水田园风貌。一是古朴的江南稻作文化田园风光。暖水地形地貌独特,四周高山环绕,在中间围成了一个谷底盆地,神似一个巨大的“聚宝盆”。盆内山环水绕,稻穗摇曳,连绵起伏的梯田一直延伸到山脚。淇江、沤江在此汇聚成品字型,犹如玉带蜿蜒流过这美丽富饶的盆地,两岸树木葱茏,风光秀美。二是迷人的奇山异水。暖水镇境内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如位于东江湖库尾的扛顾峡,因东江湖水库蓄水而成,在暖水境内形成了长达12公里的平缓水路,有古渡青龟码头和新建的凉滩码头直达东江湖风景区。两岸郁郁葱葱,峰峦叠嶂,湖水碧波鳞鳞,让人仿佛置身于天上人间。还有号称“华南第一峡谷”的江背山大峡谷,集雄、险、奇、秀于一体。有独特的地貌、美丽的石头、清澈的河水、古朴的栈道、茂密的原始次生林,以及远古美丽的神话传说等,是旅游、探险、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二)有建设“休闲聚集区”的资源禀赋
暖水镇境内集青山、秀水、幽洞、温泉、碧湖、古渡于一体,可以发展赏景、登山、玩水、体验乡村风情等休闲体验活动。一是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罗泉温泉位于暖水罗泉村境内,是汝城第二大温泉。该泉流量10.16升/秒,水温48°-50°,日流量达3000多吨,而且水质好、水温适宜,可直接饮用,以此水为原料制作的“太乙仙泉”矿泉水,曾作为湖南省女子艺术体操队指定饮用矿泉水。距温泉不足千米,有天然石灰岩溶洞群,洞内景色壮观奇特,钟乳林立,千姿百态,洞外高山环抱,茂林修竹,景色秀丽,并临近有高山洞庭之称的东江湖,是一个山、水、林、洞齐全的旅游景点,也是一处炎热可避署,严寒有温泉的疗养胜地。二是人文景观众多。暖水镜内各种文物、名胜古迹丰富,有坐落在淇江岸边的将军庙、宋窑遗址、万年桥,以及北水村古民居等历史文物,构成具有暖水田园特色的文化景观标志。
(三)有发展“农业生产区”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暖水镇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大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了三大特色农业产业。一是水稻种植。暖水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年平均气温20℃,土壤、气候条件良好,水利设施完善,自古以来就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域,至今仍保持着上万亩的双季稻种植规模。二是有机生态蔬菜生产。以粤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打造的国家有机蔬菜认证基地,主要从事农产品的有机种植及农业旅游观光产业,通过自有基地的辐射带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升级换代。其中规划投资11550万元建立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已建设钢构大棚506个、观光大棚8000多平方米、露天蔬菜标准区1500亩、周边辐射8000亩,建成蔬菜冷藏、加工配送中心1个,冷库容量1000吨,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目前已带动1000多户农户从事农产品种植,有望建成为一个耕地田园化、基地生态化、村庄和谐化、设施配套化的粤、港、澳有机生态蔬菜生产基地。三是茶叶生产加工。以鼎湘茶业(原松溪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村级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茶产业,有自建基地4000多亩,成为郴州市自有自建基地最大的企业之一,带动5000多名农户种茶,有286亩茶园通过了有机产品审核,2700多亩茶园提交了绿色认证申请,已向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罗霄红”“汝白金”“南岭青”三个商标。 (四)有形成“居住发展带”的综合要素
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引导人员聚集,从而形成依托田园综合体的新人口聚集区。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暖水位于汝城北部,距县城仅17公里,是一处群山环绕的盆地,这使得暖水既有靠近县城的便利,又隔绝了都市的喧嚣,宛如世外桃源。二是交通便利。暖水是汝城唯一水陆交通齐全的乡镇,南有厦蓉高速汝城北出口,北有湘深高速田庄出口,G106、岳汝高速南北纵贯全境,与东江湖山水相连,凉滩码头日趋繁华。三是宜居宜业。暖水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温泉之乡,早在2010年就荣获湖南省“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有可饮可浴的罗泉温泉,汝城最大的河流沤江、最具特色的河流淇江,江中所产的淇江鱼,其肉质丰腴细嫩,曾是明太祖朱元璋钦点的贡品。境内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齐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五)有开发“村社服务区”的基本条件
这是田园综合体必须具备的配套功能区,由服务于农业、加工业、休闲产业的物流、金融、技术和服务于居民生活的教育、商业、医疗等构成公共配套网络。暖水毗邻县城,水陆交通便利,拥有较完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物流等配套设施,农业特镇、工业强镇、旅游旺镇、交通重镇、城建靓镇已初具规模。
三、暖水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构想
田园综合体建设是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为核心组织要素,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空间实体。其建设重点是现代农业、加工体验、休闲旅游、宜居度假,要充分挖掘地方资源特色,文化风俗、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保护乡村风貌,恢复乡村独有的魅力与活力。
(一)依托资源禀赋,建设乡村养生养老基地
依托区域内的温泉、山水、人文等资源,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
一是以罗泉温泉景区为主要依托,发展健康养生。以休闲疗养为主题,打响温泉品牌,建设休闲保健、康体养生、健康养老等要素有机融合的健康养生养老集聚区;以绿色休闲为主题,打响山水生态品牌,建设“两江(淇江、沤江)沿岸风光带”和滨河休闲养老集聚区。
二是以休闲小镇建设为基础,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打造丰富的田园综合体产品,如生态环保的循环农业所生产出来的食物,采摘、园艺活动,以及野趣度假、钓鱼等农事体验所带来的乐趣等,再加上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新鲜且无污染的食物、缓慢的生活节奏,实现“快乐养生,健康养老。”
(二)提升基础产业,培育现代特色农业
导入当地农业产业链上的特色、优势资源,在既有农业资源上进行深化和优化的双重提升,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为核心产业,打造农业产业项目集群。
一是建设绿色蔬菜基地标准园区。在现有国家有机蔬菜认证基地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有机农场示范园、蔬果水产种养示范园、果品设施栽培示范园和休闲农业观光示范区,逐渐打造集农业、休闲、观光和科研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农庄,形成“农庄+基地+蔬菜+农户”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圈。
二是打造休闲生态茶园和茶香小镇。在现有万亩茶产业基地的基础上,以生态休闲体验为主导,通过多彩茶文化演绎、创新产业示范,新增花卉苗木业和林果产业,打造壯美现代田园。结合培育特色小镇,打造以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品体验为特色的茶香小镇。
(三)突出田园风情,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田园综合体包含的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是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不可或缺的加分项目。
一是以田园风情为特色,构筑生态旅游区。利用现有的绿色蔬果基地、有机茶园和特色农庄,以绿色休闲为主题,加强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构筑呈现乡村自然形态、山水田园风光,集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游乐于一体的高品质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二是以山水民俗为特色,打造休闲度假区。立足东江湖畔、江背山大峡谷和鱼米之乡等旅游资源,打造“江背山—北水民居老宅和民俗风情—凉滩码头—水上农家乐”精品旅游产品,实现山水互联大合唱,将暖水打造成“汝城县生态休闲旅游后花园”。
(四)着眼宜居宜业,打造农业特色小镇
以“美丽乡村”为背景,以“田园生活”为主题,贯穿生态与环保的理念,建设田园社区项目集群,打造“宜居、宜养、宜旅”的复合型理想生活小镇。
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引导人员聚集。围绕现代农业、果蔬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业、养生养老业等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引导人员聚集,加强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从而形成依托田园综合体的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营造新型乡村、小镇。
二是促进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挖掘地方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引进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发展旅游、餐饮、酒吧、娱乐、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使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从而建设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
四、打造暖水田园综合体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综合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还处于探索发展、总结经验阶段。就打造暖水田园综合体来说,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
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基础设施等农业生产体系条件不足,没有形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道路、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资源开发不充分。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特色项目优势不突出,温泉、田园、山水等资源,大多以初级开发为主,且种类较为单一,特色不够鲜明,没有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结合,产品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没有打造独特品牌,产业特色和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产业深度融合不够。传统农业功能单一,没有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养老等其它产业融合,休闲观光农业,主要以观光及采摘为主,没有开发出农业的多种功能,如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等,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远远不足,带动能力不强。 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农业项目产品单一,产业链短,农业加工企业,都是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和初、粗加工企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和市场化、专业化服务,难以满足现代市场多元化需求,网络化服务、规范化服务、高质量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后劲。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就如何建设好暖水田园综合体,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发展动能
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以产业为基石,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并通过产业辐射,促进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发展动能。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提质。要适应当地的土地、气候、产业传统,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充分挖掘当地的有机蔬菜、茶叶等特色农业资源,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种养水平和农产品质量;要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农业,塑造地方品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特色产业成为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二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要依托乡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别是特色民居、遗址、宗祠、寺庙、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实现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劳务就业、入社、入股等合作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二)突出地域特色,抓好规划设计
好的规划是确保田园综合体能够有序开发、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规划设计要突出前瞻性、协调性和可行性,要找准发展定位,突出地域特色。
一是要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以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总体改善为前提,因地制宜,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多种实现形式。要尊重乡村山、水、田、园、路、屋等的生态格局,营造自然生态农田景观,充分发挥乡村特有景观的功能与风貌魅力,扩展观光旅游的外延,使其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环境基底。
二是要与乡土文化挖掘与传承紧密结合。暖水镇历史文化悠久,乡村风貌完整,地域特色明显,要充分尊重并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将其历史变迁、重要人物、神话故事、艺术工艺、村寨园林、餐饮文化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相融合,实现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要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汝城暖水田园综合体应该发挥生态环境良好、乡土气息浓郁的“后发优势”,积极开展特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探索生态保护脱贫,在产业、用地、环境保护、乡村遗产保护等方面纳入地方统一规划,防止过度设计、过度改造和过度开发。
(三)强化联动融合,加大政策集成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综合发展模式,城乡互动、多方参与、产业融合是其基本发展路径。
一要加强政策扶持。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模式,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作为一种综合發展模式,要充分发挥涉农、涉工、涉商等各领域扶持政策的合力。要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把各领域的支持政策进行衔接集成,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领域建设。要充分发挥好企业、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民等建设主体的作用,坚持以产业链条为主线,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使每一个建设主体都能主动参与和投入综合体建设,形成建设合力。
二要促进区域融合联动。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通过企业参与、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经济结构由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从单一产品到综合休闲度假产品开发升级。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将现代农业生产空间、居民生活空间、游客游憩空间、生态涵养发展空间等功能版块进行组合。因此,推动区域联动和产业融合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基本路径。要通过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四)加强宣传推广,打造核心品牌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好东西如果不宣传、不推广,就很难形成足够的市场认知度。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搞好市场推广是决定田园综合体成效的第一关键因素。
一要广泛宣传、强势推广。在新媒体时代,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更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加大对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宣传力度,突出恬静安逸的山水田园风貌和古朴的江南稻作文化田园风光,唱响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二要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绿色商标注册认证,重点打造温泉品牌、山水品牌、生态品牌、茶香品牌;积极推广“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农校对接”等营销模式,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三要完善功能,强化服务。要完善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体系,通过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新方位,已到了转型升级、全面创新的新阶段,建设田园综合体对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农村实现历史性变革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予以精心指导、支持和呵护,有效推进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创新,让田园综合体建设顺利起步、积累经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R].2018.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R].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98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