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互动策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相对比较烦琐,包括圆柱和圆锥、分数、百分数等相关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依据课程背景及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和方法,将小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增强课堂互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数学课堂质量和效率。文章简要论述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特点,对高效互动数学课堂构建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效课堂;课程引导;教材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8-0105-02
  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点比较琐碎,小学生需要掌握诸多相关知识及内容。因教材内容过于枯燥,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实施效果不佳。对于该种情况,数学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发挥其主体特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探究、问题讨论等,以翻转课堂、小组教學等形式,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机会,使其主动参与数学课程学习中,营造互动开放的数学课堂氛围。
  一、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特点
  其一,自主性强。在数学课堂实施互动教学,有助于挖掘小学生的潜力,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数学课程学习中,自主发现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问题等,将自身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思索和探究过程中,提出疑问。互动教学还能够使小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收获成就感[1]。该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小学生适当的鼓励,使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灵活掌握各类数学知识,激发自身潜力。
  其二,探究性强。与传统数学课程教学不同,运用互动教学法,能够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小学生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该背景下,数学教师不再是课程主体,而是转变为引导者,鼓励小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会依托文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小学生也不再单一地学习某类知识点,而是通过主动探索,扎实掌握各类学习方法,不断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终身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二、高效互动数学课堂构建方法
  1.明确互动目标,加强教学引导
  数学知识的探索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教师要依据课程目标,充分考虑学生情况,对教学预案进行灵活设计,便于小学生接受。该过程中,教师应对小学生加强引导,由浅入深,进行教学探究,重点引导小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增强与小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根据预案中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互动。通过探究和引导,小学生明确了参与数学学习及活动的目的和价值,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甚至以小组形式,交流学习经验,分享课堂成果,获取扎实、牢靠的数学知识[2]。数学教师还要对各教学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在课堂互动中,不断修正教学预案,鼓励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及时指出小学生在互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现数学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双向提升。
  以“圆柱和圆锥”这一章节为例,旨在引导小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其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并学会计算圆柱表面积。教师通过信息交流,进行课程导入。在课堂之初,让小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有哪些,还可让小学生自制圆柱、圆锥,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探究圆柱、圆锥的构成及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等。教学过程中,给予小学生适当指导,使他们在互动讨论中,不断提出疑问,回顾、反思等,总结圆柱的体积、表面积及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一教学思路凸显了师生、生生互动及生本理念,实施效果非常好。
  2.紧扣教材内容,注重师生互动
  除了课堂目标设定外,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学生在互动探究过程中的闪光点,借助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课程积极性,帮助小学生克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激活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习题探究。依托文本知识点、现有素材等,独立思考和分析,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给予小学生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及探究讨论氛围,与小学生一起总结相关知识点,并在习题解答及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丰富小学生的课堂体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预期课程目标,达到良好的课堂知识学习及习题探究效果。
  例如,学习“分数乘法”时,教材案例为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该过程中,引导小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片,列出算式:
  —×3,继而结合文本中的图片,思考为什么结果会是—,继而详细讲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及约分过程。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预先尝试自主思考和计算,通过巡视指导,鼓励表现优异的学生上台对计算过程加以演示,让小学生直观了解算法、概念和原理等。这一教学过程相对比较轻松,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强,帮助小学生熟练掌握了分数乘法相关知识点,并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3.构建动态课堂,体现主体互动
  无论数学课程学习,还是知识点建构,都具备动态性特征。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对数学预案进行灵活设计和修正,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课程实践中,依托互动教学,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为小学生营造灵活、开放的数学学习氛围。该背景下,小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通过探究、质疑、交流等,使自身的思维空间不断拓宽,课堂互动形式也更加多样。诸如,生生对话、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过程灵活,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更加完整。数学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的多样性,以此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围绕文本知识点及相关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并且敢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自主探索。
  例如,在“时、分、秒”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动态视频形式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呈现指针行走过程,使小学生以直观的方式,灵活掌握时、分、秒计量及换算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提出疑问,两人一组共同绘制、研究时针、分针和秒针,熟练掌握各计量单位换算方法,明确该节课学习价值。在课堂互动和交流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反思过程中,优选最佳解题思路,并对文本中的时、分、秒换算及计量方式进行验证。
  总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需要考量的相关内容及问题比较多。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传统教学桎梏中跳脱出来,依据课程背景和教材内容,为小学生营造开放的数学课堂环境。通过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和学习,紧扣教材内容,使数学课堂具备动态化特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雪玲.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25):48-49.
  [2]程甜军.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及其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33.
  作者简介:黄美秀(1972—),女,壮族,广西都安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3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