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声乐演唱类节目在商业与艺术方向的共赢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国内综艺市场的疲软期,《声入人心》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节目内容和别具一格的剧场艺术与现代传媒结合的形式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在此,本文将从节目内容与构成、节目策划与宣传、节目思想与内涵等方面对该节目进行简要分析,阐述该节目在商业与艺术共赢方向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声入人心;综艺;商业;艺术;共赢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声入人心》是由湖南卫视制作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节目由舞台公演和真人秀两部分组成,由3位出品人在100天内对36位演唱成员进行分组打磨、陪伴成长,最终选出6位首席演唱者获得美声音乐会全国巡演和发行音乐专辑的机会。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来,该节目的形式、内容、取向和受众都占据了国内综艺市场的空白区域,加上选秀节目的饱和过剩,观众已逐渐对此类节目产生疲惫,甚至诸如《歌手》等竞唱类节目也开始走下坡路。《声入人心》的出现无疑令人眼前一亮。除此之外,音乐剧、歌剧等高雅的艺术形式与节目成员的名牌高校效应也提高了观众对于节目的期待值。在此基础上,加上节目组长期的策划筹备和后期的宣传工作以及在节目背后作为支撑的“音乐无阶级”的理念内涵,都为《声入人心》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一、节目内容与构成
国内选秀综艺长期以来都秉持着“胜者为王、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而《声入人心》则反其道而行之,使用的是非淘汰竞技赛制,这就使节目的重点落在了演唱曲目本身和节目组成员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上,减少了比赛带来的紧张感和斗争性,使观众在感受“钻研艺术”时得到的共鸣更加纯粹。同时,节目演唱曲目涉及的领域和涵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美声、美通、通俗、流行、音乐剧唱法等多种形式,选曲也涵盖了音乐剧选段、歌剧选段、流行歌曲、经典民歌等。除了歌者本身的表现力,节目专业的背景介绍和出品人的点评让大家对音乐剧、歌剧这些普罗大众以往不甚熟悉的剧场艺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节目对于成员的选择也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审美和欣赏区间,并在此基础上尽量选择了专业音乐剧歌剧演员和老牌实力唱将,以及部分科班在读音乐专业学生。从受众面的选择取向上讲,这样的构成能够吸引更多不同层面的观众,在各类人群中都有吸引潜在受众的潜力。而这样的选人模式,也使参与节目的成员拥有比较强的艺术共鸣和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演唱任务。加上全封闭的录制模式也使各成员能够更好地磨合与交流,不同年龄层和音乐领域的歌者们的排列组合形式也为节目增加了亮点。不同于以往选秀或竞演节目的是《声入人心》几乎不存在成员冲突,这使节目矛盾牢牢锁在演唱竞争本身上,因此,节目内涵的传达也更加纯粹。除了舞台演唱环节之外,节目也增添了真人秀的部分,这就使观众的视觉听觉神经不只为舞台竞演而紧张,也能够在真人秀部分得到一定的舒缓和放松。真人秀环节使观众能够对各位选手有一个新层面的认识,这对于观众对舞台演出有更多的体会了解,也不可不说是有助益的。
二、节目宣传与策划
《声入人心》节目组在该节目正式开播之前,进行了长期的成员筛选环节和节目试录,在此过程中不断对节目定位和赛制进行更改,以期更加符合节目原本所期望传达的音乐理念,并与36位节目成员的真实表现进行磨合,选取最为合适的策划方案,这样的严谨是节目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声入人心》的宣传文案延续了湖南卫视一贯的文艺风格,“我用声音追着光”,“他们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等宣传语,能够极力地打动观众,强有力地起到给人深刻印象的宣传效果。但《声入人心》的宣传比之策划和制作,其实是稍有不足的,它并没有使该节目如同《奔跑吧》等竞技类真人秀节目一样,在开播之前就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观看欲,但节目播出后,节目内容的优质、成员间的联动以及粉丝的自发宣传行为使该部分得到了比较好的补救。许多人通过微博、短视频等形式对节目成员产生了兴趣,从而引发了对节目的关注,而粉丝们的二次传播也达到了自然而然的宣传效果。由于前期策划上对于节目营销的欠缺,节目组非常聪明地采用了“顺其自然”式的宣传营销策略,如对于微博热搜的充分利用实质上对节目本身也是一种“抢救性”的宣传营销。且此类营销模式是从前的综艺节目较为少见的,也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声入人心》能够在前期宣传不足、后期宣传补救的情况下获得这样的宣传效果,也可以说是节目的一大特点了。
三、节目理念与内涵
《声入人心》的节目理念的完整构建,离不开节目制作方、参与音乐人和成员们共同的努力,无论是在节目片段中,还是线下花絮与成员传达的讯息中,整个节目团体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穿破阻挡的艺术融合趋势。从前观众对于高雅艺术和流行音乐不可“日月同辉”的观念被颠覆,而节目也并没有传达出部分人所预期的“高雅通俗鄙视链”观念,而是对于美声、流行、通俗、民歌、嘻哈等各类音乐形式都采取了包容吸收的形式,高阶音乐理念的表达无疑在制作音乐节目这一单纯的基础上拥有了更高层次的思想觉悟。节目结束之后,与节目相关的系列巡演、节目成员参演的音乐剧等都在如火如荼的制作当中,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场,开始欣赏由《声入人心》所关注到的新艺术形式,使从前“剧场艺术小众闭合”“演唱会被流行占据”等模式不复存在,而节目播出完毕半年后仍然存在的“长尾效应”更是显示出节目所追求的艺术与商业的共赢得到了实现。当今国内音乐市场的环境,流行与古典的占比相當不均衡,而大批观众在该节目的影响下开始涌入古典音乐市场,其实也为整个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机遇与挑战。
2019年6月14日,《声入人心》第一季获得了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综艺类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奖,这无疑是业界对于《声入人心》的制播成功和积极理念的肯定。《声入人心》所传达出来的对于艺术的至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信任、对于各类艺术形式的包容和钻研等理念,不可不说是最终获得这一奖项的原因之一。
当然,作为湖南卫视做出音乐跨界新尝试的这档综艺节目,它的短板也是非常明显的。《声入人心》的爆红由于上述的原因,其实具有不可复制的偶然性,如果摒去其中任何一项也许都无法成功。而“首席替补”模式其实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推进节目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且前文中提到的在宣传方面的疏漏其实也是节目前期没有溅起水花的原因之一。目前湖南卫视正在制作的《声入人心》第二季中,这些问题会否得到应有的解决,我们将拭目以待。
从2018-2019年度的节目收视和舆论反响来看,《声入人心》的制播可以说是成功的。而它的成功也正给予中国的综艺娱乐市场一个启发:艺术与商业并非不能共存,娱乐性和教育性也正在更好地融合。整体而言,综艺节目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节目内核和制播理念,不以博人眼球为目的的优质节目内容越来越为观众们所喜爱。结合我国正能量推行的社会舆论趋势,综艺节目要能够带给观众更多正面积极思考的理念,正在成为大势所趋。而《声入人心》所展现的艺术与商业共赢的结果,也证实了优质的制作与丰厚的盈利正在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姚文放.期待视野与文艺接受社会学[J].天津社会科学,1991.
作者简介:张安琪(1998—),女,汉族,江西省赣州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节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9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