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避震疏散场所体系构建与规划布局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避震疏散场所是抗震防灾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避震疏散场所布局安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抗震防灾救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避震疏散场所规模预测、布局优化方法探索等,构建安全可靠、布局合理、等级有序的避震疏散场所空间体系和空间布局,满足城市应对抗震防灾及其他灾害的需要,提高城市应对地震综合灾害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避震疏散场所;等级体系;规划布局;合肥市
  1  引言
  地震是自然灾害,也是地震综合灾害。避震疏散场所体系构建和规划布局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地震救灾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于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在抗震救灾中,对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应有更高要求,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城市的避震疏散场所规模预测、体系构建和布局优化等途径,旨在指导城市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实施和管理,以加快推进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建设,满足城市应对抗震防灾及其他灾害的需要。
  2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布局总体要求
  避震疏散场所主要用于人员的疏散与安置,科学的疏散与安置是减少伤亡、防止灾情蔓延的关键。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布局应坚持环境安全、综合避灾、平灾结合、就近疏散等原则。规划选址要求包括:防地震及其次生灾害要求,服务半径要求,对外交通要求,开敞与防火要求,人口分布密度与防灾分区要求。
  3  避震疏散场所需求预测
  对城市避震疏散场所需求和容量预测是合理布局避震疏散场所的重要基础条件,在城市避震疏散场所需求和容量需求预测中需要考虑地震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火灾、毒气)、危险源的分布,根据城市以往的灾害统计资料,分析城市灾害风险,合理判定城市的风险分布现状。依据城市发展现状情况,合理确定城市近、远期人均避震疏散场所面积,根据灾害影响分区,确定需要规划布点避震疏散场所的区域,在确定的该区域内,摸清现状中小学、公园绿地、体育设施等可作为避震疏散场所的分布和数量情况,并评价现有避震疏散场所的避震疏散防灾能力。在对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的基础上,确定规划需要布点新建的避震疏散场所数量和规模。
  4  避震疏散场所布局优化方法
  避震疏散场所布局优化是抗震防灾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公共服务设施角度,需要考虑需要避震疏散居民对避震疏散场所服务需求,在保证安全疏散避震疏散前提下,以最快捷、最大时间来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优布局。目前,建立城市避震疏散场所选址的数学模型很少,主要还是利用设施区位方法来进行避震疏散场所的规划布局。设施区位方法是指在满足最经济、最短距离、最大市场份额等一定的优化条件要求下,对设施进行规划布点最佳位置的一种方法。
  本次避震疏散场所的布局优化主要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抗震防灾避震疏散的特点要求,在城市空间发展基础上、按照防灾分区和管理责任,规划构建三级联动的避震疏散场所网络体系,确定市级、区级及社区级避震疏散场所体系,优化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避震疏散场所布点,考虑对避震疏散居民服务的公平性,在避震疏散场所所服务范围内,使避震疏散者能用最短的时间到达避震疏散目的地。
  5  避震疏散场所分类与等级体系构建
  5.1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等级分类
  根据地震灾害特点及城市避震疏散条件,规划合肥市避震疏散场所主要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与场地、广场、学校校园内开敞空间等改造或新建,按照平灾结合原则,规划形成中心避震疏散场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和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三级避震疏散场所体系。
  5.2  避震疏散场所有效面积确定
  公园绿地、城市广场、学校综合防灾有效面积率按照排除山体、水面等其他用地外,可用于防救灾空间的分别占总面积的60%、80%、30%计算。
  5.3  避震疏散场所体系构建
  依据合肥市抗震防灾空间的避震疏散分区,在主城区范围内,以公共绿地、学校、公共体育设施等为基础,规划构建以应急避震疏散场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及中心防灾场所为抗震避灾据点,以避震疏散通道为内部疏散命脉、避震救灾通道为对外联系纽带的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空间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等级有序的避震疏散场所空间格局,为灾民提供抗震防灾及避震疏散的安全保障。
  6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布局
  6.1  中心避震疏散场所布局
  在合肥市主城区范围内,结合城市开敞空间资源和人口分布、重点防灾区域、服务范围、河流铁路等的分割因素,按照均衡布局原则,规划12个中心避震疏散场所,主要沿高速、公路等对城市外交通干线及出入口设置,每个城市防灾组团至少规划1座中心避震疏散场所,服务半径5~10公里。各中心防灾公园主要承担本行政区内和统筹协调周边地区的防灾避险应急疏散功能,有效防灾用地面积1000公顷,可避震疏散人口约190万,人均有效避震疏散面积不小于5.2平方米。
  6.2  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布局
  考虑人口分布、重点防灾区域等因素,结合合肥市现有及规划的开敞空间资源、体育场、学校等分布情况,规划固定避震疏散场所81个,有效用地总规模1300公顷,可疏散人口310万,每个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用地规模大于等于5公顷,服务半径3~5公里,人均有效避震疏散空间不小于4.2平方米。各防灾分区内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与中心避震疏散场所可避震疏散人口需满足本区需求。
  6.3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布局
  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是社区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紧急避震疏散的第一选择场所,要满足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避震场所。
  在合肥市主城区范围内,紧急避险绿地规划结合社区为单位进行布局,其中,中心城区共划定58个社区紧急避险单元,规划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主要结合居住社区中心、中小学、体育馆、居住区绿地及广场、单位附属绿地等就近设置。 规划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有效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步行300-500米(步行时间不超过15分钟),人均有效避震疏散空间以不小于1.3平方米。
  7  避震疏散能力校核
  根据以上避震疏散场所体系规划,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校核规划避震疏散场所避震疏散能力。至2025年合肥市主城区城市范围内规划人口预测约650万人;依据历年人口比率数据统计,合肥市暂住人口约占总人口25%,则规划期末暂住人口约160万人。据国内其他城市灾害发生后的调查,此类人员绝大部分将离开合肥,仅需在灾时提供紧急避震疏散场地;长期避震疏散场所实际安置人口约490万,另需考虑外来救援队及志愿者人员约10万人,从而确定2025年实际需提供长期避震疏散场所人口约500万人。中心避震疏散场所12处,可安置190万人;固定避震疏散场所81处,可安置310万人。总计长期避震疏散场所可满足约500万人防救灾使用,并预留有部分机动场地空间。
  8  结语
  避震疏散场所是城市重要的抗震救灾防灾的公共安全设施之一,本文从城市避震疏散场所规划与建设重要意义、规模预测和布局优化方法探索等方面,构建安全可靠、布局合理、等级有序的避震疏散场所空间体系和空间布局,并对城市避震疏散场所体系的疏散能力进行校核和评估,以确保规划避震疏散场所体系能够满足城市应对抗震防灾及其他灾害的需要,提高城市应对地震综合灾害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合肥市规划设計研究院.合肥市城市避震疏散场所规划
  [2]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综合防灾规划
  [3] 李改维.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58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