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丁桂香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独立思考能力也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校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时,应该掌握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讲解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含义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学习一些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字。而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这些数学符号或者数字以后,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形象特征。在今后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一些相似的问题时,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符号具体形象化,而这个转化过程,就是表现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其次,数学思维能力可以表现在学生在解决某一个难题时整个思维方式的一个体现。例如,学生在考试时遇到了一个特别难的应用题,其中,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需要综合利用之前学习的很多的数学理论知识。而且这其中还牵涉到了一系列理论知识运用的顺序问题,如何理性有顺序地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难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懂得如何去组织利用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
  二、小学数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去教,学生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去取得进步。是所有的教师应该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所以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时,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去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难力。
  1.情境教学,鼓励学生实践学习
  上文中我们有提及数学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任何知识都不能孤立的存在,而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组合并一起运用于某一特定的情境中,所以,数学学习需要去创设情景,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刺激他们的大脑,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比较具体形象的层面,而数学课堂上的知识往往是理论和抽象的。所以老师应该针对小学生这一发展规律,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小学生开创思维能力。例如,给同学们讲《小明过生日》的故事。学生爱听故事,兴趣很浓。听完故事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小明今年几岁?过第几个生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明的爷爷为什么才过15个生日?故事涉及哪几个时间单位?教师由此十分自然的引入课题。对于爷爷只过了15个生日的原因留下个“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抓住已学的知识去思考,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原来爷爷是2月29日出生的,4年才过一个生日。学生在这种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不断的开发自己大脑中的形象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记忆老师上课所教学的内容和知识。而设置的相应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切身的去参与到教学课堂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学习经历,可以加深理论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这样学生在今后生活中遇到相似的场景,就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进一步对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境教学,积极鼓励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课堂活动之中。
  与此同时老师还可以播放相关的动画、PPT、相关图片等,以便更好的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很好的认识这些知识,而且还可以了解这些知识的功能,能够很好的将其运用于实际的学习中。这样不但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也为之后应试中的数学问题解决做铺垫,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夯实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2.分清主次
  在现在这个大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应当及其精华,去其糟粕。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现在课堂上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主,老师一个人在讲而不是学生也参与其中,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学生也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设问、小组合作解答问题。老师应该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
  3.适当的提高练习题的难度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课题,让学生去巩固老师上课,说教授的数学原理。除了基础的巩固练习,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提高,所以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适当的提高学生练习题的难度。每当学生通过利用自己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一定的排列顺序,合理的利用,并与相应的难题进行结合,经过这一列思考的过程,学生最终能够解决难题,那一刻,学生就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还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拓展自己的思维。
  4.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的数学理论知识,往往是概括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测算物体高度时。可以向学生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学生在家里吃饭时用的筷子,他们的高度是多少呢?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去测量自己平常在家里吃饭时用的筷子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把数据都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这样学生在理解教师所讲授的一些测量方法时,就会有更加深切的体会。这样老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学生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从而提高自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生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他们的思维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目标。结合情境和实际生活,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秀兰.试论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4, [2]黄礼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未来英才,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82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