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海英
【摘要】语言表达是人们进行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想要拥有比较高水平的表达能力,就必须要经过不断的训练,才可以实现。新课改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所以只有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才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人类进行语言的创造,不管是哪一种语言,它的基础功能都是进行表达。语文具有交流沟通的作用,也可以进行情感的表达。它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语文标准中,要求教师增强学生的语感和对语言把握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这一部分的培养当成一个重点。下面就从这个要点出发,具体地分析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况
(一)太过于重视创新,轻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就很重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很多创新的课程,却没有关注到学生一些基础能力的提升,像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当让学生起来解释一下自己想法的时候,学生都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没有办法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没有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发展。在有些小学语文课程中,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比如在课程中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可学生刚开始讨论,教师就让学生停止了,然后让小组代表来进行回答。只要这一个学生回答得好,教师就会很开心,其实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三)课堂气氛压抑,没有办法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不同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他们不能很好地要求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那么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无法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有机会说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很珍贵的东西,教师们要对其细心呵护,才可以让他们生根发芽,从而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就成了一个机器,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进行课程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想法。在学生想要进行表达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参与欲望,让他们养成勇于表达的习惯。
在进行课程之前,教师可以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张开嘴练一练。一开始可以安排规定的顺序让学生轮流讲一讲,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打消他们的紧张情绪,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讲一个小故事,或者是读一篇小短文,要求每一个字都清楚地发出声来,声音要响亮,有始有终。逐渐地就要求学生口头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是一些古诗。这样时间一长,教师就可以随机地选择同学进行口语表达,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站起来表达,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在组织具体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空出来一部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相关的问题,不仅要他们表达出来,还要鼓励他们写一写。有时候学生会很喜欢表达,但是让他们用写的方式,他们就会觉得很困难,这就是光说不练的原因。所以要设计一些仿写、想象写、续写、读后感和想说的话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动起笔来,写的质量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表达出来自己想要说的内容。
(二)优化课程的结构,设计多样化的形式
1.构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有话可以说。例如在学习《迟到》这一节课的时候,里面就有作者挨打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情境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演绎中感受父亲和“我”的情绪。之后再要求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接着再站在其中一方的角度上写一写心里话,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使用插图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想象力。画面可以扩展成文字的说明,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材里面的插图就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也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一些具体的画面,想到文章情境中的具体动作和表情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活动打下基础。
3.留下一定的空間,让学生成为辩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留出来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把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突破口,带领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不附和别人的意见。在具体的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找到最后的答案。
4.选择关键词语,组织说话训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找到一些关联词语,这样才可以找到导入口,让学生通过这些关联词语来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同时清晰的板书也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它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这种方式就可以在进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时候,增强学生的概括能力,获得良好的效果。
5.注重朗读,感受词汇的情感。口语表达是思维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情感的一种表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用配乐朗读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从而增强自己的语感。不过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不能够只使用一种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三)教师要做好榜样的力量,给学生更加详细的指导
教师要以学生的独特点为基础,构建练习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当学生有了一些进步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果教师只是进行训练,不给学生详细的引导,这样就会让学生找不到重点,从而没有办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进行练习时,也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总结规律,给学生详细的指导,组织他们进行练习,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示范课文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在这之前要求学生熟悉相应的片段,在一些重点的地方进行指导。当学生的情感要求达成了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加上一些辅助的动作和表情,深入地研究课文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灵感也会随之而来,从而在具体的朗读中,加入多种感官体验,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
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外在语言能力,也不能忽略学生内部语言的表达。当学生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那么就是内部的语言。所以教师要经常引起学生的思考,对他们思考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内部语言,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进行外在表达的想法,从而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保证,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时间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教师想要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给他们更多具体的指导,就需要教师自己拥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师自己的能力提升了,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理解相关的语言,选择合适的语言来增强自己的表达效果。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大胆地说话,做到言之有理、有色、有声。
参考文献
[1]刘艳华.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J].新课程,2016(34).
[2]田园.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