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的“新”常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口号已经家喻户晓,全民运动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体育运动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它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追求,贯穿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高中作为提升身体素质的黄金时段,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体育课堂,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到每一节体育课堂,顺应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的“新”常态。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的“新”常态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 项目教学 “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134-02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其中身体素质的提升在学校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项目教学法作为高中体育课堂科学的教学方法已呈现出“新”常态。
1 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1.1 发展历史
项目教学法产生于欧洲,受到欧洲劳动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欧洲18世纪的工读教育,美国19世纪的合作教育是它最早的雏形,一直到20世纪中后期它才逐渐趋于完善。项目教育模式属于现代教育的形式,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建立,主要内容是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通过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来促进他们对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的适应,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1.2 基本含义
项目教学法即跨专业课程,“项目”是教学形式,一个“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以使学生养成用完整的思路解决问题的习惯。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一个项目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实施、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实施过程中教师也可做出恰当的指导,严格遵循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顺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传统的教师直接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模式相比,项目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主体的局面,而以引导者、监督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1.3 特点
(1)课堂效率高。在项目教学法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体育课堂,教师全程指导,学生专注于项目的完成,分工明析,提升了课堂效率。
(2)教学效果明显。项目教学法在短时间、小空间的范围内进行,见效快。
(3)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学生从原理入手,再将原理运用到项目的分析、工艺的定制上,最后还要将成果与理论相比照,确保二者的统一性。
(4)目标指向性强。对于学生来说,项目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从简单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对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学校方面,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建立新的课程理念,提高办学思想的深刻性,推动学校课程体系整体完善。
2 高中体育课堂采取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项目教学法通过方式的创新,增加了课堂的新鲜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在项目探讨的过程中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对终身的发展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再次,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现的平台,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自己的体育学科素质,也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3 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的“新”常态
3.1 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
项目教学从产生到发展完善,现如今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实践性课程,它不再附属于某门理论课程或主干课程,也不为某个学科所限制,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使它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它涵盖了至少两门课程以上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了跨学科综合。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法的指导下,通过对项目亲身的体验,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同时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结合理论与实际达到发展能力的目的。
3.2 师生在项目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合理
传统的项目教学以指导教师为课程活动的唯一中心,随着项目教学的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意志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而是充当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监督者、指导者,主要起宏观把控的作用,在项目确定目标的第一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在制定计划和项目实施的二、三阶段学生完全处于教学的中心,教师则自觉退居活动的次要位置,到最后总结评估和分析得失阶段师生则共同为中心,为整个项目收尾。
3.3 项目教学法朝着开放、双向、互动的方向发展
封闭、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强调独立自主学习的项目教学法刚好弥补了传统方法的局限,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自由发挥,减少了条条框框造成的束缚,学生也可以与指导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分享给他们,甚至可以针对老师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质疑,将知识和技能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3.4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测评项目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身体素质的达标率,为了保证这个达标率,就要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特质,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场地和具体的器材,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例如对于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学生,可以组织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等球赛;针对富于冒险精神的学生,可以尝试独轮车、单双杠、滑板、轮滑等具有挑战性的项目;针对活泼好动的学生,可以组织太极拳、體操、武术等有节奏、韵律感强的活动;对于内敛安静的学生,可以开展踢毽子、跳绳、滚铁环等较简单的活动。
3.5 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日趋浓厚
项目教学不仅是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课标的进一步深化,而且深刻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公平性、社会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获益。毫无疑问,教师应以“育体育艺,扬趣扬长”为出发点,结合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针对学习效果,对每个学生做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并在班级内予以公示,这样,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相互比照,相互学习,为他们后面的学习提供前进的动力。
3.6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着力打造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新”常态
强健体魄,促进成长,构建和谐的校园成长环境。“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是“阳光体育”的核心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行小组精细化管理,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达到小组成员优势互补的目的。同时,将文化课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锻炼融入到小组的集体活动中,实现强健体魄和健全心智的双赢互促,构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4 结语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参与创造实践,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是关键,从中学生可以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问题思维,增强实践能力。“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扩大眼界,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随着高中体育课堂项目教学新常态的发展,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此,教师和学生可以得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爱爱.项目教学法在高校体育院系武术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2] 陈新.项目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实现[J].当代体育科技,2017(4):243-244.
[3] 杨少雄.项目教学视角下的高专体育教学内容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8):166-167.
[4] 刘永涛.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8(1):108-109.
[5] 周会俭.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探索[J].运动,2015(14):62-6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0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