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实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云计算背景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不仅危及股票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更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所发布的财务报告。本文着重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出现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系统风险、控制风险与测试风险三个方面,并针对这三种新风险,提出了若干条建设性的意见,力求在注册会计师的实务工作中,减低其审计风险出现的概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云计算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云计算背景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出现了上市公司通过财务粉饰与信息的选择性发布,向公众发布过度乐观的财务报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通过独立审计,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公司的管理层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通过权力寻租方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做出对公司有利的判断。由于云计算背景下提供的各种便利,近年来注册会计师出现审计风险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审计风险不仅危及股票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转,更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所发布的财务报告。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相关理论
  1978年以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在过去的40多年间得到了“井喷式”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人数与所系规模,还是从事的业务范围,都比之前有了较大范围的扩展。与此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还不是十分成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与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出现了一大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件,如民源控股、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夏等,这些案件的集中爆发,可以说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问题的突出的体现。
  (一)概念与构成要素
  审计风险这个核心概念主要指的是注册会计师主体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进程中,对企业出现的漏报或是错报等情况给予不太符合现实的意见或是报告文件。鉴于全社会个体对其审计过程和结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主体所面对的审计风险也是有所增加的。通常而言,审计风险这个核心概念重点包含三个构成要素,即控制风险、固有风险以及检查风险。控制风险强调主体未能对其行为进行适当把握所导致的;固有风险突出排除了与被审计者相联系的各项制度后所致使的;检查风险强调主体在进行审计过程中没有发现的本身不合规的情况。
  (二)本质特征
  一是客观性,表明这种风险在整个审计工作的进程中是一直存在的;二是普遍性,表明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来源很广,风险的存在并不是独特的;三是偶然性,重点强调的是主体自身行为导致风险的出现,譬如专业性不够、粗心等;四是可控性,突出這种风险虽然没办法在进程中完全去掉,但是主体可以通过一定手段使得风险在某个范围内。
  (三)相关理论
  在探讨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相关问题时,主要的理论包括两个,一是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是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就担任着监督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之间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的角色,对代理人代理行为起着监督的作用。二是逆向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劣币驱除良币”市场逻辑下,专业胜任能力较差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恶意降低收费标准来获得业务,在“逆向选择”效应下,注册会计师发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二、云计算环境下审计风险出现的新趋势
  2015年,我国政府部门发布了有关“互联网”“云计算”相关的文件,意味着我国逐步进入了高技术发展时代。在“互联网”“云计算”环境下,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也出现了新趋势。主要有系统风险、控制风险与测试风险。
  在实务工作中,云计算环境下审计风险出现的系统风险主要是指对系统里数据的窜改或是不符合实际的利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云计算背景下所可能存在的各种病毒、程序错误或是线路不通畅所导致的,与传统背景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相比,云计算背景下所存在的这种系统风险导致主体在工作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注册会计师在实务工作中,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还有便是控制风险。其一,这种控制风险主要体现在云计算提供的网络环境下主体采用不同账号、密码来对其职责、工作进行划分,然而,基于上述情况有可能出现重叠权限问题或是跨责任越权问题,从而使得各种内部控制的手段失去效力。其二,主体在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记账凭证的录入、填制工作时,有可能出现人为的错误或是前后出现时差,这也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中的控制风险。
  实务工作之中出现测试风险主要是因为软件的不定期更新或是软件对应的平台发生转移。上述情况很容易导致在实务工作中各种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不能及时提取或是实时保留,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测试风险。
  三、云计算环境下规避审计风险的措施
  第一,重点规范审计过程中数据获取的方式方法,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禁止在录入数据的设备中直接删除相关数据、及时对企业的各种情况进行取证分析、必须做到完整、系统的记载审计全流程,DNS日志等;当然,也通过业务创新,提升内部审计水平。如对部分业务进行外包,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专业的审计人员。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财务信息报告体系与氛围。
  第二,优化云环境下的依托平台,利用多样化依托平台和技术手段,将审计需要的支撑软件、技术工作等进行一体化操作,重点在于优化模块的效力,可以新建错报风险、报告文件等主体内容,与此同时,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云技术进行远程操控、监督等,若是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可以立刻提供预警功能;不断优化审计流程,保障审计结果的合理性。引入风险识别机制,通过对从审计的计划开始,到审计工作实施,指导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都要不断地进行测试与改进,不断的修订方法与更新获取的数据,从程序上保障审计过程的清楚清晰,公正公开。
  第三,利用云技术手段降低审计过程中的各种误差,采用数据自动生成功能来规避数据录入进程的人为错误,与此同时,有必要提供标准化的模板,减少因词义表达不准确所导致的风险。除了要掌握公司的审计相关的问题之外,还需要彻底了解所审计对象的经营情况与风险评估等外在信息。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用多种审计程序对所得到的审计证据进行调查,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林兢,苏秋云.未决诉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意见[J].财会通讯,2019(21):35-39.
  [2]赵辉,韩志霞.经营不确定性、供应链集中度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感知[J].财会通讯,2019(21):44-47.
  [3]付达院,杨静怡.互联网背景下审计发展趋势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07):80-82.
  [4]吴昊翔.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控制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9(07):30-33.
  [5]李永稳,黄永生.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财会学习,2019(17):161-162.
  [6]许汉友,朱鹏媛.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控研究[J].会计之友,2019(09):136-142.
  [7]李一叶.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管理[J].纳税,2019,13(11):77-78.
  [8]上海审计学会课题组,林忠华.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审计研究,2018(03):40-46.
  [9]谭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剖析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和防控管理深层探讨[J].财会学习,2017(18):138-140.
  作者简介:
  顾建莉(1981.10-  ),女,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中级职称,从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92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