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与“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本文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探讨了其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融合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与精神标识。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并蓄地汲取和融汇了儒、道、法、墨、释等诸家想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既能为我国国家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也能以东方文化的魅力,为世界发展贡献生存智慧与发展能量。在小学阶段,语文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好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分析
对小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可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和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及家国意识、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因为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融汇了很多爱国、励志、德育等内容,彰显了先贤们的高尚情怀与伟大人格,这些内容能鼓舞人心,传递正能量,使学生在敬仰与敬佩中,也不自觉地受到同化,进而形成为国立身、为民请命的人生志向,分发图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中华梦实现而上下求索。此外,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文化及道德素质,使之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奠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深挖教材蕴含的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彰显着我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身心特点,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也极具裨益。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课程教材的研究,深度挖掘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并将其在教学中与语文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深切地理解和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认可和接受传统文化,實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二)创新语文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小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才会乐于学习和接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将语文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坚持做到以生为本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方式生动有趣,这样才能达到以趣激学,提高语文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音视频教学资源等,营造出传统文化教育情境、氛围,如在教师中张贴传统的名言警句;在教学中,利用角色扮演、情景剧营造、播放教学资源等进行辅助教学;结合传统节日组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师生共同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可利用多媒体来创建教学情境,将作者的写作背景呈现出来,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对待亲人朋友;在学习《晏子使楚》时,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验晏子的爱国情感,尊严,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分析为什么晏子能做到这样?我们又该如何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等。这样,就能在熏陶渐染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的情感。学习《苏州园林》时,可利用音视频资源,从多个角度展现苏州园林的美,并将我国传统园林教主艺术的文化内涵,适时地诠释给学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深厚内蕴。
(三)诵读经典,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诵读经典是学习语文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现在,诵读经典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名篇名著中,文本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这些文本都从不同维度,较好地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可以深入到字里行间,把文学作品转化为自己的言语,与作者超越时空进行对话,将无形的情气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鉴赏文学作品,体会作者的心境与情感,主动汲取和接受传统文化的涵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优秀文化作品,同时,还要综合应用本土历史资源、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传统习俗等,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如诵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要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诵读“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时,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等。
(四)拓展语文第二课堂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语文第二课堂是学生内化知识,提高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平台。在语文第二课堂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书籍、节目、讲座、传统文化系列视频欣赏、学写毛笔字、历史剧表演等等,指导学生阅读积累传统文化素材,使学生从中汲取精华为己所用。这些活动形式不仅能促进语文第二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引导,以文育人,将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其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凤.让传统节日文化扎根小学语文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10.
[2]王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3]任金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J].决策探索(下),2019(06):93.
[4]王永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9(19):1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0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