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心理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心理学教育领域不仅与国外心理学教育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同时也对国外心理学教育先进经验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吸收与创新应用。但应当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心理学专业教育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学教育的不断优化与发展,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未来实现我国心理学教育大发展、大进步的需要。应当看到的是,这些问题既是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也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心理学教育发展进步需要顺应的几大重要趋势。文章正是在这些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心理学教育发展出现的趋势进行分析与阐述,展望未来我国心理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遵循。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26-02
  一、多元化研究取向
  当前,在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基本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取向体系,这也是为了应对当前社会中以心理学应用来推动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心理学教育领域多元化的研究取向中,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取向、建构主义取向、认知主义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等几大取向。显然,这四种取向每一种取向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视角与侧重点。因此,可以说多元化取向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中,对于研究对象类别的一种归类划分方法,它有利于提高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将之映射在心理学教育教学中,则有利于学生对各个类别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心理做出更好的把握。并且,随着多元化取向所涉及的人群基础在我国越来越广泛,多数开设有心理学专业的学校对此也比较重视,纷纷开展多元化取向指导之下的研究工作,并在具体的心理学教学中加以体现和应用,这既是心理学专业发展的一种要求,也是应对社会客观实际变动需求的必然之举。因此,可以说在心理学教育中的多元化研究取向,必将成为未来心理学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系统化的教学
  在我国当前的心理学教育中,教学过程中的系统化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并且这种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我国心理学教育正处于一种发展与完善的阶段,教学过程的系统化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科之间的系统性联系程度不够等方面。虽然单科的课程之内基本上都有着较为完备的系统体系,但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系统体系性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心理学各子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的、紧密的、联系性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心理学学术界和广大心理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并且,这种研究内容的系统化也应当体现并贯穿于学科教育的各个过程中,体现在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方面。如何通过系统化的专业教学,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盘活,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才是心理学教育的主要追求。与此同时,对于社会中产生的涉及心理学方面的新内容、新挑战,多数开设有心理学专业(院、系)的院校,并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从而将之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当前的教学系统与体系进行更新与创新能力的不足,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对于心理学教学中的系统化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既体现在教学体系与教学科目的系统化,也体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化。并且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心理学专业来说,这种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它既有利于彰显出系统优化组合以后的心理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同时又能将教学内容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降低其抽象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未来,随着我国心理学教育的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中的系统性与发展性必将得到重视和增强。
  三、细分化研究对象
  在我国心理学的教育中,也存在研究对象细分度不够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对当前社会中新出现的群体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将其划分在传统的对象范围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涉及的也比较少,即使偶有涉及也只是浅尝辄止,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虽然心理学教学的目的重在给学生提供一种方法上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掌握相应的专业能力并运用这种专业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对于新近的社会群体,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对教学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价值性和典型性的参考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这种新近的心理学研究对象为例,进行案例上的分析和方法上的引导,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并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可以说,在我国当前的心理学教育中,多数院校和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进行研究和拓展,促进研究成果的教学转化。这既是对心理学专业研究的一种完善,也是对心理学教育的一种促进,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心理学教育研究对象细分化趋势的发展。心理学作为一种与社会实际生活结合程度比较密切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具体变动,必须跟随社会客观实际发展变动的脚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复杂性和新异性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专业的分析角度、对策思路与解决方法。同时,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对此加以注意和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养成观察社会变动、观察社会角色构成的习惯,并且去锻炼和提高相应的实践能力,这也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对心理学专业学生和人才的要求,更是衡量其实际能力的一条重要参考标准。
  四、生态化研究情景
  研究情景也是我国心理学教育中的一个关键内容。由于心理学本身就是一种情景化和实用性色彩很浓的中间学科,对于心理学的教育来说自然也要侧重于这种情景化。当前,在心理学教育中,研究情景的生态化也是一种趋势。所谓生态化就是指研究中的情景要尽量贴近现实,能够还原现实中的各种自然因素,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相对真实、自然的环境,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这种生态化不仅侧重在背景上,还要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因素为依据进行教学设置,为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和有利的参考与引导。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影响因素的设置,这样既能够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贴近,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这种生态化研究情景,也能够对心理学专业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研究对象进行较好的体现和展示,并将其灵活地加入实际的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更加生态化的情景,引导学生对这些新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最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对于当前的教学环境来说,在心理学教学中实行研究与教学情景的生态化,也有着极大的可支撑性因素和现实条件基础。当前,多所院校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都为具体的教学设置了生态情景,主要通过心理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学教学与科研活动,去实地接触被试者和来访者,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和教学情景的原生态化。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具体实践和操作能力,从而巩固和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研究情景的生态化在当前也得到了许多心理学教学人员的认可与推崇。在未来,研究情景的生态化还将进一步持续推进和发展。
  五、特殊性与普遍性并重
  在心理学的教学中,特殊性与普遍性并重既是在当前的背景中展现心理学教育的特点和魅力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心理学教育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这种特殊性与普遍性并重,并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简单结合,而是依据学科的内容,对学科中所体现出的带有普遍性原理的知识和特殊性原理的知识进行并构重组并加以阐释,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的处理,将社会实践中普遍性的问题和特殊性的问题并重,同时寻找相应的解决思路,并在日常教学中加以体现。在心理学的教学中,只有做到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科内容,释放学科活力,做到学科的优化与发展。在具体的应用上,当前有一部分院校已经积极进行探索,即根据院校原有的教学安排,通过网络、调研以及专业会议等形式,将一些专业中所体现出的新内容,按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进行划分,寻找适合与教学相融合之处进行应用。在特殊性上,主要是将专业中不同类别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所体现出的特殊性进行总结。在普遍性上,主要是将在心理学上所展现出的涉及广泛人群的内容进行区分与总结。最后再依据特殊性与普遍性结合的原理,进行对比式教学,或者发散式教学,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总体上来说,我国当前的心理学教育正处于内外结合蓬勃发展的上升期,同时也是挖掘自身学科发展潜力、增强学科本身实用性的上升期。在这个上升期中,我国的心理学应当积极加强与国外心理学专业教育领域前沿的联系,对研究领域和对象进行更加细分化的研究和探索,顺应和准确把握心理学教育领域发展的最新趋势,并最终将之融入高等院校心理学学科教育过程中,以此推动我国心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菁.浅谈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教育现代化,2018(37):184-185.
  [2]邢飞儿.新时期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现代交际,2018(7):115-116.
  作者简介:蒋含笑(1993—),男,安徽霍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杜勇芝(1987—),男,山东聊城人,农艺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心理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0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