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孤独症儿童治疗作用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晓曦
摘 要:近年来,“孤独症”倍受国际医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界关注,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艺术,能超越言语,表达情感世界,能增强信心,打开自闭之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将音乐活动融入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中,探索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效用,以期提升他们的社会技巧、稳定情绪、增加学习动机,并让孩子快乐而有自信的成长。
关键词:孤独症 音乐治疗 作用
一、概念界定
1.孤独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先天脑部发育受损而引发的障碍疾患,一般三岁前发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障碍、沟通相互性缺损和重复出现刻板固执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孤独症儿童大概有300-500万,全球孤独症的发病率在逐年攀升。
2.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简单理解即为采用音乐所做的心理治疗。美国国家音乐治疗协会在1997年出版的《Music Therapy as a Career》一书中有详细界定:“把音乐的成就当作治疗目标令音乐达到复原、维持及改善个体心理及生理健康的作用,使个体在行为上带来良好的改变。此改变使个体能在进行治疗后,对自己及所生存的环境会有较大地了解,进而达到适当的社会适应。”①
二、音乐治疗的溯源与发展
从古至今,音乐与人类密不可分,音乐具有帮助消除心理或生理疾病的作用。西方关于音乐疗效,可以追溯至古埃及的“音乐为人类灵魂妙药”;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曾有类似的说法,此时音乐有驱魔、宣泄、净化等部分医疗、宗教行为;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结构性音乐,起到增强身心发展与抵抗力的功效;1950年,美国国家音乐治疗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音乐治疗学的国家协会。
1980年,美国音乐治疗学家刘邦瑞教授将音乐治疗介绍到我国,1989年成立“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我国音乐治疗起步虽晚于西方,但对音乐治疗功效早有记载,远古时代,“樂先薬后”,炎黄文化之历代圣贤均视音乐为药,可养生延年;伏羲发明陶埙、精造琴瑟,亦乐亦药,调理百病;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里对五音治疗五脏之病有详尽的论述。
三、音乐对孤独症儿童治疗的作用
孤独症儿童音乐活动,主要方式有音乐游戏、乐器敲击、即兴表演、音乐情景剧场、音乐故事联想等,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可以创造轻松、舒适的空间,帮助他們自如的接受外界刺激,维持优势能力的同时,提升弱势能力,音乐就像雨后彩虹,为他们的不幸生活洒下五彩光芒。
1.促进动作发展
音乐教学活动可运用身体不同部位,通过乐器操作、触摸游戏、肢体动作,来改善僵硬或萎缩不用的四肢肌肉,促进感觉动作之协调功能。“火车之旅”、“一起来玩彩虹带”、“走走停停”等活动,从局部身体到大肌肉伸展的训练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
“火车之旅”运用多种乐器来完成适当的身体动作,依照患儿的能力分配乐器,钹、小鼓、蛋沙铃用于单手训练;海洋鼓、雨声鼓用于双手训练;火车汽笛用于嘴部训练。患儿在了解到自己所代表的奇妙的“声音”之后,便在老师“火车之旅”的故事讲述过程中配以声响。
彩虹带的使用,是代替了物理治疗常用的工具“弹力带”,应用于团体活动,可以在“我们一起举高高,一起放低低”的口令下做蹲起动作,也可以“向左、向右、集中”三个方向传送,过程中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和足够的肌耐力。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打击乐器的使用可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大小肌肉运动,对促进孤独症儿童动作发展十分有效。
音乐运动“走走停停”,旨在应用进行曲风格的儿歌,训练患儿腿、脚等肢体协调运动,行进中的音符与停止等待的休止符作为“走”与“停”的重要指令,此部分内容建议放在课堂的开始部分,患儿随着音乐进场,有强烈的活动仪式感,体现了主人公精神。
2.改善认知水准
认知能力,主要指所谓的智力以及学业成就所需的听、说、读、写、记忆等能力,小到空间概念,大到吸收知识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孤独症儿童中70%表现出智力落后,10%智力超长,20%在正常范围,他们对周围事物无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音乐具有唤起的作用,可提升感知和思维应用能力,丰富其理解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些孤独症患儿是从自我认识元素之感知能力开始着手训练的,认识自己的五官、形象甚至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沙铃摇摇摇”活动中,患儿手拿蛋沙铃,老师哼唱歌曲,歌曲唱到哪一身体部位,患儿就用蛋沙铃指出目标身体部位上。蛋沙铃是适合大部分儿童把握的乐器,能发出美妙的“沙沙”声,形状小而圆,患儿游戏过程中,也不会因为动作控制能力较差而伤害到自己。教学设计除了安排“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还可以让患儿“指认别人的身体部位”,同时达到互动的目的。
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应注重因材施教,因为每位患儿的障碍症状不尽相同,有的听力方面弱、注意力差,那就可以采用乐器音色辨别、节奏说白训练方式提升听辨能力和敏锐度;如果感知能力康复的效果很好,可以进一步运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和“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开发想象、创造提升。
3.诱发语言互动
音乐活动能增加语言表达技巧,利用听音乐、说唱或者律动活动,可改善障碍儿童的口语互动。“上课歌”、“问候歌”和“再见歌”是结构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孤独症儿童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除了在教学环境上尽量保证不变以外,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也是重要因素,从歌曲的架构上来说,尽量保持不变的曲调,歌词随着“上课”、“下课”而改变,才可以让患儿自然的接受信号,听到旋律或歌词便知道课程的开始或结束。在这部分音乐活动中,最主要的环节是患儿跟着轻快的音乐向老师、伙伴们问好,提升日常互动用语的使用。
即兴创编是奥尔夫音乐的核心内容,也是丰富患儿语言的有效手段。在特定节奏与旋律中创编歌词,歌词的内容可以选用诗词、童谣、谚语,从短小的篇幅入手,结合乐器、舞蹈等元素,让孤独症儿童参与进来,还可以利用游戏环节充分调动患儿发声和大喊的欲望,比如游戏中“解锁密语”的设定就足够引起孩子们的好奇。 4.增进情绪管理
“音乐能够通过想象,将令人们痛苦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逐渐转化、升华,达到平衡及满足人的情绪,并使这种情绪经历最终成为自身的精神财富。”②形容情绪的成语有很多,如“喜极而泣”、“坐立不安”、“义愤填膺”、“感激涕零”等,从高兴、愉快、感激到焦虑、紧张,最后到害怕、生气,情绪的多元与丰富,带给人们多彩多姿的生活。情绪如果处理得当,在社会交际中得心应手,如果处理不当,则体现出欠佳的社会适应性。孤独症儿童情绪反映不稳定,会有脾气大、难控制;一个人躲在墙角;大哭、怪叫、吐口水等行为。个训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提升情绪管理方面卓有成效,但需要给他们配备专属的特训教师、不变的教学空间和固定的教学模式等稳定的环境。
当不良情绪出现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抱”,让孤独症儿获得安全感。“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中,有“抱抱”、“亲亲”、“陪陪”、“夸夸”等表示亲昵动作的词语,教师可以借此曲境,渐渐与患儿一起做律动动作,拉近彼此距离。
特训音乐活动“情绪卡片猜猜猜”中可以指定几种不同类型的情绪卡片,比如:开心、伤心、生气、满意等,通过不同的节奏、节拍去诠释抽到卡片上的情緒音响,有的孤独症儿抽到“生气”,他需要表现出气球爆炸的声音,所以需用双手在打击乐器上重拍。再比如,有的想假装“伤心”,就用手指轻轻地点下鼓面,代表眼泪一滴一滴地流下,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我情绪,还有助于理解日常生活中他人即刻反应出的情绪。
5.扩展社会交流
部分特殊儿童受到本身智能所限,再加上外表上的特征,通常都缺乏社交机会,与人接触非常少,在音乐活动中,可强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适宜采用团体集体训练模式。
音乐活动“找朋友”的目标就是认定“要好的伙伴”,体会到“需要”、“帮助”、“分享”等关键词,建立和睦相处的友善关系。“小小指挥家”是训练领导者的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可以学会相互配合,作为不同的音乐声部,时而等待、时而轮流,还能够理解“开始”、“暂停”与“结束”的概念,另外,担任乐队的领导者,少不了与团队成员的眼神接触、目光交流,更重要的是,当患儿指挥的那一瞬间非常的自豪,脸上会露出自信的笑容,不知不觉,成就感慢慢建立。
音乐戏剧是目前社会上比较热衷的一种干预方式,“剧场”是向所有人开放的,舞台上的表演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心状况的改善。音乐戏剧是在某一特殊主题中,在音效的配合下进行角色扮演。“波斯市场”这段音乐主题鲜明,人物角色丰富,有远来的商队、酋长、侍卫、公主、乞丐等,患儿不仅要揣测自己负责的角色特质、发挥假扮的想象力,还要遵守出场顺序,在提升社会交流技巧的同时,还要有遵守团体基本规范的意识。
结语
从“音乐活动融入社会技巧领域之概念图”可以看出,对孤独症儿童实施音乐教学,可以整体提升患儿的语言能力、动作技能、沟通技巧、人际关系、行为控制力、自我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成长循环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音乐治疗所起的作用不是对每位孤独症儿童都适用,还要根据患病程度进行个案教学计划制定,开始患儿沉浸在自闭的世界里,一般从单一动作训练开始,与特训师建立良好教学关系、对乐器熟悉后,观察其自行探索的能力,逐步开展兴趣活动,接着训练患儿完成指令,进入行为控制阶段,最后上升到能力发展阶段。教学中效果的取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是日积月累、长期训练的结果,切不可急躁,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让他们有自由存在感,用真正的爱和等待告诉他们:“有我们在,你们并不孤独”。
世人常把孤独症患者比喻成“星星的孩子”、“孤独的天才”,他们不聋,却充耳不闻;不盲,却视而不见;不哑,却不知如何开口,正常外表下却具有连最亲近的母亲都无法了解的迷一样的个性,他们在人间的存在,犹如天上孤星一般冷漠,唯有依赖医疗科技、教育专家及家长的努力和爱得以改善。常言道:“言语的尽头便是音乐”,我们希望带领这群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一起成长,让艺术成为点亮患儿心智的明灯。
注释:
①林贵美.音乐治疗与教育手册[M].心理出版社,1993.
②黄国志.音乐治疗与心身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
参考文献:
[1]林贵美.音乐治疗与教育手册[M].心理出版社,1993.
[2]胡士红.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黄国志.音乐治疗与心身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
[4]马世雯,徐建德.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的影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施英,黄辛隐.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1.
注:本文系2017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孤独症儿童治疗性音乐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63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