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德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在美术教育中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术教育与德育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就个人的体会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 德育教育 有效途径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能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美术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之一。要想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须以小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注重培养其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其在人格、道德和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美术的特征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艺术中所蕴含的高尚品德与思想的尊重。[1]
  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将民间工艺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实现德育教育
  生活的多姿多彩少不了颜色的点缀。民间工艺与传统艺术不仅是我国文明和文化的象征,更是在多方面和多层次体现出了爱国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因此,倘若小学美术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民间工艺与传统艺术的德育作用最大化,势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老人和儿童》这一具体课程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教授人物类意象的绘画方式和绘画技巧,并在黑板中画出一人物形象以供学生参考,而后再引导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再结合生活实际来自由创作。在整个自由创作的过程中,虽然学生们兴致勃勃,但显然没有领会到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于是,笔者便打开多媒体设备,将事先已准备好的一幅名为《父亲》(作者:罗中立)的作品呈现在孩子眼前,并加以解说:“这幅作品所塑造的是一个老农民的人物形象,枯黑的皮肤,纵横着沟壑的干瘦的脸颊,皱纹深邃的好像车辙一般,双眼深陷在沟壑中,目光中流露出迷茫和凄楚,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又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束善良的目光仿佛似牛羊般的不详。咱们班有许多同学都来自农村,对这样的人物形象并不陌生,从年龄阶段来讲,这应该与同学们的爷爷差不多。正是因为有了爷爺、爸爸这些父辈们的辛勤劳作,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当笔者讲解完,许多学生都沉默了,后期更是有家长打电话来反映说孩子突然变得懂事了很多,不挑食了,还能主动做点家务活,帮家里老人捶背捶腿,耐心陪老人聊天。这就充分显现了寓德于美的重要作用。[2]
  2.不断从现有教材挖掘德育教材
  随着我国教育界新课改方针的推出与实施,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改变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要想更好地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的同时达到实现德育教育的双重教学目标,各从事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不应仅局限于现有教材,而应善于在现有美术教材中不断挖掘出新的德育教材,以将教材的作用最大化。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但其丰富性和实用性则完全由教师来决定。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认为美术只是一门绘画类艺术学科,除了画还是画,根本无法利用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其实不然,比如说在教学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绘画内容时,笔者并未急于教授绘画技巧,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现了一幅正在不停滴水的作品,并给出了一道与之相关的计算题:假设这是我们学校一个公用水龙头,没有被拧紧,不停地滴水,每小时滴水2千克,那么这个水龙头一分钟能滴多少水?一天又能滴多少水呢?当学生在笔者的耐心指导下将题目解答出来后会恍然大悟:原来光一个水龙头就能浪费这么多水,那以后一定要注意关好水龙头,不能浪费水。当学生有一定的思想道德觉悟时,笔者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更多因水资源匮乏而带来的灾难以及水资源污染对人类整个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画作,使学生内心深受触动,激发其保护水资源的决心,从而达到利用小学美术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3]
  3.开展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实践
  伟大的政治家邓小平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确实如此,实践出真知,光提出理论,却不去做相应的实践,就永远无法确定理论是否真的正确。如何做到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绝不是简单抽样地给学生讲一些大道理,这种教育方式既苍白无力,也毫无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为生活所用,两者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作为小学的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德育知识渗透的同时,更应加强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提高自我并去体验生活实践中的德育思想内涵。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一些以德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体验活动,教师是整个活动的总导演,要做好规划与预案,然后按照设计的方案组织实施:“同学们,咱们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共计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描绘出学校附近区域的垃圾,并清理干净;第二,绘画出学校附近河流的垃圾漂浮情况,并进行适当性的清理;第三,描绘出学校食堂的剩饭剩菜情况,并帮助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大家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下面大家自行分成三组进行实践。”当每个学生在实践中看到满地的垃圾、不停漏水的水龙头以及堆积如山的剩饭剩菜时,内心会受到极大的触动,并燃起一股保护环境和水源、珍惜粮食的正义感与责任心,这就达到了以写生实践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总而言之,品德是做人的根本,应从小抓起,各小学科任教师均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使学生能够成为集“德”与“才”于一身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雪峰.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管窥[J].新课程导学.2015,(25):32.
  [2]孙建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新课程(中).2010,(09):151.
  [3]陈智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1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5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