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诵读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苏莹莹

  【摘要】有效的诵读不仅最能体现诗歌灵动多姿的魅力,更能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歌中流动的思想和情感。笔者结合目前诗歌教学中诵读法运用存在的问题,探析符合诗歌文体特点和语文学科素养发展需求的诵读法运用策略。
  【关键词】诗歌教学  诵读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51-02
  一、诗歌教学与诵读法
  诗歌是一种古老传统的文学形式,叶嘉莹先生说“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诗让我们的灵魂不死。”诗歌情感丰富但表达含蓄,语言优美但语义模糊。结合以上文体特点张心科提出诗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并掌握获得这种愉悦的方法”。[1]
  诵读是将声音与意义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采用不同的诵读方法(延长、停顿、重音、语调等)和不同的诵读方式(齐读、单独、歌咏、涵泳等),可有效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思考和情感的把握,将诗歌的韵律美和以及自身的审美体悟以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诗歌教学实践中诵读法运用不当的现象
  1.混淆诵读与熟读、背诵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有提及诵读、背诵古代诗文作品的要求,因而教师在两种方法的运用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淆,以熟读、背诵代替诵读,在教学实践中常表现为课堂的诵读以“读准”、“读顺”、“读齐”为标准;以背诵、默写为最终目标或强化任务(课后作业)。
  2.重技巧鉴赏、轻诵读体悟
  诗歌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艺术鉴赏固然不可或缺,但不应局限于此、着重于此,更要落脚于学生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思维和阅读教学思维的固化,教师常将意象意境分析、艺术手法品鉴作为教与学的重要内容,将艺术手法的鉴赏作为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师逻辑的讲解和学生理性的鉴赏。
  三、诵读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诵读活動具体化
  充分运用诵读法的诗歌教学,即用诵读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诵读引导学生的思考与审美鉴赏。单一形式的诵读显然不能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因此需要丰富且具体的诵读活动来逐步引领学生走进作品、走近作者。例如余映潮将《我愿意是急流》[2]设计为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和美美地说四个环节,并逐步安排具体的听读任务:⑴第一遍听男生配乐诵读,听的时候想象诗中的“画面”;⑵听那声配乐诵读,听得时候要感受诗中的“情感”;⑶第三遍听的时候要感受“以声传情”的细节,同时轻声地跟读;⑷第一遍读,重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⑸第二遍读重体味情感,注意语速(节奏、停顿、快慢);⑹第三遍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
  可见,要求学生怎样读、读出什么,在每一个任务中都有明确、具体的指导,通过具体化的任务,学生逐步走进诗歌的世界,走进声音与情感的“急流”中。
  2.以诵读引领思考与鉴赏
  诵读与鉴赏在诗歌教学中往往被用作两个不同的环节,而事实上,对艺术手法的赏析是由诗歌的语言形式逐步走向内涵意义的过程,而诵读也是由“言”及“义”的转换过程,因此艺术手法赏析与诵读既不对立也不应割裂。例如在王威《短歌行》教学设计中,由于《短歌行》创作时间存在争议,导致诗歌在情感把握上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何种情感来诵读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诵读展示。以诵读任务促进思考和品鉴,再由诵读呈现思考的结果,使诵读与品鉴自然融合,也符合诗歌教学的审美要求。
  3.注重个体诵读的充分利用
  在诵读练习中,齐读、分组读不可或缺,但是个体诵读也必不可少,个体诵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空间中尽情地抒发情感,实现审美与创造的升华。例如在《将进酒》教学设计中,首先设计情境,让学生以李白的身份进行个体诵读,充分体会李白由悲到欢、有愤慨到狂放的情感历程;再让学生以个体身份面对李白,手把金樽,将《将进酒》吟唱给朋友李白,或同情或赞许,或劝勉或责问,从而实现审美鉴赏、文化理解等素养的养成。
  4.注重诵读方法的训练
  诵读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其“音”不仅是字音,也包括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停顿的长短、语气的转换等,其“义”既包括诗歌的思想情感,也包括读者自身对诗歌的理解。只有这诸多方面有效融合统一才是审美的诵读。
  因此在诵读练习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教师还要适当指导学生运用停顿、延长、重音、语调等诵读的方法来进行审美的诵读,实现声与美相结合的诵读,才是深入诗歌内涵意境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心科.重建“诵读”: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19,2.
  [2]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7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