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指导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郭于平
【摘要】现如今,我国教育愈来愈强调文学理念的发展,其实这一说法是极为宽泛的,如果我们从宽泛的角度解析,就可以发现文学理念的拓展其实就相当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这一目标而言,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育任务,因此本文立足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理解方法的指导,提倡教师与学生要正视阅读这项“无形但又拥有无穷感染力”的任务,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让闲暇的时间也能够凸显文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踏入文学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发挥丰富学生内涵的深层次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缺乏自主探究能力是司空见惯的常事,教师作为学生的带头人,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本文即从“小学语文阅读中如何指导学生,继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这一论点出发,提出了几点宝贵性的建设策略,希望能够改善当代学生对阅读兴趣平平的现象,引导更多的学生明白阅读对于知识积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坚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阅读是一项难能可贵的优秀习惯,对于喜动不喜静的小学生而言,养成长久坐在一本书前与作者进行交流的习惯是需要他们用日积月累的耐心去浇灌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阅读的优势,鼓励他们多多接触文学作品,而不是将全部的个人时间花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这种做法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培养自己“多读书”的良好意识,因为“读好书,好读书”这两项必须建立在“多读书”的基础之上,否则后两者就不会得到稳定的发展。既然要“多读书”,一是时间的问题,二是精力的问题,三是兴趣的问题,这三大元素会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巨大的作用。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读书的好处,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制定适合的“书单”。这份书单不一定要涵盖面广,但一定要“精”,即必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文学眼光,如有学生容易沉浸于《一千零一夜》等童话故事所营造的曼妙情景中,那么教师可以为其推荐《安徒生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类型的书籍;有学生对天文地理哲学等内容感兴趣,教师则可以推荐《大宇宙百科全书》《恒星与行星》等;也有学生从小就对传统文化很热衷,那么教师可以将《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作为这些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当教师为学生寻找好合适的阅读书籍后,学生就会主动去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就会发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所在。
二、动静结合,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多元化
很多学生认为阅读是一种静态的学习方式,其实不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自己的思维动起来,更要让自己的手指和笔动起来。当学生沉下心来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时,他们的思绪应该是完全沉浸于文字中的,但是仅仅被书中的语言所感染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呼吁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注重动笔,可以将自己的一些临时感悟、评价或者批语写在旁边,因为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伴随着阅读的进度而变化。如果学生不能够边读边记录,那么在阅读结束之后是很难再回忆起当时的阅读感受的,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一次与作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
例如在阅读《西游记》节选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其中有一句话描写得特别唯美: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柳眉积翠黛,杏眼删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一定知道这段比喻描写的对象是白骨精变的村姑的形象,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将白骨精的村姑形象美化得如此动人呢?学生一旦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结合阅读的热度感,自然能够体会到是因为白骨精要用美色去诱惑唐僧,想要让他们师徒放松警惕才好活捉唐僧。这样一来,书中后面写唐僧落入白骨精的盘丝洞就会顺理成章了。因此学生可以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以旁白的形式记录在旁边,这样日后进行回忆时也能够很快联想到自己当时的记忆,从而有加深印象的作用。
三、强调读后感的重要性,体现完整的阅读流程
显而易见,阅读流程的起始点是选择阅读的素材,这毋庸置疑。但是很多学生将看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作为阅读的终点,这是片面的做法。对于小学生,要想让阅读发挥更深远的影响,可以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增强阅读的效果。显然,读后感的核心点在于“感”字,是油然而生的有关阅读内容的最真实的感悟,它融合了学生的思想,同时也能够彰显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养成长期的写读后感的习惯,对于小学生日后培养写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在读完《西游记》后,学生对书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贯穿于故事始终的“西天取经”事情的印象一定十分深刻,那么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评价”的读后感,分别对唐僧、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白龙马、牛魔王、铁扇公主、白骨精、女儿国国王等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做一个系统的评价。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回忆的过程,同时也能够端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从书中各个人物形象中提炼出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从而积累自己的阅读经验。
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思想意识,达成课内外相辅相成的效果
要想丰富学生的阅读经历,光凭课内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教师还应该适当地向学生灌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所谓课外阅读,其实就是在已有的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延伸和拓展,既然遵循自主的原则,那么学生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挑选自己的阅读对象,这样一来也就能够发挥课内外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会收录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其中《少年闰土》就是一篇典型的写人叙事类文章。但是这类文章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学生的压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网络媒介去搜索有关鲁迅先生的相关生平事迹,待了解了鲁迅先生本人的形象之后,再用心地去感悟他笔下创作出的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此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同时也能够为阅读内容做好铺垫,阅读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学生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感悟人生,提炼中心思想的精华。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小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理解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度指引,为学生打造适合、有趣、丰富、开放的交流平台,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会限定在固定的领域内,而会因为与同学的交流、切磋去开辟新的“阅读关卡”,这对于学生个人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切忌将教学的重心只放置在拼音、组词、练字等低难度且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上,而要从小学起就引导学生大胆地接触文学类作品,从静态的文字力量去动态地深化学生的思想,从而达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效应。
参考文献
[1]王艳.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探讨[J].语文天地,2017(36).
[2]陆新伟.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与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316.htm